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爱"的使徒 作者:蒲乐克(John Pollock)
1855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是在美国内战前六年,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正在他叔叔位于波士顿的鞋店工作。
慕迪来自麻萨诸塞州的乡下,她的寡母管教极严格,他厌烦于农庄生活,就于年前搭火车到波士顿。他肩膀宽厚,肌肉结实,暗褐色头发,愉快的灰眼睛,喜欢热闹,爱说笑。而且颇有野心,想当百万富翁。
他叔叔是个基督徒,虽然不是很虔诚,但为使慕迪不这么好动,就坚持他星期天一定要去教会,这么一年下来,他从所听的信息,知道耶稣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教师,一个好人,他还是神的儿子,从死里复活,现在依然活着,靠着圣灵在世界上运行作工。
那年春天,教会举办为期八天的奋兴会,那个周末,慕迪在店裹打包鞋子的时侯,他有心想决志信主,但又怕被同侪笑,且怕以后的生活会有更多的约束。
突然,他觉得有人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他最敬爱的主日学老师金宝(Kimball),还记得有一次他找不到约翰福音,金宝老师适时地把经节翻给他看,解决了他的困窘。
"慕迪。"老师严肃地对他说:"耶稣爱你,你愿意把心归给祂吗?祂需要你的爱,决志吧。"慕迪发现老师的眼中满了泪水。
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这年轻人已预备好了心,准备接受真光。"事隔多年,慕迪已成名,老师回忆着说:"就是在那波士顿的鞋店,慕迪立时就把他的生命交给主。"
慕迪一开始追求,就成长得很快,金宝老师对他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余的基督徒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助他成长。
五年后,他到了芝加哥,已经是个成功的鞋业推销商,跑遍大江南北。虽然他没受什么教育,但他个性的魅力及过人的精力,掩盖了这缺点。他以为他正要飞黄腾达,虽然他也花不少时间帮忙教会工作。刚开始他以为自己不能讲道,但他传讲耶稣的故事,常能打动年轻男女的心,尤其吸引贫民窟的孩子们。不久,他和其他一些有信心的基督徒,就组成一支福音队,在贫民窟教主日学。
其中有一个苍白柔弱的年轻基督徒,在一个炎热的六月天下午,很吃力地走进慕迪的住处,躺在纸盒上。
慕迪知道他患有肺病,而且医生也宣布无药可救,他准备离开芝加哥,回家等死。但他看起来却烦躁不安,慕迪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并不怕死,但有件事他不放心。
"我担心我主日学那班。"他说:"我失败了,尚未有一人归向耶稣。"
慕迪回想起那些顽皮捣蛋的女孩,是班上最令人头痛的。他建议雇辆车,一一去拜访她们。
他们驱车前往贫民窟,一开始,这个女孩瞪着大眼睛,傻楞楞地听着老师说,他快要死了,请她们信耶稣。"我从未听过有人这样地祷告",有个女孩就答应说:"我会把这问题放在心上考虑。"他们又探访了其余三个女孩,这年轻老师已精疲力竭。
十天以后,这老师又登上慕迪家阶梯,这次他容光焕发:"我班上最后一位学生已归向耶稣,他们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已解决,我现在可以回家了。"
那天晚上慕迪准备了一个茶会,请女孩子们来向老师说再见。最后一首诗歌唱完,两位老师大声地祷告,接着有位女孩竟然开始为她将死的老师祷告,这没有事先安排的节目,令慕迪吓一大跳,接着其他女孩也一个个轮流祷告,她们纯真,没有华丽词藻的祷告,令他感动不已,刹那间,澎湃的思潮浇灭了他的事业心,他决心把余生献给神,做更有意义的事业。
内心的矛盾挣扎持续了三个月之久,"这真是个痛苦的争战。"他后来回忆说:"但是,哦!我多么感谢神的美意成全。"
八年以后,1868年,是慕迪灵命上另一个转捩点,关键仍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人。
慕迪现在已和一个英国女孩艾玛(Emma Revell)结婚,生活美满,且是中西部宗教圈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只有三十一岁,在内战期间,他是芝加哥校园的校牧,也是前线伤兵的特约讲员。他在伊利诺街建立了一所超宗派的教会,但未封牧。他还是芝加哥YMCA的会长,主日学运动的领导人物,也是个有能力的福音派讲员。他总是重申神痛恨罪恶及罪人的强烈信息,幸好他愉悦的本性稍稍冲淡他信息内容。
1867年,慕迪到不列颠群岛布道,聚会结果,他听有人以重的外国腔向他招呼:"嗨,我是摩尔斯(Moorhouse),我要到美国去讲道。"
慕迪听说过摩尔斯之名,他是归主的神偷,看起来太年轻,故有布道顽童之称。交换几句寒暄的话,慕迪就离开这个嘴上无髭的人。
1868年2月,慕迪无奈地收到摩尔斯的来信,说他要到芝加哥布道,慕迪按照惯例,为他安排住宿及场地等事项。事后,艾玛告诉慕迪,听众极喜爱摩尔斯的讲道,他的内容偏重于传讲"神爱罪人"。
"他错了。"慕迪不悦地说。
"我想如果你听了他的讲道,也会同意他的说法。"艾玛说:"他说的都有圣经的根据。"
第二个主日,慕迪发现会众都带着圣经来,他从未要求会友这样故过。摩尔斯要会众打开约翰福音第三章16节:"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然后他从创世记到启示录,--证明神是如何地爱罪人。在他还没有结束讲道,慕迪发现他自己以前的几篇讲章有误;他到那时侯才知道神是如此爱人类,感恩之情溢满胸怀,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他的小舅子弗莱明(Fleming Revell未来的出版家),永不忘记慕迪畅饮救恩的喜悦之情,他说摩尔斯在讲坛上笨拙地移动站姿,但经文却源源不断地涌出,观众也如醉如痴地听着。返回目录
从每个人身上看到耶稣 作者:坎伯洛(Anthony Campolo)
有个想法大大地影响我,就是我所爱看不见的神,可以借着我所碰到的每一个人,成为具体、实际。假如我第二次看到那人,我就可从他身上看到耶稣,耶稣也对我说:"在这个人身上爱我。"这想法戏剧化地改变我!一想到这个人后面有个耶稣,等着我去爱祂,我就会肃然起敬。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人不是耶稣,也不是神,但我可以借着他看到神,摸到神。事实上,我们不能光说爱神,而不爱人:神也借着他人来爱我。
这个领悟使我的人际关系有了突破,若有人把我视为残渣泥土,就在我要发怒之际--若我能存祷告的心,再看他一眼--我就能从他身上,感受到神的同在,藉此,我对那人的态度,就有所转变。返回目录
要真心爱他们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法兰克(Dr.Frank Laubach)提到他一生的转捩点,是发生于他在菲律宾向摩洛族(Moro tribes)传道的时候。
摩洛族人是回教徒,对外人或宣教士极端排斥,事实上,他们是被拿着剑的基督徒赶回山区。法兰克就是去到这样一个敌视基督教气氛浓厚的地方,但他相信神会帮助他赢得摩洛族。
他做工,却一无所获,摩洛族人把他看成敌人,这样过了几个月,法兰克极为沮丧,想就此罢手。
一天傍晚,他爬上一座小山,俯看摩洛族村庄,他向神倾吐内心的重担及挫折:"主啊,我要怎样帮助这些人?我已经这样努力地作工。"
似乎他听到神的回答:"孩子,问题在于你没有真心爱他们,你以为自己是白人,就此他们高出一等,试着忘记你是美国人,并想想我是怎样爱他们的。"
泪水从法兰克的双颊滑下,他求神的爱能借着他彰显。
当他从山顶下来,他就去找摩洛族的酋长们,请他们教他回教的道理,他们就花了好几小时告诉他可兰经的教义,然后他们对法兰克说:"现在该你谈谈你的宗教。"
当法兰克开始爱他们,尊重他们,倾听他们,他们就有回应。甚至有些还成为基督徒。返回目录
一个科学家的考验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三十年代,哈佛凯利(Howard A.
Kelley)是霍普金斯大学的外科教授,也是当代有名的基督徒医生之一,常被邀请当讲员,也积极赞助宣教,有时候他到宣教工场旅行,为使自己学的更多。
凯利医生极为保守,但仍受圣经批判学(神学的一派)的影响,那是十九世纪从德国传来的,教导人不要全盘接受圣经的内容。根据这些批评者的讲法,圣经纯粹是人写的书,其预言都是在事情发生过后才记上去,神迹则出自于希伯来的民间传说。
凯利为这些学说困扰,他知道有些人相信他们说的这一套,以致信心动摇瓦解,有些人则相信圣经是神的话,但不能完全信赖。凯利很想和人讨论圣经,但发现力有不逮,他不能回答所谓的专家在考古学及古文字的问题。
所以,最后他决定直接从圣经本身着手,看它是怎么说,怎么发生功用。
当他边研读,边发现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一直都在向人传递神个人的信息。他第二个步骤,是接受圣经作为信仰的教科书,就像他学医,就把科学的著作作为教科书一样。结果,他深深信服约翰福音第七章17节的权威:"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须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他的结论是:圣经不是一般人写的书,乃是一本必须用信心接受的神所默示的圣书。
凯利全心全意的信赖圣经,并在医学界有极好的见证。当他经历信仰的危机,他就更仔细的检视他所相信的,结果信心反而此以前更坚定。返回目录
绵延不尽的地平线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罗恰卡普德(Rochunga Pudaite)来自于印度东北的麻族(Hmar tribe一个骁勇的食人族),九岁那年是他一生的转捩点。
他父亲是牧师,但他没有自己文字的圣经,所以他一直按着他所记得的经文讲道。族中的长辈渴望拥有自己的圣经,就为此祷告,后来决定让罗恰卡到附近浸信会办的学校受教育,以承担翻译圣经的工作。所谓附近,是远在九十六里外的地方,要经过一座浓密的森林,才九岁的他,要开始一趟冒险之旅。
罗恰卡的父亲告诉他,天父的慈爱是远超过地平线,罗恰卡问:"地平线在哪?远吗?若是它在目力所及之处,那还不算太远,学校比那还远哪!"
前住学校之前,他父亲要他一道登山,到了山顶,他们爬上一棵树,父亲指着山谷说:"看哪,那就是卡吉谷(Cachar
Valley),要走好几天才能通过。现在,儿子,再看看那绵延不绝的山岭,你看到与白云相连的山峰吗?"
"有。"罗恰卡说。
"你如果走了好几个礼拜,到了一个山顶,还有第二个山头等着,还有第三个山,地平线是永无止境的。父神的爱也是如此,无论你走到那儿,神的爱随着你。所以,你去上学,无论是走在山顶、山谷,神的爱都围绕你,保护你。"
现在罗恰卡是环球圣经会(Bibles for the world)的主席--译印不同文字的圣经,并寄送到世界许多不同的国家,使千万人受益。返回目录
跨越两洲的灵性复兴 作者:蒲乐克(John Pollock)
二十岁的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生于英王乔治一世登基时,是牛津大学的工读生,此刻正在校舍床榻,因着属灵的追求,而辗转难眠,痛苦呻吟。
怀特腓德有着一双蓝眼睛,嗓音低沉悦耳,蛮有活力。但在1735年早春这几个礼拜,他却抑郁寡欢,正为着重生而挣扎。
他进入大学不久,就被约翰卫斯理及其弟查理士注意到,邀他参加"圣洁团契"。在约翰卫斯理心被恩感之前,有三年的时间,这小小的"圣洁团契"的每一成员,都刻苦己心,努力行善,以致校方封他们为"循理派"。
查理士曾借给怀特腓德一大堆书看,其中有一本书是几世纪前一位苏格兰人写的,讲到重生的必要,这打开了怀特腓德的心眼。他立刻开始追求重生;这却没有引起卫斯理的共鸣,因卫斯理相信婴儿在受洗的时候就重生,换句话说,每个英国新生儿在受洗时,就是登记有案的重生者。
怀特腓德知道卫斯理错了。他加倍努力做到除恶务尽的工夫,好使自己获得重生。他埋首勤读新约,摒弃一切娱乐,禁食祷告,但似乎这些还不够,重生还是遥遥无期,而他已精疲力竭,无心欣赏窗外的鸟语花香。
另外一本书搁在他的桌前,他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去翻阅它,总之,他就是随手拿来读,结果内容令他惊异不已;当他越思想神在十字架的作为,越受感动,神在十字架上代偿罪债的情景,鲜活地浮现在眼前,如今一切都明了了:原来重生是恩典,不是酬报,只要去接受就行了。但他尚未完全放下他的努力,直到有天早上,他颓然倒卧在床上,发出无助的呼喊--他以前所有的祷告,都是想讨神的欢心呵。
突然,怀特腓德知觉到他是快乐的,也知道为什么--他将自己毫无保留地放在全能者的手中,而看不见的那位,已除去他的重担,代之以神同在的喜乐,怀特腓德为这重生竟如此简单而开怀大笑,那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自他心中涌出。
学期一结束,怀特腓德坐着马车回乡,一路上心情好得很。在家里,他哥哥对他没什么好感,但他去看他女友,提及他重生的经历,她眼睛亮起来,要他陪她一起看圣经,帮助她相信。在一个救济院,他碰到一个哭泣的老妇,他羞怯地向她传讲耶稣,没想到她竟破涕为笑,令他惊讶福音的效果。
当他坐在夏天的河畔,阳光下,圣经的宝藏一页页展现在他面前,他开始明白,即使平信徒也可以明白"救恩是白白赐下",只要"因信称义"就可重生。而此时卫斯理牧师和其弟,已前往乔治亚殖民地,仍相信要行善方能得救,把神看做一个严苛的主人,而非慈爱的天父。
一个新牧师来到格罗斯特(Gloucester他的故乡),对他说:"我听说你的好品行,也欣赏你的行为。"于是任命他为执事,虽然他还太年轻。第二个主日,轮到他上台讲道,这是他头一次的经验,他用心地准备讲稿,以他低沉浑厚的音调,传讲免费救恩的信息,结果有人向牧师抱怨,说这新讲员把十个会友气坏。牧师辩驳地说:"他们不会气太久的。"
在家乡,在伦敦(他代替一个牧师朋友的职位),以及两个乡下教区,怀特腓德发现人们灵性的饥渴。他尽量隐藏内心的得意,免得骄傲流露--因他这样一位出身低微、年轻的牧师,竟能唤醒男女老少对真神的渴慕。
每当他读经、祷告、阅读古籍,都有新的启示。他明白救恩是白白赐下的,他以前长期的努力挣扎是不必要的;他为自己瞬间的开窍,再度感恩喜乐。他不再拘泥于形式化的公祷文,甚至他开始随圣灵感动,即席讲道,这在当时的教会是大胆的创新。1737年2月,在他按牧半年后,二十三岁的他成为布列斯特(Bristol)教会复兴的主导人物,他写信给朋友:"教会在周间的人数,也同在主日时的人数一样多;尤其星期日,因没有座位而离开的不在少数。喔!求神让我谦卑,知道离了祂,我什么都做不成。"
有个微小的声音催促他到海外宣教,卫斯理从乔治亚写信来,查理士回国时也亲自来敦促,但更重要的是从神而来的呼召,在他远行前,复兴之火已燃遍伦敦,他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讲员。人们恳求他留下,但他心中的异象是清楚的:神对不列颠有另外的计划。
怀特启程前往乔治亚那天,约翰卫斯理这个被打败的宣教士,在肯特(Kent)的同一个港口登岸说:"我去了乔治亚想改变印第安人,但谁来改变我呢?"当怀特腓德抵达乔治亚,他才听说卫斯理引人反感的严格教规,以及不幸的恋爱故事。他立刻察觉到这殖民地需要救恩的信息,在当地的四个月时间,他极为愉快,也肯定美国会是他的家。但他仍赶回英国接受按牧典礼,并为孤儿院筹募基金。
回到英国,他听说复兴之象如火燎原,卫斯理也脱胎换骨,成为真基督徒。1739年,他们一起在伦敦过新年,主领感恩赞美的聚会,一点看不出来他们将来会分道扬镳。怀特腓德写道:"这儿似乎满了圣灵的浇灌,年前因我讲道而灵性苏醒的人,藉着我亲爱的同工卫斯理和查理士殷勤的服事,在主里已长大成熟。"
然而,许多神职人员极为愤怒,当怀特腓德回到布列斯特,他发现那些老顽固排斥他。这使他兴起一个念头,或许他可以像在美国那样:露天讲道。
布列斯特市长曾告诉他,若他想向印第安人传教,这附近就有许多:这些文盲矿工,他们的心地就像他们的脸一样黑。怀特腓德决定在这些矿工放工时,向他们介绍耶稣。露天讲道在英国是违法的,卫斯理曾警告怀特腓德,这是疯狂之举。返回目录
卫道之士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游斯丁(Justin)是个异教的哲学家,他在死后才被称为"殉道者",他是耶稣被钉十字架一百年后的人物。
那时罗马帝国严厉的逼迫基督徒,基督教列为不合法有两个原因。其一,法律规定要敬拜君王,而基督徒硬是不肯在君王像前拿香膜拜。其二,基督徒一直传讲神的国就要建立,这令罗马人极为惊慌,深恐罗马帝国受威胁。
游斯丁知道很多基督徒被砍头,或被扔入油锅,只因为不说"该撒是主",虽然他还不是基督徒,但深为他们所受的酷刑困扰。
因着承继遗产,他得以周游罗马帝国寻求真理,他穿着普通衣服以掩饰他哲学家的身分,他常问人:"人真的可以认识神吗?你真的希望灵魂得到满足吗?"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禁欲主义(Stoic)的教士,他相信"美德"是最重要的,他说:"不要光寻找神,要寻找美德。"
另一位教师说:"我可以教导你真理--但要钱。"
另外一位教师说:"要先学天文学、几何学,才能认识神。"
美德、钱、知识,游斯丁想如果他要先得到这些,才能认识神,他的灵魂会饥渴而死!失望之余,他试着接触柏拉图派的智者,这位哲士告诉他:"若你能脱离这世界,你会比较像神,若你能脱离肉身的桎梏,你就可进入纯净的灵性世界。"游斯丁试着控制己身的欲望,却发现空虚仍在那儿。
同时,他一直看到基督徒为着信仰临死无惧的勇气,显然他们有着"为之生,为之死"的秉持,这使得游斯丁很是羡慕,又很迷惑,但他就是信不来这位被钉十架的救主。
有一天他在离家(以弗所)不远的地中海旁边散步,注意到一个胡须满面的老者,这老人微有所觉,就问:
"你认识我吗?"
"不。"游斯丁回答。
"那你为何这样看着我?"
"我没有想到会在这地方碰到人。"游斯丁回答。
"你为什么到这儿散步?"
"我来此思考,并锻炼我的理智。"
"你认为哲学能给你带来快乐吗?"老人试探着问。
游斯丁肯定地说:"是。"
"年轻人,何谓哲学?"老人进一步问。
游斯丁引用标准定义:
"哲学是真理的预知、真理的透视。而快乐是这样的智慧、知识的酬报。"
"那么,你认为神是什么?"
游斯丁又引用另一段话:
"神是天下万物不改变的始因。"
"人可能没听过见证而相信神吗?"
"人只有在心灵纯净清明时,才得以领悟到神。"这是游斯丁柏拉图式的回答。
"年轻人,我介绍你比哲学家更早期的老师,他们是因着圣灵感动而说话,并且以预言、神迹来验证他们自己。"老人继续说:"用祷告的心读,他们会为你打开启示之门,你无法用理性来明白这些事,但你可藉着弥赛亚,认识真理。"
游斯丁再也没有碰过这个老人,但他不断思考这段谈话。他开始研读希伯来书,以及流行于整个罗马的使徒书信。并且开始和基督徒谈论他们的信仰。
终于,他成为基督徒,并且决定奉献一生,旅行布道,做个基督徒哲士,向人宣扬真理。
在游斯丁时代,基督徒被认为是无神论者,因他们不拜罗马皇帝。在他第一次向罗马皇帝辩解时,他说:
"基督徒不是无神论者,他们敬拜圣父、圣子、圣灵。基督的国不是在这地上,看看基督徒们离弃偶像后的好榜样,他们捐献、救助穷人、不咒骂人、彼此相爱。"
无可避免地,游斯丁被捕入狱,并带到罗马的大法官前。根据审判的记录,法庭要他向诸神并该撒下跪,若他这么做,就可获释。
游斯丁告诉法官,他敬拜真神,并没有错。法官却嗤之以鼻。
游斯丁继续说:"我相信神,耶稣是神的儿子。"这引起法官及旁观者的好奇,又追问了许多问题。
最后,法官说:"若你被砍头,你确定会上天堂吗?"
"我知道我会的,这绝不会错。"游斯丁回答。
这时法官忍不住大怒:"我命令你向诸神跪拜。"
游斯丁拒绝。
"那么,你就要处死。"
"做你想做的吧!我们基督徒是绝不会向偶像跪拜。"
结果,游斯丁和他的朋友都被处死。
今日游斯丁被视为早期最伟大的护教者,及信仰的卫道者。他写了两片护教文章,和一本对话录,是基督教文学的古典之作。返回目录
悲剧中的胜利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年过四十的基督徒一定还记得1956年在厄瓜多尔的五位年轻宣教士被奥卡族(Auca)的印地安人杀戮的事件。这件事情因着《生活杂志》(Life)撰文报导,并列以图片,引起大众的注意,结果销路大增,这悲剧广泛流传于全球各地。
这悲剧所以紧扣人心,部分原因是因这些宣教士都已婚,有的尚有小孩。二十五年后我和太太访问那些殉道者的遗孀。
奥丽薇弗莱明(Olive
Fleming),彼得(Peter)的妻子,告诉我们:“我真的从未觉得怨恨,因为我知道神要让我经历这些。彼得还是单身汉的时候,他的日记就写到愿把生命献给奥卡族,在我到棕榈滩(宣教士都这么称呼那地区)之前,我就好几次读到这样的内容而问他,他想神不会真的这样做,但这样的念头从未离开我的脑海。我仍不明白神为何让这样的事发生,但我知道这一切乃是为彰显祂的荣耀,这就够了。”彼得死后,奥丽薇嫁给华德(Walter
Liefeld),伊利诺州三一神学院的教授,现有三个小孩。
玛莉马卡林(Marilou McCully),伊得(Ed)的妻子,代表所有的寡妇说话:“我们都为我们的先生的牺牲感谢神,我们想说的是,神藉着他们五个人的死,感动奥卡族人的心,并差遣更多的美国人到这宣教工场,但我们不明白神为什么让他们遭此横祸而死,我们只有等待来日才能晓此谜底。”玛莉未再嫁,住在西雅图附近,在一家郊区医院服务。至于她的生活,她说:“神一直看顾着我,而我也仰望祂。”她很感谢她的两个小叔,分别照顾她的三个小孩,不致失怙。
芭芭拉约登(Barbara Youderian),罗吉尔(Roger)的太太有两个小孩,这几年一直待在厄瓜多尔,她在吉多(Quito)负责一所接待宣教士的招待所,我曾到过那儿,她真是个周到的女主人。她说:“我从未想到我会在厄国首都做这样的工作,但神给我这样的机会服事宣教士,让我更加敏感于他人的需要。”当她回顾往日,她说:“我对当时的惨剧,实在毫无遗憾,当时神在那儿,就像后来神也与我们同在那样,为要成全祂美善的旨意,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的。”因为那次的经验,芭芭拉说天堂对她更形具体,她盼望着来日将与所爱的人在彼岸会合。
玛菊珊特(Marge
Saint),奈得(Nate)的太太,是个拓荒宣教士,像芭芭拉一样,她仍待在厄国多年。她告诉我们:“在当时的状况,最糟的事就是,坐在那儿自怨自艾,身为基督徒,我以为我无权如此做,所以我就注视着神的作为,以及我能为神做什么。”玛菊继续说:“我不敢说那日的奥卡族事件改变我的一生,但它再次让我思想人生中的轻重缓急,孰先孰后,以确定我该走的方向。”玛菊现嫁给亚伯(Abe
Van Der Puy),环球福音广播协会的前任主席,现在是“回到圣经”这节目的主持人。
第五位寡妇可能是当中最有名的,伊莉莎白伊利特(Elisabeth Elliot),吉姆(Jim)的太太,《经过全能者的背影》(Through Gates of
splendor)及《荣耀之门》(Shadow of the
Almighty)的作者,她说:“我试着想说明神究竟是怎样的一位神,以探讨信仰的底蕴,你真能信得过神本身及祂允许你所遭遇的一切?施洗约翰在狱中被砍头,你曾想过,神怎么让这样的事发生?问题出在我们不认识神,我们若真认识神,我们不会把祂放在盒子里保护祂,这是主权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降服在祂的旨意下?”
伊莉莎白经历两次不幸,她第二任丈夫安德逊(Addison Leitch)在1974年死于癌症,她现在是拉斯葛林(Lars Gren)的太太。她说:“我到现在仍相信神确知祂自己在厄瓜多尔的作为,就像罗马书第八章28节说的: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即使经过那次的悲剧;也没有一个奥卡族人信靠耶稣,我仍会相信神有其美意,我绝不会改变我的信念,我知我所信的是谁,祂有绝对的主权。”
如今在厄瓜多尔有将近数百位宣教士,这绝非偶然,那五位殉道者的血没有白流;当年那些拿着长矛,杀害宣教士的印第安人也陆续归主,成为奥卡教会的领袖。返回目录
在死亡之地遇见神 作者:艾思派(David N. Aspy)
人们以各样不同的方式认识神的无限慈爱,至于我,是藉着三次开刀经历到神的爱,也让我敢坚定地说:"我是基督徒。"
一位心脏科医生坐在我的床沿说:"你必须住院开刀。"他开始向我解释,但我打断他的话:"你不必向我说明,你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过一会儿,他又拿了一张挂图,指着圈起来的部位,向我说明开刀的计划,我再次打断他的话:"拜托你不要再说,只要照你们医生的意思就是了。"
我模糊的记得以后一天半的时间,似乎有做不完的检查,以及吃不完的药片,我最清楚的是要全身剃毛,似乎有许多人进进出出房间,边谈笑边换刀片,好像在开宴会般。
那些药片有催眠的作用,所以我不记得手术是怎么进行,惟一的印象是清醒后,我弟弟的脸凑在我面前说:"一切顺利。"
躺在加护病房,我感觉到喉咙插着管子,手臂也吊着点滴,心电图仪器在那儿哔哔地响,有一次医生走进来对护士说:"你把病人怎么弄的?"立刻我被放在一个罩子里降低体温。最后,医生把我的管子从胃里拔出--那可真是痛楚--并告诉我已经平稳,可回普通病房休养。
我坐在病床上,很惊讶我还活着。我的胸部还隐隐作痛,尤其是咳嗽时,更痛得厉害,但我毕竟还活着!经过两次心脏及另一次矫正体况的手术,我的思想开始转向神。
我能想到的祷告词都说尽了,我求神原谅我的罪,我求神给我力量行神的旨意,我为那些爱我的人祷告,但祷告最多的还是求神彰显祂的心意。
有阵子,我还很骄傲地以为,从大手术的死亡之门回来,我已经学会了深奥的功课,但日子往前过,却发现还有许多功课有待学习,而且这些功课比面对死亡,还更困难!
我学会珍惜每一天的每个时刻,无论早晚,都是神所赐的礼物;我甚至感谢我还能呼吸,还能走路,也感谢有机会能去看望教会和老朋友们。
然而这样的体认,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我必须继续学习更难的功课。
因为我愈珍惜每一天,就愈不能容忍他人来破坏。以前我不晓得自己是多么罪恶、残酷,也不晓得人是多么容易伤害人,因着自己及别人的负面作为,会使我落入痛苦及不信的深渊,所以我必须学习饶恕人,也求他们饶恕我。这实在是最、最困难的功课,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学会。
其他的功课倒是蛮愉快的。比如说,我女儿的出生,教导我两个功课。
第一,我领悟到新生命的喜悦,当我太太开始怀孕,我向神祷告,求神让我能活着看到她出世,当太太肚子慢慢隆起,我感觉到她的心跳和踢动,我祷告神:"求檷别让我死得太早。"当她呱呱坠地,我把她抱在怀里,我向神感谢:"这新生命实在奇妙,她这么需要我,我忍不住要把我的一切给她。"
就在孩子出世前不久,我太太突然血流不止,鲜血喷在产台,血压降到58/27,刹那间,我学到我太太已学到的功课,就是如何面对即将失去所爱之人的恐惧,我紧抓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语:"我爱你,我爱你。"
这几分钟就像几世纪那么长,医生终于找出血崩的源头,为她止血,并马上输血,命总算保住。我再次感谢神,然后走到候诊室向其他的家人报告:"母女均安。"接着就说不出话,只有噙着感恩和喜乐的眼泪。
那天晚上,我就陪着太太、女儿睡,好就近照顾。在暗淡的灯光下,我想到我的心脏,曾如此衰微过,也能被修好,用到现在,不禁手抚着胸膛,感谢神赐我心脏。
我每次到我开刀的市镇,就会到医院的教堂去,对我那是个神圣的地方。我带着太太、小孩,闭着眼睛跪在那儿,在内心的世界,这儿就像天堂,和所爱的家人在一起,注视着从上头来的光,我歌,我唱,我灵欢呼。
以上所述的喜乐,都是我在病中的体认,我不晓得这样的好礼物,为什么要经过如此痛苦的过程,但我不怀疑神的作为,我相信所有美善的源头,都出自神的内心。返回目录
面对饥民 作者:坎伯洛(Anthony Campolo)
我曾到过第三世界的国家数次。我的家庭不算富裕,但我在非洲及海地所看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以致我想带我的家人去那些国家,亲眼目睹他们的苦况。我就曾亲眼看到饿得奄奄一息的小孩,咽下他的最后一口气。
我带着儿子到多明尼加和海地,和那些穷人住了几星期。我们走在这些受苦受难的人当中。见到这些景象,他对奢侈的生活、人生的方向,及我们家应有的生活方式的了解都大有改变。面对不幸的人群,人心中难免浮现许多的问号。
从此,我比较容易跟儿子沟通,录音机不是那么必要的东西,他们也较容易为所拥有的感谢,他们也会提出类似的问题:神为何让财富分配不均?他们也不晓得答案在哪里,但他们至少明白,他们拥有的够多,他们有责任帮助那些贫苦的人。然后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所拥有的?
有许多人这么辩论,那些主张过简朴生活的人有罪恶感情结,但我不认为如此,我以为面对不幸的人群,这是该有的正常反应。
我坚决主张过简朴的生活,在穷人中住过一阵,我的价值观整个改变,也重新评估我的生活型态。神的灵也告诉我,我们这时代和耶稣那时代的不同,在于富人和穷人相隔离:很可能许多年轻人生长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一辈子不察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实情。让孩子们明白这些不幸人们的苦情,是我们的责任,相信有这样亲身的经历,能让我们的价值观,得到彻底地厘清。返回目录
为神被囚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彭柯丽(Corrie ten Boom)和她姊姊、父亲住在荷兰的哈林(Harlem),照管一家世代相袭的钟表店,而柯丽一家人也是当地社区的中坚分子。
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他们得知犹太人所遭的屠杀,极为关心,却帮不上忙。后来德军占领荷兰,他们虽明知希特勒的凶残邪恶,仍责无旁贷地做神要他们做的--保护神的子民。柯丽的父亲就这么说:"在这栋屋子,神的子民永远受欢迎。"
藏匿人不是件易事,荷兰的地下组织派了一个房屋勘测员(事实上他是欧洲的名建筑师之一),在柯丽的卧室设计一个密室;他弄了个假墙,并在橱柜后面做了个活动门,如此"密室"就告成。
柯丽家开始接待犹太人,有七个是常住者,其余的则是来来去去。这些犹太人舒服地住在阁楼上,若遇纳粹军人查巡,他们就迅速躲入密室,等风声过了再出来。在军人看来,这钟表店只不过住着一个父亲和两个老小姐。
终究纸包不住火,八成有人告密,柯丽家藏匿犹太人的事被揭发。虽然犹太人仍安全地住在密室,但柯丽、碧茜(Betsie)和他们的父亲,都遭逮捕,送到集中营去。
柯丽和碧茜被送到赖文斯卜鲁克(Ravensbruck),那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女子集中营。在那儿她们所受的煎熬、折磨是难以想象的。一天工作十一个小时,站着好几个小时接受讯问,忍受日晒雨淋,有时还会被羞辱、挨揍;囚房还有跳蚤咬。有一次,虚弱的碧茜在工作时病倒,还遭守卫鞭打,柯丽眼睁睁地看着,却爱莫能助,碧茜只是说:"别看我,只要看耶稣。"
德国人允许囚犯可以有崇拜的时间,因他们想这些囚犯一定累得没体力做任何事,但碧茜或柯丽却经常聚集这些受苦受难的妇女,为她们读圣经。一个人用荷兰文念,然后译文就一个一个传下去给不同国籍的人。因着她们的带领,很多人就因此归向耶稣。
碧茜死于集中营,因着教会的协助,柯丽终于得释放,在她出来的那个星期,和她同龄的妇女都被处决。
柯丽和碧茜的勇气,到今天仍被后人记念。他们敢不计代价地做她们认为对的事,虽然这后果是如此的恐怖,但她们仍坚定地信靠神。返回目录
孤儿的救助者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在看过一部韩国孤儿的影片后,哈利赫特(Harry Holt)的生活重心整个地转变。
赫特是个中年的俄勒冈(Oregon)农夫,他觉得他必须为这些孤儿(很多是美国大兵的种)做点事。首先,他和他的太太决定他的家族,都个别领养一个孤儿。1955年,赫特飞到韩国,选了十二名孤儿,四个给其他的亲戚。
这趟旅行中,见到数百名孤儿,他如此积极地传递这负担,因此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六百个基督徒家庭,愿意领养这些孤儿,国会因此不得不专案通过这项移民。
他自身也投入这孤儿的工作。有次他整夜不眠,就为照顾二十五位患麻疹、痢疾、肺炎的孤儿;在另外一次旅行,他罹患剧痛,医生嘱咐他休息,但他仍坚持去到另外一个孤儿需要他的村庄。
哈利赫特在他办第一所孤儿院后,活了九年。在这九年当中,这位"普通的农夫"为三千名孤儿找到归宿。他设立了赫特孤儿服务中心(Holt Children's
Service [Post Office Box 2880,Eugene,Oregon
97402]),业务扩展到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和拉丁美洲,负责办理领养等事宜。返回目录
磨难中的坚毅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贝蒂米歇尔(Betty
Mitchell)是基督教宣道会的老宣教士,她是我二十年来所遇到最不同凡响的人物之一。要讲她的故事,我必须从阿契(Archie)讲起,那是她先生。
阿契在俄勒冈牧会,在一次野外旅行,他带着他怀孕的太太,还有五位主日学学生在树林野餐。当他们正在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吃东西,一个学生戳破一个像降落伞的汽球(那是从太平洋漂来的日本气球),阿契还来不及警告大家,那汽球就爆炸,那威力把六个人都炸死,除了阿契被一棵树挡住,大难不死。
贝蒂是教会的会友,她的两个妹妹也在这次意外事件中丧生,因着同病相怜,阿契和她经常在一起,不到两年,他们就结婚。婚后,他们到越南宣教,1948年抵河内学语言,1962年他们深入越南南部的中央高地,服务于利普若斯兰(Leprosarium)--一个丛林医院。阿契是那儿的负责人,贝蒂一方面照顾四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一方面帮助先生。
南越正与北越所支持的越共游击队作战,医院附近的丛林正是游击队出没的无人地带,偶尔会有突击事件。医院接纳所有的病患,不论是越共或南越军,所以传教士自觉很安全。熟料,1962年,越共突击部队横扫这地区,俘虏了阿契和另一位农业宣教士。
第二天早上,贝蒂带着四个孩子,还有四个护士,逃到十二里外的巴摩特(Banmethuot),那儿有个圣经学校,离南越军队驻扎地不远。贝蒂决定继续待在那儿,一来她认为这是她的呼召,二来她希望等着阿契获释出来。
她的决心立刻受到考验,当她志愿到当地的医院服务,有人告诉她:"那儿的伤患有些是越共,你先生不是被越共抓去吗?你大概不想看到那些人。"
贝蒂记起上礼拜另外一个同工的讲道信息:"那信靠主的必重新得力"(赛四十31)。她向神祷告:"主啊!给我力量去爱仇敌。"神垂听了她的祷告。
她要一位护士长带她巡病房,若经过越共的床位,就咳嗽一下,借此,她被引到一对共产党夫妇面前,先生躺在床上,石膏打到腰部。起先,他们很冷淡,但贝蒂继续去看望他们,他们显得较有反应,有一天那妇人快乐地说:"你知道吗?你是第一个告诉我耶稣的人,祂现在在我心中。"
贝蒂和她的小孩在越南住了五年之久,然后回国述职,这段期间,越共接收了巴摩特,毁了宣教房舍,杀害六个宣教士,另外两个被捕。令人惊异的是,贝蒂坚持回到重建之地服务。而且一待又待了七年,在她带我搜集宣教士殉道事迹时,她说:"这是神要我服事祂的地方,我要等祂另有指示才离开。"
她相信从丛林出来的土著说她先生还活着的消息,她说:"阿契仍在那里,时候到了,他就会被释放。"
1975年,北越再次攻打当地,这回贝蒂及八位宣教士都被关起来,且强迫他们从南越走到河内,沿路她问别人有否看到阿契,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关了几个月后,他们获得释放,但因越南整个沦陷在北越手中,这些宣教士无法回国,贝蒂就去到马来西亚。
我们最后所听到的是,贝蒂仍在那里,忠心地服事神,同时盼望着她先生获释(想想他们已经分开了二十多年)。从土人那儿不断有消息传来,他们在丛林仍看到有些囚犯,贝蒂相信阿契也在那些囚犯当中。`
她最喜欢的经节是哥林多后书第一章8至11节:"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祂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你们以祈祷帮助我们,好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
贝蒂继续盼望着,也继续服事神。返回目录
绝望者的救星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位于芝加哥的太平洋福音机构,对于帮助城市的破落户素负盛名。1897年一个寒冷的夜晚,哈利蒙罗(Harry
Monroe,曾是个伪造文书者,在此信主)正在领唱诗歌,一个年轻的醉汉被引进入座。蒙罗停止唱诗,大声地祷告:"神啊!求檷拯救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人迅速地抬起头来,用心地听信息的内容。他的名字是梭特(Mel
Trotter)。
梭特十九岁就开始喝酒,渐渐地就上瘾,并影响到他的工作,以致不断地换工作。他年纪轻轻地就结婚,也答应他太太要振作,但只能戒一段时间,过不久就故态复萌,且变本加厉,把他的马,一切能典当的都卖掉,换威士忌喝。
他太太生下一个男孩,他很爱他,但他的行为并没有改变,仍然常喝得醉醺醺;有一次,他连续十天在外饮酒作乐回来,发现他儿子死在太太臂弯,他痛不欲生,深觉内疚,欲寻短见。他太太是基督徒,就把孩子放下,拥他入怀,并跪下来祷告,听了她的祷告,他发誓从此滴酒不沾,但在孩子葬礼过后,他又酩酊大醉地回家。
最后,在绝望中梭特想自尽了此残生,1897年1月19日,他去到密西根湖想自杀,当他走在路上,一个路人强拉他入教会听道。
也就是那个时刻,哈利蒙罗停下来为他祷告。讲道结束,蒙罗走过去对他说:"耶稣爱你,将你的心门打开吧。"这时梭特也慢慢酒醒了,就跪在蒙罗前,决志信主。
从那天开始,他不再溜出去喝酒,一有空就往教会跑,他弹吉他、领唱诗,甚至还和蒙罗一起去探访。
他的信仰成长得很快,得救三年以后,他被任命为另一布道所的负责人,开始他往后四十年的有果效的福音工作,且以此为基地,继续往全国各地拓展,目标是向那些绝望无助的人传讲耶稣,引人信主。返回目录
造福受迫害者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朵拉西亚(Dorothea Dix)是个体弱的女子,因有肺病,二十九岁时医生就宣判她活不了几年,即使能苟延残存,也是个废人。
但医生错了,后来证明她成了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社会改革家。为了改善健康,她到英国去休养,在那儿她读了好几遍新约,并不断地自问:"神要怎样带领我的一生?"1841年她回到麻萨诸塞州,有个传教士邀她到监狱教圣经,她明白这就是神给她的答案。
她开始上课,但常被监狱后面传来的凄厉叫声打断,一个囚犯告诉她:"女士,那些都是精神病患,该把他们的嘴巴缝起来。"
朵拉西亚极为惊异,她跑去问典狱长怎么回事。典狱长也说都是些神经病患,她实在无需费神去看,但拗不过她,只好准她去看。
那是很恐怖的景象,湿冷的地牢,两个衣衫褴褛的女囚犯,被锁链锁着。老的那个大概七十五岁,几乎全裸;另外一个约二十五岁,冷得发抖,不断恳求:"救救我,救救我。"
跑回典狱长处,她要求:"她们为何受这样的苦待折磨?"
他回答:"没什么,只因她们是精神病患者。"
朵拉西亚奔回家,拿来衣服及毡子。并要求官长升一盆火在她们囚房。
当局却回答:"她们不值得你这么做,她们不过是人渣。"
她开始调查其他城镇重度精神病患的待遇,结果发现情形几乎雷同,她推想其他州大概也是如此。似乎没有人关心病患的死活,觉得他们就该如此悲惨地度日,朵拉西亚决心插手此事。
她辛勤地搜集资料,到处演讲,并到麻州州议会去:"诸君,我恳求你们注意精神病患所受的待遇--被关在笼子、牢房裹;衣不蔽体、被鞭笞杖打,为使他们听话,简直像人间炼狱。"她指出麻州对待病患的情形,此南部各州更不人道。
她的演讲,到处流传,震撼了新英格兰,让人注意到这令人震惊的真相。于是人们开始关心,有所改革,病患就受到较好的待遇。
朵拉西亚又到其他州的州议会演讲,她的改革也遍及加拿大、苏格兰及英格兰。在意大利她发现一所精神病患囚禁所,就在修道院隔壁,她就直接去找神父,于是又有改革的行动,这股风潮缓慢却稳定地往前推展,影响遍及全球,有专为精神病患建立的医院,他们的医疗与照顾,比以前周全人道多了。
虽然朵拉西亚二十九岁起,健康情况就不佳,但就因她求问神可以怎么用她一生,使她在有生之年活到八十岁,能为这些精神病患请命造福。返回目录
为主做苦力 作者:蒲乐克(John Pollock)
苦力们放下篮子,裹着小脚的妇女们也凑过来,甚至有些店家也暂离他们的铺子,要听一个外国人讲道。他年仅二十三岁,爬在一个木桶上,像所有的外国传教士一样,他穿着窄裤、僧袍,这与一般中国人穿的长袍马褂,大大不同,观众们对这"外国和尚",存着好奇与看热闹的心。
大家对他的僧袍极感兴趣,在他讲道前,观众们问了一大串有关褶子、扣子、穗子的问题,最后总算可以让他开口讲些耶稣的事,说话中他发现到有个人凑近来听,好像很入神的样子,戴德生先暂停一下,然后单单对着他。
"是的,是的"这人回答:"您所言极是,但敬爱的外国老师,我可否问您一个问题?"
这原是戴德生所期待的。
"您讲道时,我一直在思想一件事情,到现在我仍不明白。"
戴德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阐述信仰的底蕴。
这人问:"就是那扣子,前面的那排扣子,应该是在雨天时用的,但后面那些扣子,究竟是作什么用呢?"
"是啊,是啊。"众人附合着。"怎么会在背后的正中央?"因着背后的三粒扣子(英式僧袍都这样),听众们没注意听他的讲道。
戴德生离开那镇,从中反复思想那人的问题:西方的服饰在中国社会格格不入,这不但凸显他外国人的身分,也令人觉得不敢接近或觉得可笑,同时冬天冷风会透进去,夏天又热不可当,实在不实用。
戴德生一直想和中国人打成一片,但问题不仅是买件中国长袍、刮胡、染发、留长辫子而已。此举势必引其他传教士侧目,也会激怒领事及商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服饰是西方人优越身分的表征。若是他英国的父母看到,也一定会被吓到。
但他知道他必须采取信心的步骤,以回应神清楚的呼召。几个星期后,领事威胁他如敢离开通商港口传道,就要处罚他,他就不再犹豫,买了一件适合老师穿的中国式长袍。
当他要自行染发时,一瓶阿摩尼亚爆炸,酸性水溅到他睑上,幸好他戴着厚玻璃镜,没伤及眼睛;而且幸好水桶一小时前装满了水,要不然他将被酸呛死;又幸好他的学医同事在家(他经常外出),否则他将死于灼伤。基于以上几点,戴德主相信这实在是神的手保守了他。
他复原得很快,然后忍着痛,剃头留起辫子。1855年8月23日,他穿着长袍走出上海市,感到无比的自由,因为没有人注意到他。当他讲道时,还是会被认出是外国人,但一般人都能接纳他,而且把他看作穿着"文明衣服"的贵客。
其他传教士的愤怒及嫌恶无损于他内在的喜乐,他写信给父母:"我的前途像是迷宫,但我清楚面前的一步我知我爱主更深,且更愿顺服主的带领。"
一年以后的夏天,戴德生更往成熟迈进一步,而这也是一件偶然事件所引起。
他一直努力地学习,想打开中国福音之门,特别是在他与一位有经验的宣教士威廉(William
Burns)合作后。威廉注意到穿着中国服装带给戴德生的好处,也跟着学样。
南方的汕头港成为他们旅行布道的中心,戴德生常是夜里精疲力竭地回来,但一位过路的传教士发现到群众对他的尊敬:"他的影响力,就像花香一样,将基督信仰的甜美,带给周遭的人。"然而,戴德生及威廉却租不起一个布道所,所以戴德生决定回上海拿他的外科手术箱,准备行医布道(虽然他还不是个合格医生)。
结果他发现他上海的寓所竟遭回禄之灾,所有的家当都付之一炬,懊恼失望之余,他决定坐船去宁波找派克医生(Dr.Parker),看他有没有些手术用品能卖给他。
行程都还算顺利,直到一处水太浅,无法行船,只好走路十六里到海口,去搭大帆船。他碰到一些苦力,他就叫他的新仆人带着他们跟着他,他穿着一双不舒服的中国鞋在前头走。
事情有些不对劲,这些苦力原来是抽鸦片的,他的新仆人还带着他的行李,及仅有的一些器材潜逃。把他一个人扔在陌生之地发愣,一个年轻人假意好心要带他去某处住宿,又敲他一竹杠。最后他只好跟乞丐们挤在一座庙的檐前过夜,那些乞丐们不怀好意,要不是他借着大声祷告唱诗歌,早就被谋财害命了。
快天亮时,他总算睡着了,没多久就被一个流气的年轻人扯着袖子,向他要钱,戴德生实在火大,就抓着那人手臂用力一推,那人踉跄倒退,戴德生这才又躺下,心里气愤难平,过不久,城门已开的警示枪声就响了。经过一番争执,戴德生给了那人一些钱,才算了事。
顶着烈日,戴德生痛苦地走回上海,几乎一文不名,他的家当不是被烧,就是被抢光,心中实在懊丧痛苦。在路边一家茶馆,他吃了几个蛋,洗了起泡的脚,就去睡了。醒来精神清爽多了,心情放松后,他边走边想,觉得自己发怒实在没有基督徒的样式,显示他担心行李的损失,胜于对人灵魂的关怀;愁着自己没地方睡,却忘记人子耶稣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他边走边祷告:"我是个罪人,求檷用宝血洁净我。"知道神已接纳他,那种感觉真棒。纵然遭遇不如意之事,戴德生抵达上海时,心境却是清明宁静,他将自己及一切事都交托给主。
损失的财物估计约四十英镑。过了几天,他收到家信,里面夹着一笔赠款,是一位极少联络的商人数月前奉献,金额不多不少,正好四十英镑。
这些经历再次促使久已孕育在他心头过"信心生活"的信念萌芽。
他像其他来中国的宣教士一样,本有固定的微薄薪水维生,谁知那个福音机构办事欠效率,薪水常给不足额,甚或领不到,使他生活陷入窘境。返回目录
从奴隶掮客到诗歌作者 作者:蒲乐克(John Pollock)
当这艘饱经风霜的破船,在汹涌的波涛上颠簸前行时,一位年轻的水手倔强地屹立在驾驶盘前。这船的帆已不见,船身也破个洞,海水不断冲击着。大半的水手都相信这艘船即将沉没在北大西洋,而他们也将在1748年3月10日这天葬身鱼腹。
在那群水手当中,约翰纽顿(John
Newton)是最恶劣的一位。他十九岁就曾当过逃兵,被捕遭鞭笞。后来他就在非洲西海岸做起奴隶买卖,之后自己也变成被贩卖的奴隶之一。在这段期间,他曾偷偷捎一封信向他父亲求助。这艘从利物浦驶出的"灰狗号",就是想找到他。就这么巧,船长在远处的岸上遇到他,但这时他已摇身一变,不再是奴隶,所以他几乎不想上船回去见他父亲。
而船长和船员们也很后悔让他上船,因他满嘴脏话,亵渎神明。接着风暴来临,虽然他们习惯暴风雨,但这艘船经过长途的赤道之行,已破旧不堪:当约翰纽顿费劲地在忙帮浦时,他意识到船若翻了,他将面临死神的召唤,这使他想起那位他曾藐视、拒绝的神,或许祂是存在的,那么他将面审判。
这使他忆起在他七岁即亡故的慈母,她是那样的虔诚;而他却成为好色之徒,虽然私心仰慕一位英伦女孩,但却霸王硬上弓强奸一个黑人女孩。往事一幕幕浮现心头,让他愧疚难安,迫使他不得不向神认罪。这场暴风雨过后,他们得幸免于难,他想或许神真的听了他的祷告,虽然他还是半信半疑。
接下来几天,他一直努力去思索神的问题。其他的船员在灾难一过,又嘻哈度日。他则一有空,就抱着圣经读,虽然没有牧师的教导及弟兄的扶持,但他心中的亮光却逐渐消除他的疑虑。不久,船停泊在爱尔兰港口,这时纽顿已完全相信耶稣为他的罪死在十架上。当时,他对信仰的了解还是很模糊,以为需苦待自己,才能减轻自己过去的罪孽。
在他的余生,纽顿一直纪念那个海上蒙恩得救的日子;他属灵的成长是缓慢、痛苦的,还好圣经的亮光、本身的经历、朋友的协助总是适时来到。
"灰狗号"船长,也是他父亲的朋友,指明要他当奴隶总管,因他是个有经验的水手,但他说先从副总管做起。同时他也获知他所爱慕的那位英伦女孩波丽名花尚未有主。
他下定决心要对主忠心,也对女友诚意。但他忘记,如同后来他所说的,他的职业是不太道德的。
在另外一艘他的新船"布朗罗"号船上,纽顿因着没有同伴的扶持,他忘了读经,祷告也怠惰,对神也没有那股热诚。等他到了非洲西岸,他又故态复萌,只差没那样咒骂人。这些奴隶被带上船,水手们就色迷迷地各挑一个黑女孩干那勾当,他也热血沸腾,决心动摇,欺身压在一个带锁链的半裸女奴身上。
自此他恣意行事,证明诱惑强过良心、女友或神。后来纽顿生一场热病,因平时纵欲过度,身体极为虚弱,他想这次死定了。在绝望之余,他想起当初蒙恩的喜乐,以及对神的誓言,如今他却再次践踏钉十架的耶稣,他想他是罪无可赦了。然后他又想到这位审判官也是仁慈的天父。
拖着奄奄一息的病体,他爬到岛上一个无人的角落,将自己交在神的手中,没有任何经文或亮光出现在他脑海,但他还能相信、仰望耶稣是救主,于是他心中有了平安,不到两天,他的病好了。
这是个转捩点,从此他不再堕落,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多么容易背乎神,但他也从此认真追求认识神。这艘船行经大西洋,沿途奴隶被卖到南卡罗来那(South
Carolina)等地,然后换装烟草及棉。停泊一处时,纽顿独自溜到树林祷告:"神啊,我对檷认识得不够完全,我的言行也不一致,我常靠着自己行事,我知道我以前是个大坏蛋,但我想要变好,求主帮助我。"
1754年5月,离他得救已有六年,此时他二十九岁,任职船长,来回不知载运了多少的黑奴去过暗无天日的生活;他试着让自己更富人性,却从未想过这行业不讨神喜悦,反以为这蛮好的,也是必须的。他说他若早知道这工作不道德,早就立刻放弃。他虽不太喜欢这类似狱卒的工作,但为了要养家糊口(太太是波丽),只好继续。那年春天他驶往印度,他的祷告有两个重点:一是离开这行业,二是认识神更深。
在印度西岸济慈市(St.Kitts)靠岸,有招待他们的晚宴,纽顿很受欢迎,一来他风趣健谈,二来他会作曲唱歌。在一次宴会中,他遇到一位不是运奴的船长,叫亚压山大古里(Alexander
Clunie)的苏格兰人,年约四十岁,开朗活跃,两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同时还发现彼此都是主内弟兄,于是避开晚宴的喧闹,相偕到后园深谈。
古里住在伦敦,是个成熟的基督徒,他开启纽顿的眼,让他明白圣经是一本有生命的书,使他了解神不是远在天边,需用畏惧之心服事,祂乃是一位可亲近的朋友,可促膝谈心。从此耶稣的名,成为纽顿悦耳的乐音,"领悟到祂长阔高深的爱,让我愿全心回应祂的爱,我要歌颂赞美祂。"纽顿毫无保留地降服在主前说:"我的神,檷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
回到伦敦一个星期,纽顿得了个急病,使他无法如期出海,不久他就在利物浦海关觅得一份好差事。在这儿他的信心突飞猛进,当一位名牧来此布道呼工人跟随主,纽顿就义无反顾地将余生奉献给主,纵然中间有些波折,在遇到古里后十年,他成为神职人员。
不久他又得到新的启示,他不仅要成为当代受爱戴的诗歌作家,还要成为能影响后世的作曲家。在读了卫斯理所写的单张后,他看到贩卖人口的罪恶,并深以他过往所行为耻。又过了好几年,禁止奴隶贩卖的主张才成为政治话题,但这运动一开始,纽顿就成为唯一深知其中恐怖真相的支持人士。
这抗争持续了二十五年之久,或许是天意吧,年迈的纽顿得以在瞑目前看到废止贩卖人口的法案通过,大西洋两岸从此不再有运奴船。返回目录
政治家变改革家作者:蒲乐克(John Pollock)
法国革命前,一个幽默风趣,长相丑陋的英国人,坐着马车在法国的路上奔驰,他旁边坐着一位身躯庞大、心智高尚的绅士。
他们当中较矮的叫威伯福士(William Wilberforce),他是个富有的政坛要角,虽然年仅二十五岁,却为他的首相好友,赢得约克郡的支持。
威伯福士的寡母及他的姐姐一直想去法国南部过冬,同时也希望他的表姐一起去。为了坐满车位,威伯福士必须再找一位,正巧遇到以前的老师以撒米聂尔(Isaac
Milner),当时在剑桥大学当导师,就相偕同行。
他不晓得米聂尔已成为基督徒。威伯福士小的时候,在父亲过世后,住在叔叔家,曾热切地跟随过耶稣一阵子,因叔叔婶婶是约翰纽顿(就是前面提过的那个浪子回头的诗歌作曲家)的朋友,他听过他的海员生涯,极为着迷,也极崇拜约翰纽顿。后来他妈妈担心他快变成"小教迷",就带他回去,冷却他宗教的狂热,使他仅维持在星期天上一次教堂。他比当代的年轻人多一点道德的持守,但他去的是"独神论"(Unitarian)派的教会(惟一不信神是三位一体的教派)。
在马车里,他们就谈起信仰,威伯福士提起他教派的信念,并且嘲笑纽顿的看法,米聂尔就向他解释福音派的真理,但威伯福士根本不感兴趣。
他们在法国没有停留多久,首相就来信要威伯福士回去协助他改革国会。这两个年轻人商量好再次同行,并向亲友们告辞,无意间威伯福士拣到一本贝丝表姐的书《灵性的长进(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Religion in the
Soul)》,他随便翻了几页,询问举聂尔的意见,米聂尔说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并抓住机会,劝他何不带着途中看。
这趟回程很戏剧化,在威伯福士抵达唐宁街十号,他已明白圣经的精髓,即耶稣是神的儿子,人类的救主,但他暂时把这些搁置一边,仍投入政治及社交圈子。
第二年夏天,他和米聂尔及其亲族一同度假,并经由瑞士返英,这次两个年轻人一起阅读、谈论新约,直到威伯福士确信除非悔改信靠耶稣,否则将永远灭亡。但福音派信徒倍受藐视,一旦他表明身分,将有损其政治生涯,为此他痛苦挣扎,人变得抑郁寡欢,并决定要退出政坛,做个神职人员。
回英后,他内心的交战与日俱增,到一个地步,他想若不找个人倾吐,他会崩溃。他悄悄拜访他童年崇拜的英雄纽顿,以免被他显赫的朋友发现。纽顿以他过来人的经验,耐心地倾听,并劝他继续留在岗位上,相信神要借此大大地使用他。
1785年12月,威伯福士从纽顿的寓所出来后,心情较感轻松,但直到次年的复活节,他才感受到得救的确据,畅饮救恩之泉。
这段蜕变的过程是艰辛、漫长的,也是威伯福士要长大成熟为真基督徒,所不可避免的。
他立刻开始在他的政治生涯服事神,为十八世纪的英国矫正时弊。不久,他就收到来自众议院一位福音派教徒的信件,他名叫查理士(Charles
Middleton),是一位海军将领。在美国独立之前,曾服务于西印度,在那儿他看到来自非洲的黑奴做苦役,现在他力促威伯辐士在国会发起运动,停止奴隶贩卖。
几乎所有英国人都认为引进奴工是经济上的必须。在国会里,支持奴工的势力极为庞大,反对的声浪,比如约翰卫斯理等人,可谓寡不敌众。
威伯福士旅行到查理士所住的肯特郡,这时他与其家人认识,知道查理士太太是个艺术家,且热心慈善事业,欲唤起社会良心。他们带他去见一位教区长,他以前是个医生兼牧师,曾在西印度因抗议那些奴工遭虐待而被逐出教区。同时威伯福士也遇到一位重获自由的黑仆。
查理士是从一个住在伦敦的年轻传教士班杰明(Benjamin La
Trobe)处,得知许多奴工的事。威伯福士也去拜访他,逐渐认清贩卖奴隶的真相,而且纽顿也一再提到在他成为基督徒后,仍操旧业,实因没有人提到贩奴是个罪恶,所以他敦促威伯福士能出来说话。威伯福士担心他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能力与信心,能独排众议,对抗舆论,他踌躇不前,直到一天晚上,他在烛光下埋首大堆卷宗,才发现黑奴的死亡率是这样高"从那刻起,我惊觉到这邪恶是如此穷凶极恶,我一定得设法阻止,即使会有什么状况发生,也豁出去了"。
不久他发现,他欲图振兴英国道德之举,有如惹动蜂巢,而且他并不强壮的身体,也因着推动的工作而疲惫不堪。首相又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调查奴隶贩卖的实情,更增加了威伯福士的负担,到1788年2月,他整个人累垮了,以致他的政敌因着他死期将近,而准备补选。
医生给他吃鸦片(那时认为是一般药品),挽回他一条命;但他在复原期间,却进入属灵的黑暗期(或许是药物的副作用),他向神哭诉:"赐给我安息、宁静,要不然就接我回天家。"
他深为摆在面前的争战恐惧不安:"主啊,赐下檷的恩典,让我倚靠檷,不致落入忧惧的陷阱,坚信若没檷的允许,灾祸不致临到我。"恐惧仍然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他,但终究他经历到神大能的保守,威伯福士慢慢地恢复内心的镇静,和奋战到底的决心。
肉体虽软弱,灵里却刚强,因着对圣经的执着和热爱,威伯福士回到众议院。1789年5月11日,他以三小时半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演讲,要求议会通过禁贩黑奴的条例,却遭到反对。从此国会开始长达十八年的抗争,一位反对党曾这么抱怨来形容威伯福士:"他有着不屈不挠的热心,与越挫越勇的决心。"
他依然保有幽默感和魅力,他爱他的敌人,却不忘提醒他们的罪恶。这段痛苦漫长的年岁,每一次小小的成功或失败,都再次让他尝到主爱的滋味。一直到1807年2月,终于众议院以过半数通过禁贩黑奴条例,几乎所有的与会议员,都站起来为他喝彩欢呼。这时,他低着头,坐在那儿,泪水从他双颊滑落。就在那一天晚上,他不仅拯救了黑奴,他也成为西方道德的领导者。返回目录
忠心的果效 作者:诺曼贾斯勒(Norman Geisler)
从九岁开始,爸妈还在睡觉时,我就出门上主日学。那时,我还不是基督徒,但我起床刷洗、换好衣服,就搭主日学校车到教会,因那些伯伯叔叔们忠心地挨家挨户接送会友。
在这个小教会,有三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一、弟兄姐妹们很忠心,他们没有一个主日忘记来邀请我去,在我成为基督徒以前,我上了四百次的主日学,而且我在主日学里常常不乖,欺负其他孩子,揉纸团丢人,是个麻烦人物。
二、这些基督徒总是笑脸迎人,和蔼可亲。
三、这些快乐、忠心的人,真正地关心我。
这些事情令我感动,在八年规律的主日学教育下,当我十七岁,终于成为基督徒。返回目录
仆人的角色 作者:华德(Larry Ward)
我并没有夸大其词,我真的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词是:仆人。
我们的主就是最佳榜样,他以仆人的样式来到人间(腓二7)。假如耶稣都不以服事人为耻,我们又岂能自以为高人一等?
服事是圣经裹重要的观念--"仆人"及"服事"这字眼,出现有五百次之多。当我们走近人生的尽头,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因为在一生中只有对他人的服事,才是最有意义。
我所认识最伟大的仆人之一,就是我母亲,她的-生都在为他人着想,她的直觉反应就是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因着她的身教,我们有了服务的人生观,她把每一位朋友都看作可帮助的对象。
我母亲在息劳归主之前,在病榻躺了十一天,在这段日子我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床前。并回想以前,她是怎样地信靠耶稣。她是个极内向害羞的人,几乎不敢站在人前公开地讲话,我还记得牧师要她在主日学的开训礼拜讲几句话,她紧张得发抖,我看了都为她难过。虽然如此,在她离世前,她的病榻围满了许多人,都说相同的话--"你的母亲是我所见过最好的基督徒"。
一位女士说:"我一有问题,就会找她谈,有时候在清晨三、四点打扰她,她也不以为忤,仔细地聆听、辅导我,且在电话裹为我祷告。"
有一对夫妇说:"因着你的母亲,我们才会信主。她来我们家拜访,邀请我们上教会,其实我们并不太在意教会,只是盛情难却。星期日我们去到教会,我们觉得很陌生,不知该往那儿去,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带我们的小孩去主日学小朋友教室,我们觉得很温暖,后来我们就常去,认识许多朋友,不久就归主,这都是你母亲的功劳。"
我望着亲爱的母亲,她虽是这样内向害羞,神却使用她关心人、服事人的恩赐,引人归主。
有句老格言:"若蒙召做宣教士,那比当君王还尊贵。"我喜欢用"仆人"来代替"宣教士",事实上,一个好的国王或领袖,是一个懂得服务他人的人。
诗篇中,大卫一再提到他是仆人,比如说,在第二十七篇9节,他恳求"不要在怒中赶逐仆人。"在诗篇第三十一篇他呼求:"求檷使檷的脸光照仆人。"大卫是个君王,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乃是神的仆人。
若我们常想到自己是仆人的身分,就会关心别人的需要,而求问神,该怎样帮助他。如此就是神的仆人的真义。返回目录
有仆人之心的伟人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凯末汤森(Cameron Townsend)创立了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他也是那儿的总负责人,里头有五千名员工从事六百种文字的翻译工作。从他身上我看到仆人的形象。
凯末叔叔在信后都会签上几个小字"为基督之故做您的仆人",他可算是在拉丁美洲,特别是在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危地马拉,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达二十年之久。他每到一个国家,总统都会设宴款待,而他却是我所见过最谦卑的人。
为了写他的传记,我和太太访问了数十位和他熟识的人,下面的事件是史蒂芬休斯(Hugh Steven)亲自告诉我的。
史蒂芬夫妇抵达威克里夫翻译会,曾风闻凯末叔叔的名声,但未曾目睹他本人。
有天晚上他们正在用餐,突然这位伟人出其不意地来到,他们很高兴地邀请他共进晚餐,你可想象女主人一定费神张罗,使事事周到。
笑谈之余,时间过得很快,他们突然想到晚上有个查经班,但眼见桌上杯盘狼藉,凯末叔叔立刻说:"你们快去,我来洗碗。"
史蒂芬夫妇连忙说:"不,不!那怎么可以,我们来洗,我们迟到一点就是了。"
凯末叔叔坚持地说:"你们赶快去,洗碗是件乐事。"
这对夫妇拗不过他,只好让他留在家裹洗碗。
史蒂芬后来说:"从他身上我真正看到跟随耶稣的榜样,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一点都没有那种大人物的官架子。" 返回目录
撒种者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我生长于奥扎克(Ozarks)的一个木屋,除了父母外,还有七个兄弟姊妹,我的教育是在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校度过,我九岁念中学,十三岁毕业,就去到阿肯色(Arkansas)念专科,那时我不是基督徒,根本对基督教是门外汉,而且常把圣经拿来嘲笑。
在专科学校,我是个问题学生,我常赌博,所以得了"黑杰克"的绰号,十四岁那年,我开设赌场,后来被警官查到,当然我也被勒令暂时休学。
回家后,有天早上我坐在自家店铺的廊前,和邻居少年闲聊,看到有辆旧车开来,走出两个穿着时髦的女士,一个自我介绍:"我是韩蒂塞,她是我的同伴海伦。我们是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来的宣教士,我们是来主领每个星期一晚上的青年晚会,但我们需征得学校董事长的允许,你可否引介我们认识这位先生?"
我和同伴暗暗偷笑,我指着对面(这儿只有一条街),在邮局廊前打盹的比尔叔叔,她们过去一会儿就回来,说比尔叔叔答应了,同时也来邀请我们参加,一个同伴开玩笑地推我一把:"我们会去的。"等她们走远,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去了,但是去捣蛋,增加她们的麻烦,但那些女士们很有耐心,还是每个星期一晚上来,而我们也按时去破坏。
最后,我们的花招也用光了,虽然我们自觉很乐,但我也很佩服她们的耐心,她们总是保持微笑。所以,有天晚上,我第-次安静坐着,听她究竟在讲什么。她说:"你能想象神成为人的样式,一个仆人,为我们的罪作挽回祭?"
当然,我是相当顽梗,这些我以前都听过,但韩蒂塞继续说:"或许你们当中有人以为自己够聪明,不需信靠耶稣。或自己够好,不需相信神。"她似乎看穿我的心,这就是我的问题--我常自以为什么都懂。
"但真正的问题,或许是你太过胆怯,以致不敢面对神若真的存在的事实。"她说。
我对这话题很感兴趣,但不知从何开始着手。并且,我不确定我是否真会去探讨基督教。我在亲友当中,抨击基督教是出了名的。韩蒂塞继续说:"你正自问该从何处着手,对吗?嗯,你不要急着为教义辩论。你可以求神指示你,耶稣真是圣经所说的那样吗?"
诗歌轻唱,讲员在邀请人决志,我左右张望,希望看到我的死党们,有人比我先举手,那么我也会这样照做,但没有人举手。
几星期后,我再回学校,第二度返乡时,我发现那两位女士没有再来我们这小地方。
第二年春天一个星期日晚上,一个讲员来到我们镇上,他要在我家客厅讲道,我妈妈负责邀请人来,刚好那周我回来,妈妈也要我待在家里听。聚会开始,我爬到楼梯顶坐在暗处听,我只是想取悦我妈才这么做。但我发现我很用心地在听,他讲的与那位女士讲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更强而有力:
"若你不接受耶稣,你会下地狱。"他大声地说。
虽然我曾犯法,但我却还自以为义,地狱是给坏蛋预备的,不是我。但他所讲的确实令我深思,他邀请人决志,我就走上前。
过了几天,那讲员对我说:"我相信神呼召你,有特别的使命,或许你可成为一个讲员。"
"喔,我想也是。"这些话竟脱口而出。
那个讲员安排机会让我上台操练,在接着的夏天,我就到不同的教会去讲道。
我要感激那两位使女的忠心撒种,以及这位旅行布道家,因着他们,才能成就今日的我。
几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本那两位女士不打算来奥扎克。海伦的心愿是去印度当宣教士,韩蒂塞原想去韩国,但韩战爆发没去成。后来她以军中职员的身份去到韩国,周间上班,周末就帮忙教会工作,八个月以后,她被允准为全职宣教士,但不久就病逝。
韩蒂塞成为全职宣教士还不到一个月,但在她等候的期间,她已经是个传道人。她并不晓得我成为基督徒,但我一生都感激她们在尚未去工场前,仍随时随地地忠心为神作见证(这段等候期对她们而言是无奈的,但却是成功的),若没有她们的撒种,哪有今日的我?返回目录
正确的态度带来丰收 作者:贺夫立(James C. Hefley)
很多时候,人们要煞费周章,才向人作见证,却不知他们平日无意间的态度,就可带出效果。
巴医生正在一个特别聚会中讲道,这教会的牧师娘,身怀六甲随时都会临盆,有天晚上,牧师没出现,巴医生揣测,大概送太太去医院了。
那天晚上牧师回来和巴医生碰头,但并没有所期待的欣喜之情,反之,他近乎崩溃地说:"我们有了个蒙古症的孩子,我太太尚不知情,但我必须告诉她。"
巴医生轻声的安慰:"我的朋友,神必定有祂的美意,祂给你们一个孩子去爱,当你跟你太太讲时,告诉她神必借着这蒙古症孩子赐福给她,并向她保证神的爱及祂为你们一生的计划。"
这牧师,重新振作一番,就照着巴医生所建议地拿起了电话筒。
他们不晓得接线生也在听,她原先颇怀疑基督教,但她听到这对牧师夫妇感人的对话,不禁惊异他们的信心,竟相信这蒙古症孩子会带来福分。
这接线生就和医院很多职员谈起这件事。第二个主日,七十位护士来参加这个牧师的教会,且有二十多位决志信耶稣。返回目录
虔诚父母的影响 作者:巴理思基与贺夫立
乔治和兰妮抚养十个孩子,有六个当宣教士,其余四个也积极支持海外圣工。问及长子雷弗,究竟他的父母是怎样影响他们,他说:
"我父亲只有四年级的教育程度,但他和母亲同心合意要建立个基督教家庭。"
"首先,母亲在我们未出世前,就为我们祷告。"
"其次,我家每天都有祷告时间,大家围坐一圈。虽然我们不是每次都很乐意参加,但这多少对我们的信仰有益。"
"第三,虽然爸爸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爱他,但他也不是可以让我们勾肩搭背的那型,他是父亲,一家之主,他是最高的裁决者。"
"第四,爸妈对我们很公平,除非我们劣行重大,我们是不会受罚;但若真的该打,也逃不掉。"
"第五,爸妈是虔诚的信徒,每年他们都会对宣教工作认捐,虽然他们还不晓得钱要从那儿来。"
"第六,他们从未强迫我们当传道人,他们只告诉我们要寻求神的带领。当然,若我们当中有人当宣教士,他们很高兴,因为觉得这是无比的光荣。我们也常接待外来的宣教士到我们家。"
"第七,爸妈他们言行一致,他们是我们的好榜样。或许最重要的是--他们爱我们。"返回目录
两个女人,一位救主 作者:包乐(Luis Palau)
1971年11月的一个晚上,我在秘鲁的利玛(Lima)省最大的都市中讲道。人群中有一位女游击队员,她杀了不少警察和市民。当晚她听到了神的话,就在第二天日出以前,她跪在床前,虽然只懂得一点点圣经,她还是接受了主耶稣作她的救主。
那女人的生命完全被基督所改变。现在她正照顾近两千位穷苦的孩子,给他们一顿丰盛的早餐。她也在秘鲁的贫民窟中为他们设立了学校以及教会。
我也认识一个大不列颠群岛中最富有的女人,她曾对秘术及死亡充满了恐惧。但现在她却过-个平安自由,远离恐惧的生活--这是因为她对基督的信仰和信靠。她现在带领了很多人归向主。
无论是在拉丁美洲最卑下的贫民窟,或是大不列颠的上流社会,人们都经历到了永远的生命--对未来的应许以及对今天的盼望。返回目录
基督徒--自由的领袖 作者:罗伯舒勒(Robert Schuler)
我之所以成为基督徒是当我明白必须下个决定,接受或拒绝耶稣基督的时候。那时
我才明白,单是作为家中的一员并不使我成为基督徒,而且出生后受洗加入教会,
也不使我成为基督徒。我必须做一个个人的抉择,没有他人能够代劳。
在这个决策的过程中,我大概经历了生平第一次的领袖行动。很快地我便发现,成
为基督徒是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的领袖,而不是胆怯跟班的奇妙方法。
成为基督徒,使人有独立的身分。接受基督的此时此地,我成为一个人,不再是傀儡。
当我成为基督徒时,真正有了蒙受恩典的经历--虽然我的不完美和过犯都明显出来,
却仍然获得了完全的接纳。接纳我的是完美无缺的那一位--耶稣基督,神在人间的
代表。
当我经历到自己被我所敬畏而且景仰的那一位所真实地、诚意地、慈爱地接纳时,
我也经历到自尊和自重在内心油然而生,同时,也开始稍稍体会到亚当堕落之前的
那种健全的情感和心灵状态。说来好像是互相矛盾,我重新拾回失去的自尊,同时,
也学到了真正的谦卑。
我不再需要戴着面具,玩弄手段,或拄着文化的拐杖,来努力地支撑着那歪歪倒倒
且脆弱不堪的自我。相反的,因着与神建立了奇妙的新关系,祂成了我的源头,我
的人性尊严充充足足、真真实实地得到满足。
与神已然和好,现在我知道自己有头有脸,我觉悟到自己有行事的能力。自重产生
了正面性的想法:"我是谁"决定了"我能做什么"。成为基督徒以后,我第一次确确
实实地晓得,基督加力量给我,使我凡事都能(腓四13)。因此,我成了领袖,因
为领袖不就是一个有权力、也有责任,在特定环境下,审视所有可能性的人吗?
成为基督徒的意思是我必须从人群中区别出来。保罗引用以赛亚书第五十二章11节
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林后六17)。这
话可以看为是呼召,要我们成为积极、有启示性的领袖做黑暗世界里的一盏明灯。
基督徒不能躲躲藏藏,乃是世上的光,放在山顶上(参太五l4-16)。
身为基督徒,我走的乃是一条新路。不再看自己只是块擦鞋垫,让世俗替我做决定。
我不只是社区里的一分子,我还是位独立、自主、有思想、会祷告、愿意探索心灵
的人。在如此的过程中,我的性格孕育出正直的特质。
现在我可以自己下决定。不受操纵,也不向恐吓妥协。我是个独一无二,能在神的
引导下自己做选择、下决定的人。这就是领袖的能力。只有当我知道自己有价值,
是和愿意扶持我的至高无上的神相连结、有密切关系的时候,这事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成了基督徒,我就拥有了领袖的自由。
总而言之,成为基督徒意味着成为一位有决断力的,能独立做选择的人;也就是成
为一位领袖,获得真正的自由。返回目录
完美的错误 作者:佚名
出处:《读者》第十八期(2002年九月)
1945年,我的外祖父是一名木匠。有一天,他正在赶着做一批板条箱,那是教堂用来装衣服运到中国去救助孤儿的。干完活回家的路上,外祖父伸手到他的衬衫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眼镜不见了。他在脑子里把他这一天做过的事情重放了一遍,然后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眼镜从他衬衫的口袋里滑了出去,掉进了其中一只他正在钉钉子的板条箱里。他崭新的眼镜就这样飘洋过海去了中国。
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外祖父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而那副眼镜,是那天早上他刚花了20美元买来的。他为要重新买一副眼镜烦恼不堪。“这不公平”,在沮丧的回家途中,他嘀咕道,“神啊,我一向对你忠诚,把我的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你,可是现在,你看”
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那所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度假。在一个星期天,他来到外祖父所在的这所芝加哥的小教堂,他一开始热诚地感谢了那些援助过孤儿的人们,“但最重要的是”,他说,“我必须感谢去年你们送给我的那副眼镜。大家知道,日本人扫荡了孤儿院,毁坏了所有的东西,包括我的眼镜。我当时已经绝望了。就算我有钱,在当时也没有办法重新配一副眼镜。由于眼睛看不清楚,我开始天天头痛,我和我的同事天天祈祷着能由一副眼镜出现。然后你们的箱子就运到了。当我的同事打开箱盖时,他们发现一副眼镜躺在那些衣服上。”
院长停顿了许久,好让自己的话音降低一些。然后,带着众人的悬念,他继续道:“各位乡亲,当我带上那副眼镜,我发现它就象是为我度身定做的一样!我的世界顿时清晰,头也不痛了。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做了这一切!”
人们听着,纷纷为这副奇迹般的眼镜而欢呼。但是他们也在想,这位院长肯定是搞错了,我们可没有送过他眼镜啊。在当初的援助物资目录上,没有眼镜这一项。
只有一个人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他静静地站在后排,眼泪流到了脸上。在所有的人当中,只有这个平凡的木匠知道,神是以怎样一种不普通的方式创造了奇迹。返回目录
重生的女儿 作者:柯芭蕊
出处:爱家杂志
成长的岁月是苦涩的,当儿女不幸发生挫折,请勇敢地陪伴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光。
和风六月。翻开我们的社区报纸,处处可见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轻面孔。他们都是今年在学术、运动及社区服务各方面表现优异的本地高中毕业生。除了刊登照片,另有短文介绍并表彰他们的杰出成就。当我既欢欣又怀着些许沉重的心情读着这些报导时,总算在生活的不如意中看到了希望。虽然此刻的我,仍为正处青春期的宝贝女儿感到悲哀。我一心想到刻划一幅女儿的完美画像,偏偏事与愿违,在现实生活中,她重重地摔了一跤。
恶梦伊始
"聪明、漂亮、有朝气,是个可人儿,就快做到了,可惜输在终点线上。”我不无遗憾地想。
刚开始,女儿有些叛逆,想成为嬉皮,在教堂后面偷抽第一根烟,初中时试尝第一口啤酒。我极其不愿接受,心里想,她一定是别人家的女儿。这事绝不可能发生在我家,更不会在我们教会。然而,事实却是如此。
我们所担心的事,终于在去年早春的一个午后不幸得到证实。记得那天是那个季节里不常有的暖春,雨水在阳光中闪耀着,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女儿好朋友的母亲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我发现她的脸上布满忧愁,她说话速度快到令她舌头打结。她说,"这些女孩子又跷课了,我想她们是太亢奋了,你女儿拒绝作药物测试。
”回头一看,女儿正绷着一张脸,站在厨房洗碗槽边,喝下一大杯水,好像这样做,就可以湮灭她嗑药的证据。她死也不承认所有对她的指证。"谁怕谁,现在就马上作测试吧!”看她说的自信满满,像是我们冤枉了她似的。
一连几个月,我们不断地观察她,也注意到一些征兆:叛逆的态度、退步的成绩、没有理由的旷课、打神秘电话、结交新朋友、远离教会一起长大的老朋友。有时候,我们不禁想像最糟的情况,可是有时又心存侥幸,希望情况不会那么糟。
根据国家药物滥用管制局的研究调查,百分之八十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喝过酒。高达五百一十万年龄介于十二到二十岁的美国人更是重度酗酒者。数据既如此真实,何以我们会认为酗酒、嗑药这些事不会发生在我们家?
风暴来临
一旦东窗事发,这些女孩们就选择逃家。我们的女儿就曾离家跑到外州,十天后才回来。一份药物与酒精的检验报告证明她是在成瘾的初期阶段。我们只好把对她的期望与计划暂时搁置,因为眼前我们将有一场狂风暴雨般的仗要打。想到这,我不寒而栗。我为女儿感到忧心,因为一旦对酒精与药物上了瘾,将让她活在痛苦的牢笼里达数年之久,那几乎是她所有的少女时光。
从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的"为什么是我”,我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我了解到一定要在信心和惧怕中作出一个决择。我想像自己是少年大卫,捡拾溪中的五颗石子作为武器,勇敢无惧地面对歌利亚巨人,完完全全交托仰望神,不用一兵一卒击退强敌。我因而得着信心与力量,平安度过风暴。下面五项就是我的利器。
1、接受事实
首先我们要对抗的是"拒绝接受”。不要以为孩子不会嗑药、酗酒,我们必须面对事实,不要被"孩子就是孩子”的信条蒙蔽了。调查报告显示,经由遗传,更容易使人药物成瘾。另外,根据国家药物滥用及酒精中毒管制局的研究调查,十五岁以前就开始喝酒的人长大后酗酒的人数是廿一岁以后才喝酒的四倍之多。
2、不绝的爱
圣经上说,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事情发生后,我们对女儿作了正确的回应:"我们爱你,我们也关心你,但我们不能容忍你的行为。”当我们深知,神爱我们的孩子甚至超过我们自己所能给的,我们就大大的得着安慰。不论结果如何,神都与我们同在。
3、殷切祷告
我诚心诚意跪在沉睡的女儿床边,祈求神赐给她平安与释放她的心灵。有几天我无法祷告,失落与绝望的感觉不断盘踞心头。我打电话给青年组牧师、教会的祷告会,同时也请朋友及亲人代祷。
4、寻求支助
学校老师、谘询辅导员、家庭医师、警察局、法院和烟毒勒戒所都可提供支援。我们问问题、倾听、祷告,以求慎思明辨的能力。
5、承受结果
华盛顿州提供一个青年危机请愿会,允许父母可要求法官参与诉讼过程。没多久,一位法官告诉我们,女儿可以有两个选择:接受治疗或坐牢。我们让女儿承担了她自己行为的后果,使她在监狱里呆了一段时日。法院的一项禁令是隔离她那些当初唆使她叛逆的朋友。我们也让她明白,假如她再做任何不法之事,她还会继续被抓而失去自由。我们巴望她藉着经历重重的痛苦而不再做出任何不堪的行为。
重见阳光
艰苦的复原工作开始了。她决心戒毒,参加勒戒所的课程,放弃了高中的课业、足球队与舞会等活动。这真是一条难走的路,我一路陪着她,感受她的苦楚。她现在有了工作,并在大学修课,更令人安慰的,她已能保持理智,不再沾酒。
我把报纸摺好,凝视窗外。回想那日女儿真诚的祷告,她求神加添力量和勇气给她,陪她共同打这一场仗。
凋零的水仙随风而逝,代之而起的是青春美丽、含苞待放的玫瑰,重生的美与喜悦让我感动莫名;虽然失望和痛苦仍挥之不去,一幅崭新的画像已然展现在我面前。一样是蓬头乱发和一脸淘气的笑容,但现在的她,眼眸闪耀着自信与希望的光芒。
《It would never happen to us.》 ,谢美琴译。Used by Permission from Focus on the Family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