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追求完美 尽管利德尔在田径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名扬全国,但他依然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爱丁堡大学学报杂志《大学生》1923年12月号写道: “凡是具备埃里克式的非凡才能者,99人中有99人都会变得无比傲慢,令人难以忍受,可是我们这一位却是例外的第100人。他不喜 欢别人赞扬,竭力避免公众的注目,尽管这些他都当之无愧。”田径场上的一位队友曾问过他,如何能抵御自以为是、自我吹嘘的诱惑,他的回答言简意赅,保持本色:“我通过祷告上帝做到这点。” 利德尔既不在乎名声,又不图博得掌声,那么,驱使他去争取胜利、去忍受疲劳的极限、甚至超越这种局限的惊人的动力源泉究竟是什么呢?有人曾就此问过他,为何他常常能耗尽全力,在最后时刻扭转乾坤,转败为胜?他的回答是:“事实是,我不喜欢被打败。” 看来,他甚至不愿被公共汽车打败!有一次在爱丁堡,他和一群田径队友外出训练,一辆公共汽车驶近并响起了喇叭声,这对跑步选手无异于一次比试身手的挑战。然而只有利德尔有精力、有决心与之一搏,他在后面追赶着,终于在临近小山坡顶上时跑到了公共汽车的前面。“我就是不愿被击败。”当朋友们最后赶上他时,他气喘吁吁地对他们说。 然而,在埃里克·利德尔内心还有一股更大的动力,激励他不断进取。无论着手做什么,他都力求完美;无论与公共汽车争速、竞争奥运会金牌,还是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T.T.弗奇尼牧师是天 津救济院教堂的神父,利德尔曾在该教堂做过礼拜,并于30年代在该教堂举行婚礼。他在利德尔去世后曾说:“埃里克无论做何事,务必做好。他有追求完美的癖好。我常常感到十分惊讶,作为全世界的飞毛腿之一,他讲话和做事却慢得出奇。这是因为,做事稍有差错,他都会抱憾不已。” “每当我想起埃里克,一幅真实反映我和他共同生活的图景就出现在脑海里。”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早期,在天津和利德尔同住一幢公寓的乔治·多林博士在文章中写道:“他走进我的房间,他的蓝眼睛显得特别明亮,仿佛刚刚发现了什么新的秘密,手里拿着一本《新约全书》。‘瞧,乔治,’他喊道 ,并指给我看这行文字:你们要完全。‘上帝如此说,祂也如此要求我们,’埃里克说,‘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埃里克做到了这点。他以此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每当他觉得没有达到完美的生活准则——每天早晨他都要面对上帝,用这一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每当他未能按耶稣的要求力臻完美,他就会有负罪感,于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 埃里克·利德尔在跑道上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努力追求完美,不打丝毫折扣,以此为上帝增添荣耀。这当然不是说,利德尔的信条就是为了取胜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赛跑使他精神振奋,他渴望胜利,希望证明自己是参赛项目中的最佳人选,但他从不追求个人荣誉,也从不为自己非凡的田径才能而沾沾自喜。他争胜的动机高尚,不掺一分杂念。一位友人曾问他,是否为自己的获胜而祷告,他的回答独具个性:“不,我从不为自己赢得胜利而祷告。自然,我为运动会的成功祷告,其中也包括为上帝增添荣耀。” 利德尔的信仰基本上属于原教旨主义:他相信,耶稣之钉死于十字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确信《圣经》是上帝教诲的记录,他相信服从上帝,以上帝的意愿作为个人的意愿是教徒生活得以成功的必备条件。A.P.卡林说他“在思维、判断、行为、言语上处处遵循上帝的意旨,其虔诚的程度无人能超越,也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服从上帝的意志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精神认知和内心感悟……我们必需把自己坦陈在祂面前,正视自己。人生最勇敢的时刻就是毫不畏缩、毫不抱怨、公正而客观地正视自己的时刻。没有实际行动的自我反省是无益而有害的。对自己所见所闻该如何行事呢?正确的行动就是献身于上帝。”利德尔在1942年所写《基督信徒指南》一书中如是说。 卡林经常听他说到“无私奉献”一词。他脑中念念不忘的就是,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必须全然听从上帝的支配。 “他把全部心智和精力都用来实现这一理想。他面临的困难绝不比我们少。大家切勿以为,他面前就没有诱惑,正如我们大家一样,他也面对着慵懒、软弱、退缩等等的诱惑。但他不懈地学习,定期参加奉献活动,坚持忏悔,坚持祷告,清晨早起,并用一二小时集中精力领悟耶稣教导的和《圣经》传达的上帝意旨,所以他能排除诱惑奋力前进。 清晨与上帝的交流是利德尔言行一致、精神力量的源泉。在他的余生中,日日坚持不辍。30年代后期,在利德尔担任福音传教士的华北教区医院当外科医生的肯尼思·麦柯尔回忆当时清晨他们一起默祷的情况。“那清晨的‘静谧时光’成了我们质疑解惑的时间,”麦柯尔解释道,“我们总是静坐1小时左右,倾听上帝的教诲并和祂交谈。万籁俱寂,我们俩常常相视而笑,仿佛在分享内心的愉悦。” “他究竟有何秘密?当时我曾就此向他提问,”日寇在华拘留营的一位被拘者后来写道,利德尔在此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但我实际上已有所了解,因为我丈夫和他同拘一室,并参与了他的秘密。每天早晨6时左右,他就从双层床的上铺起身了,悄悄地爬过依然熟 睡的室友身子,然后和我丈夫两人,紧挨着坐在一张中国式小桌子旁边,油灯亮光恰好能照亮桌上的《圣经》和笔记本。窗帘还紧紧地拉着,不让油灯光外泄,以免巡逻的哨兵误认为有人企图逃跑。他俩悄悄地诵读着,做着祷告,思考着这一天的职责,并记下要做的事情。 “埃里克常作祈祷,并不限于固定时间,当然,他也不会错过当时情况下能够安排的祷告会或圣餐仪式。他时时刻刻都在和上帝交流,而且全然出于本能,就像一个上教会学校学习内心忏悔方法的学生能做的那样。” 利德尔似曾受过1918年由美国传教士弗兰克·布奇曼(后卷入更具政治性质的“道德重整运动”)发起的“道德整治运动”的影响,这一运动在20—30年代十分活跃。该运动的成员必须承认并忏悔其 罪行,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并公开宣布接受基督的信仰。构成其信仰的四项必备的道德因素是诚实、纯洁、无私和博爱。 尽管没有具体证据能证明利德尔就是该运动的成员,但他确实参加过该运动组织的许多会议及宗教聚会,并在1932年对它发表了赞颂备至的讲话。 “该运动给我个人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力量,一种不思自来的告诫力量,使我更愿意把我内心深处的思想向上帝倾诉。在我待在该国期间,我从来未见过比‘道德整治运动’成员更生气蓬勃,把上帝的精神体现得更清楚明白的人。” 利德尔在精神上从来不自以为高人一等;他不把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对不能达到他高标准要求的人,也从不指责。他的一位好友写道,“在我记忆中,我从未听到埃里克说过别人不好的话。相反,对那些被认为无可救药的人,我却常常听到他指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常说:‘你们说的都对,可我们依然能把他造就成了不起的基督徒’。” 利德尔最喜欢的圣经节录之一,即保罗在给科林斯人第一封信中对爱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爱和同情的实质,这比僵化的神学教条要优越得多。卡林写道:“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事,就在于体现上帝的爱;就像真正的教徒生活中,爱是至高无上的需要一样。”他在天津时,不止一次给予乔治·多林和其他两位同住一寓的友人这种上帝的爱。多林说道:“我们三人距埃里克自我要求的标准相差甚大,但他始终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我知道,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信赖埃里克。 没有什么能吓倒他。他的爱真诚伟大,无所畏惧——犹如上帝的爱。” 他那平和的微笑,那双闪光的蓝眼睛以及从容的幽默感,能化解任何争执,能平息任何宗教看法上的争吵和差异。 玛丽·汉密尔顿还能记得利德尔在爱丁堡莫宁塞得教堂(现为埃里克·利德尔中心)青年救济会当干事时的情况。她至今还珍藏着下面这张请柬,上面写着:
晚会上有一项叫做“钓鱼”的游戏——这是一根细绳子加上一只弯曲的钉子,用来钓装有三明治和圆面包的小袋子。埃里克“钓”着了一个,但他悄悄地吹开包装袋,把食物重新装了进去。他自以为没有人看见这一切,直到下一次聚会,玛丽揭穿了这个小花招。“哪儿有埃里克在,哪儿就有笑声。”她回忆道,“他总给人一种文雅而可爱的幽默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