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 言
在沙漠化的旷野里,没有树荫,连遮日头的云彩也没有一点,不要说走路,就是坐著也热得难受。汗水不断地散发,喉咙开始干涩,舌头象风干了的香肠,硬梆梆的。然而眼前一望无际褐色的荒野,却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连下雨的指望也没有。他们走了一日、两日、三日、四日……还没有看见一滴水。这时以色列人都渴极了,他们实在忍不住就叫了起来。
口渴本是人正常的欲望,正常的生理反应,是无可厚非的。但神对之极为恼怒,用瘟疫(民16/49)、火烧(民11/1)、火蛇(民21/5-6)、灾殃(民11/33)重重惩罚他们,如果不是摩西求情,他们甚至全族灭顶(民14/11,12)。初看旧约时(还没有信主),我觉得这个上帝有点暴戾,残忍得有点不可理喻。
信主后,看第二遍时,我才知道,神所恨恶的是怨言。但不就是发发怨言吗?即使是怨言罢,也用不著要人命呀?
1.怨言的本质:
我们来分析一下怨言是什么。怨言是包含着对现状不满和愤恨的一种情绪和言论。
这里所讲的怨言,并不是指软弱的基督徒向神所发的怨言,谁都知道这是不对的。而是指有一些人对教会、对领袖同工、对弟兄姊妹不满所发的怨言。我们就以为这只是有人看到教会、别人有错误,而发泄一下不满的看法罢了,这也是想为了教会好、为了指正别人而说的,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对于怨言,我们不能局限在言论的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更深的本质来揭开它的真面目:
“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我们在埃及岂没有对你说过,不要搅扰我们,容我们服事埃及人吗?因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出14/11、12)”
“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出16/3)”
“给我们水喝吧!你为什么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17/3)”
在以色列人所发的怨言中(参看《残酷》所引用的经文:民11/4-6、14/2-4、20/3-5、21/5),他们屡屡提到“埃及”、“埃及”、“埃及”,就可见他们并不是真正为了口渴,并不是为了提醒摩西去解决问题,而是想给摩西施加压力,好让他带他们回埃及。以色列人发怨言的真正目的是想证明出埃及是错误的,摩西是失败的,以达到破坏神救赎计划的目的。那么,谁在破坏这些计划?是这些百姓吗?他们连自己正在做著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会是谁?没错,是撒但。
以色列人的怨言表面上是为了喝水,是对摩西有意见;今天教会的人发怨言也好象是指教会有问题,对领袖有意见,好象是为关心教会而发的。但这种种怨言背后的目的同三千多年前的一模一样,并没有丝毫改变。我们不要以为这人埋怨教会的工作不力,那人埋怨领袖性格上的毛病,是什么热心的行为,他们并不是真正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想使问题越“怨”越大、越复杂(但他们并不是故意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替灵界的恶魔说话,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怨言只会加深教会的问题,破坏领袖的威信,从而破坏教会的异像;使人对教会失望,对信耶稣失望,对服事主失望;令外邦人不敢信主,令初信软弱的人退后不信,令热心爱主的变得冷淡、爱世界去了,令服事神的同工灰心、回世界打工去了——最终还是那个险恶的目的:让人回到世界(埃及)去,从而破坏神的救赎计划。
今天,有不少教会荒凉了,有不少人不愿意回教会,福音好象很难再传,其中就是因为他们听到教会是是非非的,没有好见证,使他们望而却步。
摩说:“我们算什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出16/8)”
同样,人在教会发的任何怨言,不管是对谁,实质上都是向耶和华发的。这段经文揭示了发怨言的实质——就是向神叫板,向神发出挑战;向神挑战会有什么后果?不用说也能明白:只有自取灭亡!
“摩西、亚伦就招聚会众到盘石前。摩西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盘石中流出来吗?」(民20/10)”怨言真正的祸心是作恶和反叛!
2. 怨言的产生
以色列人先是在私底下互相讲闲话,发牢骚,批评摩西,发泄自己心底的怨气,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感染,使得这种怨气漫延开来,成为一股愤怒的浪潮。
怨言是一种带着怨恨及论断而说的闲话,它先是以闲话的形式存在,后来才成为公开的争闹。自义、自卑、嫉妒的人,往往喜好对教会、领袖发怨言。
再举前一个例子:
甲:我身体近日不舒服,信心又软弱,但总不见李姐(教会工人)来探访,我想她们是看不起我们这些贫穷的人的(论断),唉!
乙:是呀,她们就爱去多奉献的那些有钱人家(论断),这不,我还听说昨天李姐往镇里那个裁缝阿芬家里去,还吃饭哪。
甲乙本来对李姐已经有不满的论断,当她们两人讲完闲话之后,对李姐就更加有怨气,如果这闲话再传下去,教会一定有更多的人对李姐有意见,甚至发展到怨恨、苦毒了。她们两人一个可能是自卑,一个可能是自义,透过闲话,就成为了怨言。
3. 怨言的破坏力
我们以为怨言只不过是一种言论,其实它是积蓄着破坏力的言论,它包藏着愤怒和怨恨,
“恨,能挑启争端;(箴10/12)”所以,以色列人发怨言总是与争闹连在一起的;教会的分争,也是由怨恨怨言发出的;“摇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样,激动怒气必起争端。”历史上许多暴动、战争,起初只是民间的不满怨愤,就象干柴等待火星一样,只要有一个人揭杆而起,就会形成燎原之火,甚至可以把一个强大的朝庭推翻。
怨言与行动息息相关,它好似一只豹在扑出之前收腿躬腰一样,似乎是静止的,但却酝酿著爆发力。怨言起初看起来只是消极的抵制行动,但它却在暗中积蓄着一种势力,一旦爆发开来,就难以收拾。因此,怨言不仅只是言语,而背后是伴随着行动的,它酝酿著破坏力,是拆毁的开始!百姓发怨言后,便开始与摩西争闹,若非耶和华制止,摩西和后来窥探迦南回来的约书亚、迦勒差点给以色列人用石头打死(出17/3,4.民20/3)。
试想一下如果不及时遏止这些怨言,而是让这些百姓任意而为,那会出现怎样的境况?整个拯救以色列的计划,包括整个拯救人类的弥赛亚计划,就遭到严重的破坏。
撒但想利用他们的无知、不信、情欲、甚至正当的欲望,扇动起不满情绪,让人们相互感染继而漫延开来,成为一股愤怒的浪潮,酿造成无法遏止的争闹,然后把摩西打死,另选一个首领把他们带回埃及(出32/1-6,民14/4),以达到它破坏神救赎计划的阴谋。撒但把消极不满的意念,无声无息地放到人的思想里,人认同这一意念后,就会从口里发出怨言来,这样,人就同撒但一同完成了一件“事工”、一起罪。
怨言,是与信心相反的东西,是不信的表现,如果你陷入不信,岂不把自已陷到绝境里去吗?如果你把怨言——不信传开去,不也把教会陷到绝境里吗?就象旷野中的以色列人,都倒毙在旷野。
4.神怎样对待发怨言的人
看到这里我们才明白,神的意念真的高过我们的意念:我们看到的可能只不过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他却看透了撒但的诡计——这是向神拯救计划的极大挑战。为了整个人类的得救,神不惜把这些发怨言的以色列人杀了,表面上看神很残忍,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意念太低了,受到了局限。
我们一般没有预知的能力,只好以某人作了什么破坏的事实才能惩罚他。但神却不是这样,他是全知全能的,如果让怨言真的破坏了他的计划之后,才去阻止、惩罚,那就太迟了。设想有一个警察,他象神一样有预知能力,他知道有一个恐怖分子正去爆炸一个正在比赛的足球场,那么这个警察预先在路上把那人打死,但如果你是一个目击者,你一定认为那个警察太残忍了,打死一个行人;假如这个警察在他爆炸后才把他打死,群众一定认为那个警察是个英雄。到底哪一个更残忍,哪一个更仁慈呢?当然前者更仁慈,后者更残忍。你看人的意念就是这么低级,但神却不是这样,他要“弃卒保车”,是保存大局的谋略,这非但是神的残暴,而是因为“神爱世人”的缘故和高于世人的智慧。要不是这样,我们可能都不能得救。
新约里魔鬼仍然没有放弃破坏神救赎的计划,它仍然会利用人的无知、情欲、不满、甚至正当理由来产生怨言,以达到破坏教会的目的,教会就是神救赎计划的一部分,就是行进在旷野中的以色列。
因此新约严重地警告我们:“你们也不要发怨言,象他们在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未世的人。(林前10/10,11)”神不会轻易说这样的话,不会轻易就灭一个人的性命,所以可以知道怨言的破坏性实在太大了。
神说过:“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林前3/16、17)”怨言既然会带来这么严重的破坏后果,就必然会带来惨重的刑罚,神为了要救世上更多未得救的人,就会对常常在背后发怨言的你,施行“瘟疫、火烧、火蛇、灾殃”等严厉的管教,甚至提早结束你在地上的生命。我们既知道神对怨言是严惩不贷的话,就当谨慎,不要让不满、忿恨在心中作祟。
5.怎样戒除怨言
(1)从说话的态度上去悔改
过去,我们在单位发牢骚多是在背后发的,就是说怨言许多时候是以说闲话的方式说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对付说闲话。这还不够,因为有些怨言是当面发出来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在思维方式上、说话方式上悔改,甚至要在说话的态度上悔改!
不错,有些人的确看到教会、领袖同工的问题,看得很对;有一些人没有受到教会的及时的帮助;我们有些人,仗着自己的要求合理、意见正确,就不顾说话的态度,用不满、牢骚、争闹去说,那么不管你的要求是多么合理、意见多么正确,你说的话已经是带着罪的方式了。比如一个孩子要吃喝穿衣,这对不对?对!但如果他是以怨气争闹来要,那么他只能招来杖的管教。以色列人在如此高温干燥的艰难环境里要水喝,是绝对正常的生理要求,是天经地义地正确的,即令是这样,他们用怨言要就要受到惩罚!
就算我们完全按照马太福音18章15-17节去做,却以怨言、不好的态度去说仍然是犯罪。因此我们不但要在说话的方式上悔改,也要在说话的态度上悔改,要用爱心、温柔去说。
神并不要求我们说话一定要正确,因为这不可能,只有神说话才能达到完全正确。神只要求我们的说话方式要对、说话态度要对,这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比如前例,那个老姊妹看到王姊妹穿著名牌的运动服,觉得王姊妹爱慕虚荣,老姊妹就应该找一个时机,坐下来指出王姊妹的错来,事实上,老姊妹说的话是不对的,但是,只要她说的话方式是对的,态度也是对的,她说错话也没有犯罪;假若相反,王姊妹的确是爱慕虚荣,老姊妹说的话也很对,但她却以不好的态度去说,无论说她说得多对,也是犯罪。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雅3/17)”从这里知道,从上头来的话,都关乎着态度,我们能从态度上辨别人的话语是从神来的,还是从魔鬼来的。如果说话的态度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的,就是从上头(圣灵)来的;相反你说的话要是怨天尤人、阴阳怪气、胡搅蛮缠、暴跳如雷、挖苦打击等,就是“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15)”
神为什么要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绕到茫茫的旷野呢?他没有地理知识吗?其实神可以用各种方式让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他可以让以色列人腾云驾雾、或“提”到迦南美地;又可以让以色列人走在旷野上时,红地毯一面铺开,绿树小河一面就出现,因为他曾说过:“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但神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就是神要看一下,以色列人是用怎么样的态度对待处境的,以此试验出他们对神的信心。今天我们的教会,也走在“旷野”上,也是神考验我们用什么态度去面对的时候,神要挑选一些合格的人将来管理天上的城池。
以色列人走旷野的时候,实在是渴得要命,他们要喝水的要求绝对无可厚非,作为领袖的摩西可能忽略了百姓的这一需要、忽略了向神求告,这都可能是真的。假如以色列人用另外的一种态度,以商量的、提醒的口气来说,那么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如果这样说:“摩西,我们看大家都很渴了,既然你能使红海分开,我们想你也能叫神使水降下来或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不如我们先解决口渴的问题再走吧。”这是建设性的建议,是有信心的表现,这样要求是蒙福的,神的百姓之间如果能够彼此提醒、相互体谅,就能同心合意,那么以色列人也可以很快走完旷野而进入应许之地。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就算是非常合理、天公地道的要求;如果你看到教会、或者什么人有问题,看法也可能是绝对正确的,是金石良言,但请不要用怨言的方式来表达。不要仗着自己有理就不饶人,不顾脾气态度,何况我们的怨言并不一定都是全对呢。
不错,教会在建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还可能走错了方向;会众或者领袖也不是完人、超人,在言语行为上可能会有错失,或是是在方法措施上有错误……发怨言的人以为,教会怎么不好,是别人的责任,因此只会责怪别人,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教会并非是某些人的教会,而是人人的教会,教会有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不要成为教会的问题,而是相反,要成为解决问题的人,更要用自己的好生命去影响教会、补足教会的欠缺。
无论我们看到什么问题,即使你所发现的问题是非常正确的,也不能把它化作怨言,而是要化作善意的提醒,建设性的建议,用爱心和温柔说出来,这样你就蒙福了,你善作这样的善工,就一定会被神所喜悦和器重。
叶忒罗没有象以色列人那样向摩西发怨言,而是把看到摩西的问题,化作一个良好的建议,摩西采纳了,就成为以色列人的祝福。“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箴16/24)”不同的说话态度,就带来祝福或咒诅正反不同的果效。
本来,看到教会、工人的问题,是一件很好的事,如果我们用正确的方式、正确的态度来反映,是对教会很好的帮助,能够弥补教会很多错误,对教会是有建设性的、对人是有造就的。这种人不是嫌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箴言书说道:“谋士众多,人(王)便得胜。(24/6)”如果我们都象叶忒罗那样关心教会,就成了谋士,如果很多人都这样,教会便得胜,还怕搞不好吗?
可惜,今天我们提意见、建议的太少了,而说闲话怨言的却是太多了,建设性的人太少了,拆毁的人却又太多了,这样的教会怎么不荒凉呢?
(2)从苦毒上去对付
怨言来源于一种怨恨,它是从自卑、嫉妒、苦毒的根生产出来,又由论断、闲话这条蔓生长起来的一种罪(参考《自卑》、《嫉妒》、《苦毒》)。“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罪是会生长的。如果说论断、闲话只能等到神将来审判的话,那么怨言今生就会遭到审判——生出死来了,可见从闲话生出怨言,罪就更进一步严重了。因此我们要从苦毒的胎开始治死它,不让它生出论断、闲话,那么就不会长出怨言来。
但如果你把好意的建议、提醒化成怨言的话,随着罪的发酵,它就会象病毒一样传染开来,它所包藏的祸心就是怨恨、怨毒、怨愤,最后会象积蓄的火药被点燃了一样爆炸开来,这种后果对教会有很大的破坏力,并会伴倒许多未曾得救的人。这样,发怨言的你就成为了魔鬼炸药包的导火线,神为了除灭魔鬼的作为,不让魔鬼得逞,他必要先把这个导火线剪去。讲白一点,神为了拯救成万上亿的人,在你还未曾成为教会的灾难时,他就先下手了,他甚至不惜把你的性命在地上除去(而且还要面对死后的审判),就像对付昔日的以色列人一样。
经受过各样猛烈攻击和各样大磨难的教会,仍能站立于世二千年,就足以证明神能够、而且一直在保护着自己的教会。发怨言的人呀,不信你试试看!!!
默想和祷告:
① 现在我才知道,怨言所带来的后果和惩罚。
② 现在检查一下,我对教会、某人有什么不平不满、有什么怨气?
亲爱的父,我知道我曾经说过许多不该说的话。求祢涂抹我的过犯,祢若不怜悯,我就无处可容了。从今以后,我决意禁戒心里的埋怨、口中的怨言,因为我敬畏祢,阿们。
悔改:
把你内心对教会、领袖的看法化作建议、意见提出来、写出来。从今后都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