(回网站首页)

马太福音概要

徐兴言长老

十一 登山宝训(七)- 结论(7:13-29)

一、前言

1.登山宝训即将结束。主耶稣所教导的是,叫天国的子民(门徒)先明白自己应具备的性格,并在生活中活出来。登山宝训总起来就是勉励人听道,承认道,行道这三点。主耶稣的教导,并非减轻原先的,乃是进到更高更完全的地步。这就是耶稣在5:20告诉我们的,我们的义要胜於法利赛人的义,与当时人们认为最好,最虔敬的法利赛人不同。

2.这段经文是结论,也是应用。我们要作什么,怎样实行?主耶稣要我们以最谨慎,最认真的态度来实行,作出智慧的选择。

二、 本段经文可分成三段

A.两个门(13,14节)

B.防备假先知(15-23节)

C.两种根基(24-29节)

三、 两个门(13,14节)

1.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这告诉我们,只有两个门,窄门和宽门,不是像人们想像的有很多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

2.引到永生,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永生即神的国。引到灭亡(或作沉沦),门是宽的,路是大的。两个门,两条路的结局大不相同,一是生,一是死。

3.“窄”,有所限制的意思。门是窄的,只有藉着基督的宝血才可进去,人进去是一个一个进去的。“路是小的,”有的英文版本把“小”译成“难的”,小路是难走的路。有基督徒说,上天堂只有一条路,神的路;下地狱,随便什么路都可以。

4.有人讨论,窄门是在路的起头,或在路的末尾?是先进窄门,再走小路,或先走小路,再进窄门呢?其实门在路的起头或在路的末尾,都无关紧要。因为把门和路放在一起,总比单独用门来形容更有力(平时我们习惯用语不也有 “门路” 这词),更能显明进永生艰难。

5.为什么进宽门,走大路的人多呢?

(1) 大路非常宽阔,不需要寻找,自然就在其中了。

(2) 人有罪的倾向,走灭亡的路合乎罪人天性,不需花力气。

(3) 不会寂寞,因有许多同行的人。

6.为什么引到永生的路是窄路呢?

(1) 因为有神的命令,作为篱笆夹在两旁(箴4:27,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

(2) 因为要避开肉体的情欲和魔鬼的试探,所以会觉得窄小,难行。

(3) 因为要受到世人的逼迫,轻视,同行此路的人少,会感到孤单。

(4) 神勉励我们要行窄路,因为是有福的路,平安的路(箴3:17),还有圣灵的帮助,必定能行完此路。

7.怎样走窄路呢?需要放下一些东西。

(1) 放下世界,属世的生活方式。人有天然倾向,要被别人认同。当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不同时,压力很大。

(2) 放下自我。自我是老亚当堕落的本质,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将自己的主权交给主。

(3) 作好思想准备,准备受人误会(包括家人)

(4) 要常常思想耶稣,效法祂所走的路。雅各书2:8,“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祂从死里复活,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彼得也鼓励我们,“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

8.有圣徒说:“世上没有一个聪明人因为赴死地的道路宽大,而竭力抢着进入的;也没有一个聪明人因为去王宫和公园的道路狭窄,而退后不去的。然而对于自己灵魂的结局,为何硬着头皮作些不合理的事呢?”

四、 防备假先知(15-23节)

1.要防备假先知。

(1) 钞票有假钞票,先知也有假先知,传道人也有假传道人,要防备,免得受骗。

(2) 假先知外面披着羊皮,外表很难分别,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假先知不是伪装为羊,乃是伪装为牧人。他们是狼,要吃羊的。所以要防备。

(3) 上段经文,说到门徒要进窄门走窄路。假先知一方面拦阻,不引人进窄门,走窄路,另一方面却误导人进宽门走大路。因为他们自己是走宽大道路的。

2.怎样分辨假先知?

(1) 第16节说,“凭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果子可以指他们传的教训和生活的行为。

(2) 错误教训的举例。

a. 也讲福音,开布道会,但在他们的福音中没有窄门窄路,人不会反感,不会因传道受逼迫,就像旧约的假先知,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6:14)

b. 不讲神的公义,只讲神的爱。不讲审判,和罪人永远的灭亡。

c. 不强调罪的可怕,人完全不能救自己。不指出人本来就是堕落,失落和败坏的。

d. 他们也讲耶稣钉十字架,却不认识耶稣基督代死和救赎的意义。是否从心里知道主耶稣是为他的罪而死的呢?也记念受难节,复活节,却没有经历到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对他生命的改变。

e. 不强调悔改认罪,只告诉人救恩的门是大的,去天堂的路是宽的。人只需要“决定跟随基督”(口头表示一下)就可以。他们传的是廉价福音,舒适生活。不必省察自己,不需要“背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

f. 不接受圣经的权威,批判圣经。吹嘘自己有特别的启示,新的亮光。

(3) 在生活行为上,(不是偶然的,而是习惯性的)

a. 不只是看表面待人接物的态度,而是要看他的教训是否在自己的生活里实行?他的教训对于受教者能否收到好的果效,只说不行是假冒为善。

b. 在道德生活上是否追求圣洁,公义,诚实?

c. 在个人性格上是否谦卑,将荣耀归给神,还是归给自己?

3.本段经文的教训。

(1) 信仰不是外面的,而是里面本性的改变。人的本性如果没有改变,一切工作(传道,赶鬼,行异能)都是徒然的。

(2) 思想与生命不能分离,你想什么,表现出来就是什么。 人的思想如果是荆棘,出来的不会是葡萄;如果意念是蒺藜,出来的不会是无花果(16节)

(3) 好果子是正面的,生命的流露,就如第五章所说的八福。坏果子不好吃。

(4) 神不会受骗的。第19节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5) 好果子不是口头的。第21节,“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进天国不只是称呼耶稣为主,更紧要的是遵行天父旨意,才能进去。

(6) 事奉主需要灵里火热,但不是单靠热心,重要的是动机是否单纯,存心是否清洁。否则即使作了很多工作(传道,赶鬼等等),主会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不认识,即与主无分)”,因为他们不是作主工,而是作恶。

五、 两种根基(24-29节)

1.这段经文,是对门徒说的,主耶稣继续提醒我们不顺服的危险,单听道不行道的危险,以及自欺的危险。主耶稣用两种根基的对比,提醒我们要做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不要盖在沙土上。当风暴,大水时,房子就不倒塌。

2.什么是磐石的根基?林前3:11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基督徒相信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已经重生得救,有了耶稣基督作根基。接着下一步,就要在这根基上建造,使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语行为,根据主的话实行出来。这包含顺服主,遵行神的旨意,听到主的话就去行。这样就是把房子建造在磐石上。否则,有了耶稣基督作根基却不在上面建造,听到主的话也不去行,耶稣说,这是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风吹,雨淋,水冲,房子就倒塌了。

3.两栋房子从外面看或许都一样,但根基不同,平时没有分别,只是到大风暴来临时,就看出分别了,一个站住,一个倒塌。人不能欺骗自己,偷工减料(求快省力),到后来,种什么,收什么,受亏损的是自己。耶稣说,这样的人是无知的人。愿主的话常常提醒我们,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六、 背诵经文:(7:24,25节)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