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自称与祝祷(一1--7)〗
一.自称(一1)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一1)
本节保罗提到他自己的职份有三:
1.耶稣基督的仆人(一1)
仆人原文 doulos 是奴仆的意思,但按圣经的用法,这字并非只用在传道人身上,也用于一般信徒对主之关系方面,就算提到普通主人与仆人的关系时,也用这个字。兹略举数例:
「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廿27)。
「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站着烤火」(约十八18)。
「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徒四29--30)。
「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么?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六16)。
「有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神的众仆人哪,凡敬畏祂的,无论大小,都要赞美我们的神」(启十九5)。
「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祂的仆人都要事奉祂」(启廿二3)。
以上各节经文的仆人原文都是奴仆,与本句之奴仆相同。
奴仆与仆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但为主作工,不单受雇于主人,而且他和他一切所有的也都是属于主人的。他不是站在与主人不相关的地位上事奉主人,乃是站在属于主人的地位上事奉主人。
「奴仆」一词既广泛地用于一般信徒与主之间的关系,可见这只是一句普通的自荐语,说出保罗与一切信徒相同,都当像奴仆听从主人那样地顺服听从他们的主。
2.奉召为使徒(一1)
奉召含有被委派之意。他作使徒的职份,是根据神的召命,奉神差遣,作神的代表。
从保罗奉召作使徒的经历看来(即徒十三1--3),他是先在教会中与其它几位教师、先知、一同事奉,然后才奉召为使徒的。他从蒙召(徒九章)到奉差遣实际上开始作使徒的工作,相隔了大约十四年。(详参拙作哥林多前书讲义一1批注)。本句与上句连起来看,可见保罗先作了耶稣基督的奴仆,然后才奉召作使徒。基督徒必先作一个忠心谦卑事奉主的人,主才会把祂更重要的职责交付给他。
3.特派传神的福音(一1)
本句特别介绍保罗工作的使命。「特派」有被特别分别出来的意思。这不是说别的使徒不传福音,而是说保罗是特别受神的托付,把福音的真义加以阐解辩明。读保罗书信,不得不承认,他比较其它使徒把福音的原理讲解得更为透澈,所得的启示更多;所以他的自荐和他在工作中表现的特长是相合的。
二.保罗所传的福音(一2--6)
一节末句保罗自荐为「特派传神福音的」,所以紧接在二节首句的「这福音......」表示二节以下是解释这福音特派使所传之福音的内容是什么。
在新约书信中少有像本书这样,在作者的自称中对他所负担的使命,作了这么详细的解释。从二至六这几节的解释看来,保罗在上文自荐中所提的三种职份,其重点是在第三种,就是自荐为福音之特派使这一点。本书内容既是要辩解福音之真谛,保罗如此自荐是十分有意义的。可使读者更重视其讲解之福音原理,是具有独特之权威,是神藉祂的福音特派使徒所阐释的。就如国与国之间,虽常委派外交大使,互相驻在有邦交的国家中,但有时遇有非常之需要,一国的元首,可能差遣一位特派的专使,以完成某种特殊任务。保罗在此似乎就是要强调其使命之特殊性:他不只是使徒,且是特派传神福音的使徒。他对于如何讲解福音,如何把福音传到外邦,负有特殊之使命;所以在新约中他又有「外邦使徒」之称(参罗十一13,加二2--9,徒九15,廿六17--18)。
1.福音的根据(一2)
「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一2)
这福音的根据就是神的应许。所称「在圣经上」当然是指旧约圣经;保罗在此证明他所传的福音绝不是他自己的发明,也不是由他开始的新道理。「福音」早在旧约时代,神已藉众先知「在圣经上」应许了。他所讲解的,不过把旧约已经应许而又在新约应验了的「福音」,再加以详细阐释罢了。
然则旧约圣经有什么地方提到福音?或说旧约有什么地方提到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升天、再来......让我们略引几处经文:
A.关乎基督的降生: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九6)。
「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祂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五2)。比较:
「......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二10--11)。
B.关乎基督在世之工作: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祂,祂必将公理传给外邦。祂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祂的声音。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祂凭真实将公理传开。祂不灰心,也不丧胆,直到祂在地上设立公理。海岛都等候祂的训诲」(赛四十二1--4)。比较:
「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祂,祂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又嘱咐他们不要给祂传名。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祂,祂必将公理传给外邦,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祂的名」(太十二15--21)。
C.关乎基督的受死:
「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民廿一9)。比较: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三14;参诗廿二全篇,赛五十三全章)。
D.关乎基督的复活:
「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诗十六10)。比较:
「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祂的灵魂,不撇在阴间,祂的肉身,也不见朽坏」(徒二31)。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诗二7)。比较:
「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徒十三33)。
E.关乎基督升天:
「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诗一一○1)。比较:
「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徒二34--35;参来一13,八1)。
F.关乎基督的再临:
「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亚十二10)。比较:
「看哪,祂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连刺祂的人也要看见祂,地上的万族都要因祂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一7;参犹14--15)。
G.关于福音之临及万国: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十二3;参创二十二18)比较:
「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加三8)。
总之,保罗在本书所要辩证的,不过证明神在旧约圣经所应许的确已应验罢了(参书廿一45,林后一19)。
2.福音的内容(一3--4)
「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一3--4)
A.基督的本身:「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基督本身就是福音。基督是福音的主题,也是福音的内容。
B.基督降生:「按肉体说......」,本句说明基督之道成肉身是上节的「这福音」的内容。「是从大卫后裔生的」,这是强调主耶稣的降生是按神所应许的----「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徒二30)。
C.基督复活:「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圣灵是圣而善的,故称为圣善的灵。基督是借着圣灵的能力而复活,又因祂复活所显之大能,证明祂是神的儿子,总之,三、四节合起来可证明基督是神而人,人而神的救主。
D.基督作王:「是从大卫后裔生的」,这句话含有继承大卫之宝座作王的意思。按太一章一节「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原文「后裔」与「子孙」都是「儿子」。虽然犹太人常用儿子来统称子孙,但这「儿子」正好可以表示耶稣基督才是所罗门所预表的王。按:神曾应许大卫要坚立他的宝座直到永远;但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并没有保持大卫的宝座直到永远,这应许实际上是要在耶稣基督身上应验。祂要第二次降临,设立祂的国度,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参但二44,亚十四9)。
所以,「从大卫的后裔生的」表示基督的再来与作王,也是福音内容的一部份。
3.福音的功效(一5--6)
「我们从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一5--6)
这两节可见福音功效如何临到人,并如何扩展成为万人的祝福,可分四步:
A.使罪魁蒙恩:「我们从祂受了恩惠」----这句话说明福音的初步功效。基督成功了救赎的恩功,使罪人可从祂领受神的恩惠,甚至保罗这样反对基督的罪人,也可以蒙恩,且成为祂的仆人。「祂」,是你我蒙受恩惠的关键;而蒙受神的恩惠,是我们可以事奉神的基础。
B.使蒙恩者承受荣耀之托付:「并使徒的职分」,福音不但使人在神前蒙恩,也使蒙恩的人在神面前接受神圣的委托。「福音」不只是权利,也是责任。「使徒的职分」是荣耀的责任。这荣耀的责任并不像得救的恩典那样临到一切人,只临到少数蒙特别拣选的人。这些人不但领受了神拯救之恩,也在所领受的恩典中格外长进,比别人更完全的奉献,为基督的名更肯撇下一切,保罗就是在这些领受使徒职分的人中得了一分。
C.使万国的人信服真道:「在万国之中,叫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福音不但把少数不堪的罪人提高到高贵的地位上,领受神荣耀的责任;并且他们领受这样荣耀的责任,并非只为他们个人的荣耀,令人羡慕,而是为着叫万国的人,可以因他们得着福音的好处和神的祝福。
「万国的人」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但他们都有一项共同的需要,就是:「信服真道」,那就是使徒的责任;怎能使万国的人信服真道?最重要的秘诀是靠圣灵的大能。
D.有自动传播之功效:「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罗马教会之设立,证明福音的功效,无远弗届;也证明使徒们如何尽职,确已在万国之中,叫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但福音是怎样传到罗马呢?在保罗未到罗马之先,罗马教会已设立了。可见福音有其自动传播之生命能力。凡真正领略福音的好处的,必自动分给别人。
(在五旬节时有罗马之客旅亦蒙恩得救,这些人可能是罗马教会之创始者。无论如何,他们能把福音带到罗马,是神设立使徒职任的间接效果,参概论。)但不论在罗马或在别处的信徒,他们都是像保罗一样「从祂受了恩惠」,作「属耶稣基督的人」。
三.受书人(一7)
「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一7)
这第七节所提的「奉召」与第一节的不同。第一节的奉召是指奉召作传道,是神从信徒之中选召出事奉祂的人,第七节的奉召是指奉召作圣徒,是神从世人中选召出来的。教会就是一切奉召作圣徒之人的集合;所以教会是一群从世界中被分别出来的人。在此保罗称受书人做「为神所爱」的人,和「作圣徒」的人。
怎见得神爱他们呢?神召他们作圣徒,又藉使徒写信劝勉他们。他们当怎样作圣徒呢?当爱神并听从使徒的劝告。
四.祝祷(一7)
「......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一7)
神的恩惠是我们得平安的根据,不领受神的恩惠,绝不能得着真正的平安。按我们在神前的败坏,只配受刑罚与灾祸。神的恩典与平安,如何能归与我们呢?借着信靠耶稣基督和祂救赎的功劳,就可以归与我们了。
问题讨论
使徒保罗如何自称?奴仆与仆人有什么分别?保罗是使徒吗?「使徒」与「奴仆」这两个自称有分别吗?保罗从蒙召到被称为使徒相隔多久?为什么说他是「特派传神的福音」?
福音不是在新约纔起头的吗(可一1),为什么又说是神从前藉先知所应许的?旧约先知们有什么预言论及基督的福音?请尽可能把那些应许列出来与新约经文对照。
根据第三、四节列明福音之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第五、六节默想福音如何发生功效。
第七节的「奉召」与第一节的「奉召」有什么分别?
〖 贰 保罗的祷告(一8--13)〗
一.祷告中的感谢(一8)
「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一8)
为什么保罗要靠着耶稣基督为罗马信徒感谢神?一方面这是保罗的习惯,他常靠着主作这样或那样,另一方面是因为罗马教会不是保罗所设立的。按普通人之常情来说,罗马教会既非保罗所设立,则罗马教会若有什么长处,与保罗也没有什么相干,但靠着耶稣基督,凭着基督里的关系,保罗就能把罗马教会看作也是他工作的一部份,所以他为他们的信德传遍天下而感谢神。注意五、六节----「我们从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份,在万国之中,叫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
这两节经文暗示保罗虽未到罗马设立教会,但罗马教会也在保罗工作范围之中。他虽然不是直接设立了罗马教会,但他既是奉召在万国中传福音的,而且是神所选立作外邦人之使徒的(罗十一13),所以罗马教会也在他属灵之职事的范围内。
使徒保罗似乎把自己看作是众教会的仆人。众教会的信徒之长进都会成为他的快乐,众教会信徒灵性上之需要或遭遇试探,保罗也看作是自己当然的责任,就如他写了这么长的一卷罗马书,把福音的重要教义向罗马信徒详加阐释,便是一项具体的证明。
二.祷告的忠心(一9)
「我在祂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的提到你们。」(一9)
保罗怎样忠心为罗马信徒祷告?在神面前「不住的提到」他们。这「不住」当然不是每日廿四小时不停的祷告的意思,而是经常地代祷,从未间断忘记的意思。但注意保罗所经常代祷之教会,乃是他未曾到过的教会。虽然其中有些信徒是他所认识的人(参十六章),但保罗既没有到过罗马,对罗马教会,按理不会有什么印象。对我们来说,为一处没有什么认识的教会经常代祷是很困难的;但在保罗却没什么困难。我们会觉得困难,因为我们的爱心范围很窄,只能爱我们亲近的人,所以也只能关切我们认识的人,但保罗却有「爱众人的心」(彼后一7),关切他所未到过的教会,所以他能不住的为他们祷告。
注意他这样不住地为他们祷告,是神可以为他作见证的。保罗加上这句话,为要表示他和那些喜欢凭人所无法断定真伪的事工,而为自己吹嘘的人绝不相同。他乃是用心灵事奉神的。这位神可以见证他是否经常为罗马信徒代祷?他并非随便提笔写一些讨人喜欢的好话,他乃是叙述已往许多日子中,曾在神面前为罗马信徒所已做的事。总之,他的行事,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廿三1,廿四16),他事奉神不是按仪文外表,乃是按心灵诚实。
三.祷告的愿望(一10--13)
1.愿到罗马(一10)
「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一10)
保罗有意到罗马去,没有去之前先经过许多祷告,要照神的旨意、时候和方法而去,这愿望从使徒行传末章可以看出。后来神成就了他的愿望,但他是以囚犯的身份到罗马。从保罗到罗马的事上,对我们寻求主引导可得着很好的榜样,可能我们渴望要去的地方,是神要我们在那里受苦的地方。(后来保罗第二次到罗马,也被下在监狱中)。这样,神并未速速成就保罗的愿望,等于说神不想那么快就让保罗受苦。
2.切切的想见罗马信徒(一11)
「因为我切切的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一11)
全节经文表现保罗对罗马信徒之爱心。
上文已提到这些人多半不是保罗所熟识的,甚至是未见过面的,但保罗竟会切切想见他们,又想念他们,因为保罗体会神的心肠来看待一切信徒。不论是自己带领信主,或别人带领归主,都一视同仁,看作神家的儿女,是主的羊群,是他所应当关切照顾的。
3.「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一11)
保罗有使徒的权柄,可以借着按手使信徒得着属灵的恩赐(提前四14),但保罗没明说他要分给他们的是什么恩赐,按下句「使你们可以坚固」看来,大概是关乎讲解福音真道方面的。按保罗为提摩太按手所分给他的恩赐,大概也是这方面的(提前一18,四14,参本讲义集第七册)。
「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这句话也可能指保罗要讲解的真道,就是本书之信息。保罗最特出的恩赐是讲解福音要道。
4.想与罗马信徒有交通(一12)
「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一12)
所谓「可以同得安慰」就是指保罗在他们中间和他们彼此交通,谈论彼此信心蒙恩的经历,知道所信的真道是确实无误,而互相激励,同得安慰。
5.要在他们中间得些果子(一13)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一13)
保罗虽然在许多外邦城邑设立了教会,得了不少果子,但他并未因此满足,也想在罗马得些果子。保罗像一个雄心万丈的买卖人,要在各处投资。注意,这时罗马既已有教会,何必要保罗去结果子?可见当时教会与传道之间,大家不分彼此,没有宗派界限,和工作上的「地盘」观念。保罗所想到的只是:虽然别人在罗马作了救灵魂的工作,结了些果子,但我保罗还是应当尽我的本分,有我当结的果子。他绝不是想到要在罗马争取一些跟从自己的人,建立自己的教区。罗马教会领袖方面也没有想到说,我们已建立起工作了,如果这位大有恩赐的保罗来了,会不会占夺了我们的工作?信徒爱戴了保罗之后是否会使我们受亏损?他们只想到有神重用的工人来了,大家都可以在灵性上得帮助,教会便更长进。他们彼此间没有芥蒂,可以放心说所要说的话。
「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这话也表现保罗的信心,深信若到罗马,必能得到果子,像过去神用他在其余外邦人中工作那样。
6.解明他还没有到罗马的理由(一13下)
「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一13下)
这里未指明是因什么阻隔。但本节可使我们知道保罗在寻求神旨时,对环境上的因素亦在考虑之列,他并非完全不理会环境上的拦阻。上半节说:「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可见保罗要到罗马,并非内心没有负担的问题,他内心早有这负担了,只是一次又一次,他都因为环境上的拦阻不能成行。这证明保罗在内心有了感动之后,还要看环境的安排以为印证,他不是单凭内心感动为绝对根据,也不是固执自己的意见,无论如何要达到目的为止。因为,内心的感动和负担,虽然可以作为神引导的凭据;但外面环境的配合,常能更准确地把神所安排给我们开始行走的时间告诉我们。
问题讨论
保罗为什么要靠着基督而为罗马信徒感谢?他既未到过罗马怎能那样「不住的」为他们祷告?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他这样为他们代祷是神「可以见证」的?他和罗马教会有否深厚的情感?怎会「切切的想见」他们?
从十一至十三节之间可找出保罗想到罗马的理由有几项?保罗既然很想到罗马,为什么又顾虑到若干「拦阻」?在保罗寻求神的引导的事上我们可得着什么教训?
〖 叁 保罗与福音(一14--17) 〗
这几节可见保罗传福音的几种态度和认识,可作我们的榜样:
一.自以为欠债(一14)
「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一14)
保罗对福音的第一种态度,是自以为欠债。为什么保罗会屡次定意要到罗马?因为他自己原是罗马国籍的人,却未到过罗马的京都去传福音,所以他便自觉是欠债。「债」是一种负累,每一个欠债者心中常有一种负担,债未清偿内心绝无平安。我们若有像保罗这种态度,认识到传福音乃是我们当还的债,就不会把为主传福音看作有什么功劳,而看作是当然应该还的债罢了!
二.愿意尽力而传(一15)
「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一15)
为什么我们常觉无力传福音?因我们常擅自定一个很高的标准,认为没有达到标准的,不能传福音。结果,自认还差得太远,就自暴自弃,连最少的力量也未尽过。其实神所要求于每一个传福音的人的,只是要他尽力而已!神并没有定出一个很高的资格,要每个信徒适合那个资格才可以为祂传福音;若然,则福音的使命必定不是每一个信徒所能负担的。祂只要求信徒各人「尽力」,这样,每一个肯为主尽力的人,都能在传福音的工作上被主使用。诚然保罗在传福音工作上大有能力,但他所以能成为主所重用的福音使者之主要原因,还不是他大有能力,乃是因为「他情愿尽......力」。
那个把银子包在手帕里的仆人,所以会受责备,不是因为他的银子少(只有一锭),乃是因为他根本不肯尽力去做买卖。他擅自推想主人的要求很高,自己无法做得来,结果便完全不做。
三.不以福音为耻(一16--17)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一16--17)
当时的人把信福音看作是羞耻的,因拿撒勒人耶稣就是被人轻视的人。按罗马人来说就更是羞耻了。因为犹太人是被罗马人征服的,而耶稣却是一个犹太人。罗马人若信耶稣就更被人轻视;所以保罗当日传福音,被人轻看的情形,和在保守的中国社会传福音,被人看作吃洋教,作洋奴才,其受轻视的情形是相似的(虽然受轻视的原因不同)。
但保罗并未以福音为耻,而我们在许多外邦人跟前,却自以为耻;所以保罗能把福音传开,我们却不能。
四.相信福音是神的大能(一16)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注意保罗在这里不是说,神要使传福音的人有大能,而是说「福音」本身就是神的大能;所以传福音不是凭自己的能力,是福音本身有能力、能救人,这样才会有胆量去传福音。否则,没有人可以传福音了,因为自以为没有能力的人,没有胆量传;自以为有能力的人却骄傲自大不能传,结果福音都传不出去!
五.福音只救相信的人(一16)
「要救一切相信的。」福音虽然是神的大能,又是基督已经完成的救赎工作;但它并不是当然地拯救全世界的人,而只拯救一切信的人。有人以为:主耶稣已经为我们全世界人死了,赎罪了,所以全世界人都不是罪人了,我们不应当指别人为罪人,传福音并非要人悔罪改过,这样会损害人的自尊心,只要告诉他已经得蒙赦罪了。其实耶稣已经代死,全世界的人都是得救的,他只不过是还不知道得救而已......这种讲法虽然似乎是信耶稣的救赎,其实就是叫人不必信耶稣,这不是福音,这是祸音。因圣经明明让我们看见福音虽是神的大能,却不能救不信的人,只能救相信的人,正如医生只能救肯受医药治疗的人,无法拯救拒绝治疗的人一样。
六.福音是为一切人预备的(一16)
「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福音的发展与施行,虽有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就是外邦人的代表)之分别,但福音不是只为犹太人,乃是为一切人预备的,这是神的本意。
「神既兴起祂的仆人,就先差祂到你们这里来,赐福给你们,叫你们各人回转,离开罪恶」(徒三26)。
「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徒十三46)。
注意这些经文的「先......」表示福音施行之次序有先后之别,但绝非轻重之分。许多人以为福音原本为犹太人预备,因犹太人拒绝,所以才临到外邦人,是则外邦人似乎只是侥幸得救的。其实这只是犹太人自己的想法。按神的本意,早在亚伯拉罕的时候,就已经启示给人----「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加三8)。先知以赛亚早已预言:「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赛四五22)。基督降生天使报告喜讯时,也是说他的喜信是「关乎万民的」。可见福音是为万民预备,这早在神的计划中,不过按施行与宣传的次序来说是「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而已。
七.福音显明神的义(一17)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一17)
神的义怎样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句话的意思不大明显,他的意思约有两方面,即:
A.福音可以表明神是公义的:福音如何能把神的公义表明出来?因它证明了神是必定刑罚罪恶的,所以要在祂儿子身上刑罚了我们的罪;同时这福音也说明了神既已刑罚了我们的罪,就使一切信祂的人,不必再受刑罚,否则神就不义了,所以福音把神的义显明出来。
B.神的义可以藉福音显明给人,使人可以得着神的义。按保罗所说,神的义有两种:一是神判断人为义之义----因信基督而被称义。另一是神本身之义分授予人,如下文三章廿二节所说:「......神的义,因信......加给一切相信的人。」(这两种义与律法的义绝不相同。)我们怎能被神判断为义?只能因信福音,神便因耶稣基督的救赎判断我们为义(罗三24)。我们怎样分受神本身的义?也是因信福音。神因我们的信把祂的义成为我们的(参林前一30,腓三9)。
所以说:「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
「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意即这义是以信心为开端,又以信心为巅峰的;是凭信心入门,又以信心为道路;是藉信心开始,又藉信心继续,始终都是借着信。
保罗又引证旧约哈巴谷的话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哈二4),以解释「本于信,以致于信」的意思。说明称义之信,是一种生命的信心,所以它是继续生长的。
但本句更是说明福音的一项重要原理,就是因信称义的原理。下文保罗继续讲解因信称义的道理,为什么因信称义的道理是我们的福音呢?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落在罪中,不能自救,唯有借着信靠神的救法才可以称义。当先知哈巴谷宣告这句话「唯义人因信得生」的时候,当时的世代正是充满各种不义强暴的世代,甚至被神用来惩罚恶人的迦勒底人,本身也不过是恶人,于是先知得着这启示:「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唯义人因信得生」(哈二4)。在这里,使徒引用哈巴谷的话,然后渐次证明「世人都犯了罪」,唯有因信可以称义,与先知宣告这句话的本意,完全相合。且证明义人因信而活之理,自古已然,此理先临到犹太人,后临到外邦人,不论古今,不分种族,都是因信称义。
问题讨论
在这几节中留心保罗传福音存什么态度和信念?尽量默想一个必须清还债务者的心情,并比较我们传福音的心情。保罗情愿尽力传福音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保罗时代和我们这时代都有人以福音为耻,为什么保罗能把福音传开而我们不能?
「福音......是神的大能」和传福音者有大能,其中有什么分别?
福音是为救所有人的,是否所有人都当然得救?「先是犹太人,后是......」这「先」 与「后」是轻重的分别吗?
照你自己的领会,尽量用你所能表达的话语解释「本于信以致于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