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尔小传
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
第一章 五岁时向神许愿
第二章 奉献的心意坚定不移
第三章 迈尔与慕迪同工
第四章 在列斯特的日子
第五章 开西聚会供应生命
第六章 在伦敦的日子
第七章 应邀请到美国
第八章 有属灵人的品格
第九章 有不断扶掖后进
第十章 与宾路易师母同工
第十一章 差传使命与文字工作
第十二章 末了的日子
前言
迈尔(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这位神所大用的仆人,虽然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援引他的经历,他却用种种的理由,数度拒绝撰写自己的生平。迈尔还留下明确的指示,在他逝世时,他的日记必须被销毁,不得被人阅读。这个遗愿在迈尔逝世时,被其遗嘱执行人确实地执行。
然而,就在迈尔逝世前数天,迈尔自动地表示,他生平的简史可以被写下。而为了要撰写简史,的确也有足够的资料被保存下来。当然,要落笔写一些关于迈尔的回忆录,写作的人必须是一个对迈尔的生平有深入了解的长期同工。所以,在迈尔家人的同意下,并获得迈尔遗嘱执行人的认可,迈尔的多年同工费乐顿(W.Y.Fullerton),写出了《迈尔传》(F.B.Meyer:A
Biography)。
感谢主,英国另一位传记作家史特里特(M.Jennie Street),也著作了一本《迈尔的生平和事工》(F.B.Meyer:His Life and
Work),特别把迈尔从神所领受的信息,和在灵程里的经历,与众信徒分享。
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本关于迈尔的中文传略可以提供华人信徒阅读。一百多年来,许多在中国的信徒早已知道,在西方,有一位名叫迈尔的属灵伟人,他既有深刻的属灵经历,彰显了基督的品格和美德,同时他的著作丰盈,多达七十本。而在迈尔的生前,他的书籍也已经售出五百万册。
迈尔既被世界各地的许多信徒公认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编者于是根据各方面搜集到的资料,写成《迈尔小传》。读者们不难看出,迈尔确实为主付出代价,是一个真正认识主的人。读完迈尔的生平,读者们会发现,迈尔成为神大用的器皿,绝不是偶然的。
第一章 五岁时向神许愿
迈尔的祖先来自德国。
迈尔的曾祖父约翰·迈尔(John Sebastian Meyer)于十八世纪初叶从德国的窝温斯(Worms)移居到英国的京城伦敦。约翰·迈尔是一个炼糖厂的东主,他的儿子乔治·迈尔(George
Meyer)任职于伦敦的一间商店。乔治·迈尔则生下弗列立克·迈尔(Frederick Meyer)--本书主角的父亲。
弗列立克·迈尔是一个商人,年轻时就对主有追求,这时候他们一家已住在英格兰的爱丁堡(Edinburgh),弗列立克常到该地的查洛特教堂(Charlotte
Chapel)聚会。弗列立克·迈尔娶了亨利·史杜尔特(Henry Sturt)的女儿为妻。
在史特里特撰写的《迈尔的生平和事工》这本书里面,对迈尔的家族作了详细的陈述。史特里特指出,迈尔的外祖母安妮·史杜尔特(Ann Sturt),是位虔诚的贵格会(Quaker)信徒,所以迈尔具有先祖的贵格会信徒的单纯和敬虔。
迈尔于一八四七年四月八日生于伦敦。他们一家人住在克立凡 (Clapham Common)广场,在布伦斯贝里教堂(Bloomsbury Chapel)做礼拜。那时在该教堂任牧师的,是当年英国甚富威望的威廉·布鲁克博士(Dr.William
Brock)。
迈尔的母亲,对于独生子迈尔的灵性生活非常重视,从小就教迈尔读圣经,一到主日上午,例必全家到教堂做礼拜,晚间全家有家庭聚会。迈尔从孩童起,就每日祷告,与神有面对面的交通。
迈尔五岁时,有一晚在主日晚间的家庭聚会中祷告,在他例常的祷告上,加上一句向神的许愿:"让你的圣灵在我里面作工,使我的心正直良善,正像耶稣基督一样。"不要以为这个许愿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一时的兴奋,或者一时的灵感。迈尔自从那一主日晚上这样祷告之后,他是每晚做着同样的祷告,一直到他逝世为止。
迈尔年龄还小的时候,是他母亲在家里亲自教他识字,稍为长大后,就被父母送到小学读书。
一八五五年,当迈尔八岁时,他们举家搬到英国南部的城市布来顿(Brighton),迈尔的父母送他到布来顿(Brighton College)学校就读。
在布来顿时,迈尔常随父母去听罗伯逊(George Wade Robinson)讲道。罗伯逊既是传道人,又是举世闻名的诗人。罗伯逊的信息和他的诗歌互相呼应,在迈尔幼年的心灵中引起了震荡。有人研究迈尔的历史时做出推断,罗伯逊的那首《我是属他,他属我》(I
am His ,and He is Mine),一百多年来非但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当迈尔还是孩童时,也感动了迈尔的心。并且是这首圣诗使迈尔的心溶化,引领他归向了基督,得着重生。
现在记下《我是属他,他是属我》
一、 主永远的爱爱我,
这爱藉恩我深知,
圣灵从上正轻语,
为将此爱来指示。
哦,这丰满的平安!
哦,这神圣的欢乐!
二、 头上之天何蔚蓝,
四周之地也青绿;
有一景色更鲜艳,
无主之目从未睹。
鸟鸣声音更可悦,
花美使我更快活;
自从我心能领略,
我是属他,他属我。
三、 有事曾使我惊恐,
今不再扰我安息;
靠在永久膀臂中,
枕在爱的胸怀里。
哦,愿永远卧于此,
忧愁、自己全逃脱;
当他柔声地指示,
我是属他,他属我。
四、 我是永远只属他,
谁能使他与我分?
他在我心来安家,
有福安息满我心。
天地可以都废去,
日月也可全衰落;
但主与我永同居,
我是属他,他属我。
本来迈尔随父母住在布来顿,生活舒适,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谁料到好景不长,他父亲弗列立克因生意失败,不得不离开布来顿的宽敞房子,到伦敦投靠亲戚乔治·格拉斯顿(George
Gladstone)。他父亲弗列立克是个正直诚实的人,虽然生意失败了,仍变卖所有的来偿还债务,只留下少许的钱来要维持一家的生计。迈尔眼看家境从富裕转为艰苦困难,但这剧变并没有使他灰心丧志,反而锻炼了他坚强的品格。
不久,他父亲在伦敦的斯特立汉(Streatham)找到了一间房子,全家就不再寄宿在亲戚家里;迈尔也到新居附近的丹麦山(Denmark Hill)的一间学校读书。
在主日晚上,迈尔常在家庭聚会中操练讲道。曾有一次,迈尔才说了几句话,家中就有一个女佣人受感动接受了基督。
迈尔十六岁时就有主的呼召,要他终身事奉神,要他作见证、传福音。当迈尔将他献身的心愿告诉父亲时,他父亲带他去见威廉·布鲁克牧师。布鲁克牧师要迈尔讲一篇道给他听,本来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要讲一篇道是很不容易的,但迈尔竟然通过了这次的应试。
第二章 奉献的心意坚定不移
迈尔自小就向神许愿,要终身传道事奉神,这个献身的心意,坚定不移。有一个主日早上,当迈尔做完礼拜,走出布伦斯贝里教堂的门口时,威廉·布鲁克牧师把手按在迈尔的肩头上,大胆地预言说:"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牧师,也站在教堂的走廊的尽头,跟散会的会众一一握手,正像我现在所做的一样。"
威廉·布鲁克牧师的预言,在迈尔的心灵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迈尔在十六岁时,曾作这样的叙述:"在我的心中深藏着一个秘密,一个非常严重的、不断困扰着我的秘密,就是我需要神给我说话的恩赐。我祈求神给我讲道的恩赐,作为他呼召我出来作传道的证据。我流着眼泪祈求,我大声呼求,求神向我彰显他的旨意。当我翻阅圣经时,我的眼睛留意到《耶利米书》第一章七节:'耶和华对我说,你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我以前没有读过这节圣经。那天这些神的话打动了我的心,我以无法形容的心情把这些神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过。直至今日,我每读这些话语,心灵仍颤动不能自己。这些话解答了我心中所有的疑问和困惑。是的,我是年幼的,我要到神所差遣我去的地方,神吩咐我说什么话,我都要说,这正像《耶利米书》第一章九节所说:'于是耶和华伸手按我的口,对我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
感谢主,耶和华是可信靠的,他的应许永不落空。就在迈尔十六岁时,到亲戚家里访问时,讲了一生中的第一篇道:那天他引用的经文是《诗篇》第八十四篇十一节:"耶和华要赐下恩惠和荣耀。"
一八六四年三月十四日,他以笔墨肯定地表现了他对神的依靠,并列出了他渴望作神的仆人的几项理由。同年四月四日,迈尔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作见证说,他事奉神的决心因着神所给的证据得着加强。迈尔又说他曾向神要求征兆,正如基甸求神,让露水降在羊毛上和地面上,神在人信心软弱的时候,仍以他的作为来显明他的旨意,赐给人信心的凭据。
一八六四年四月八日,正是迈尔满十七岁的生日,迈尔和母亲外出,在途中,迈尔向他母亲坦承自己出来事奉神的决心,并说自己愿意放弃一切属世的前途。迈尔的母亲同意迈尔的选择,但提议迈尔先在头几年试一试,或者日后他会改变心意。对母亲的劝谕,迈尔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反对说:"绝对行不通,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迈尔的双亲非常有智慧,他们认为,迈尔是否将来全时间出来事奉神,总要让年轻的迈尔有些处事的人生经验。这样,迈尔有两年的时间在亚兰·慕烈(Allan Murray)茶行当学徒。于是他对城市生活有第一手的认识,并对茶叶的买入卖出保持正确无误的记录,同时又训练自己如何有效地运用宝贵的时间。后来迈尔建议读神学的学生先要有企业经验,首先从人生的大学毕业,多读有关人性的书。迈尔又说,除非你充分了解少年人,掌握他们的危机和试探的心理,否则,你不可能传福音给他们听。难怪迈尔的每星期六下午所带领的青年聚会非常成功,在他服事的教会,他吸引各阶层的人来信主。这些人生经验都是迈尔在茶行实习了两年才有的。
一八六六年十月,迈尔考入伦敦大学的摄政公园学院(Regent's Park College)。该学院的院长安格斯博士(Dr. Augus)曾任浸信会差传会(BaPtiMissionarySociety)的秘书。迈尔越来越敬爱安格斯博士,说安格斯博士即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
迈尔在大学读书期间,曾在英国东南部萨里郡(Surrey)利次蒙(Richmond)的公爵街浸信会教堂(Duke Street Baptist Chapel)负责带领一小群浸信会信徒。一八六七年六月,透过安格斯博士的安排,身为学生的迈尔每周可以支取十二先令的酬金。
一八六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迈尔在利次蒙地区浸信会教堂的牧养工作转为长期性质,他的酬金改为每年五十英镑。
一八六九年,仍在大学读书的迈尔写信给伦敦浸信会联会主席司布真(CharlesHaddon Spurgeon),陈述利次蒙地区的浸信会教堂基础薄弱,信徒灵性不强,需要多加扶持。
一八六九年十二月一日,迈尔取得了伦敦大学学士的学位。一个月后,一八七0年元旦,迈尔接受聘请,出任利物浦(Livepool)平布洛克教堂(Pembroke
Chapel)毕瑞尔牧师(Rev.C.M.Birrell)的助理。迈尔给予毕瑞尔牧师十分高的评价,迈尔写道:"在毕瑞尔的时代,能认识毕瑞尔,等于认识那一时代最甜美、最圣洁、最伟大,最有文化素养的人物。毕瑞尔的讲道,是非常深和非常属灵的,他的信息充满着亮光,表达的方式也非常优雅。"迈尔从毕瑞尔得益最大的,是与和毕瑞尔在一起的交通和谈话。哦,毕瑞尔确是一位罕有的、荣耀的神的仆人。
当然,这是年轻的迈尔对英雄人物的过度崇拜,反映出迈尔当时在属灵上还未成熟,还没有以基督为中心,才把毕瑞尔视为偶像。迈尔有一段时期讲道也效法毕瑞尔,每一句话都经过修饰,每一篇讲章都讲得典雅和优美。结果,迈尔把讲道的焦点集中在讲章,而不是集中在聆听的会众;而他所讲的道,大半是出自头脑,而不是出乎灵。过了一段日子,迈尔不知不觉地陷入灵性的危机,直至有一天,他的眼睛被主打开,被带到主面前,让基督在一切的事物上居首位。
一八七一年二月二十日,迈尔在利物浦和钟斯姐妹(J.E.Jones)结婚。他们婚后共度过五十八个美满和谐的岁月,是一对模范的夫妻。
第三章 迈尔与慕迪同工
一八七二年三月十九日,迈尔被约克(York)修道院街(Priory Street)的浸教会教堂(The Baptist Chapel)聘请,到该教堂任牧师。
一年之后,美国大布道家慕迪(Dwight Lyman Moody)应英国伦敦迈德美公园(Mildmay Park)圣犹大堂(st.Jude's Chapel)牧师威廉·宾法特(William
Penn-father)和纽加塞耳(Newcastle)的循道会的文布里奇(Cuthbert Bainbridge)的邀请,于一八七三年六月十七日,搭乘巴黎城号(City
of Paris)轮船抵达英国港口利物浦。接船的弟兄会讲员慕尔豪(Harry Moor-house)通知慕迪:威廉·宾法特在四月间逝世,而文布里奇则在三月间逝世。来自美国的慕迪身处异国,进退维谷,慕迪转身对领诗的同工孙盖(Ira
David Sankey)说神若关了门,我们不要靠自己的办法去打开它。如果神不赐给我们一个敞开的门,我们只好返回美国。
慕迪、孙盖、慕尔豪三人在下榻的西北酒店(North Western Hotel)一起讨论面临的处境。慕迪提及一件事,即他在离开美国之前,接到约克市一位药剂师本勒特(George
Bennett)的信件,说慕迪这次来英国,应该来约克讲道。慕迪对本勒特的信件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没有回复来信,就动身来英国。慕迪提示同工们,约克市可能是神为他打开的门。慕迪一行人于是移师约克市。
一八七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一,约克市的教牧同工们聚集在约克市康尼街(Cooney Street)的一间小房间,为慕迪的事工有午间的祷告聚会,迈尔也参加了。
慕迪素来擅长发现人才,而这次发现比慕迪本人年轻十岁的迈尔,是慕迪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慕迪尚是籍籍无名,即使在美国本地,也是鲜为人知;正是迈尔把慕迪介绍给英国的教会领袖,大力促使慕迪在英国的布道工作获得成功。
布道大会在约克独立教堂(York Independent Chapel)举行时,并没有多大果效,参加康尼街午间祷告会的,少到只有六七人。在一次的午间祷告会中,慕迪讲到圣灵,迈尔听了就信圣灵的能力。迈尔以两天的时间与神摔跤。两天后,迈尔回到午间祷告聚会,站起来作见证说:"慕迪弟兄所说的关于圣灵的作为,是起初的。我讲道已有多年,辛苦做工;近两年来,我讲道时,没有看到神特别的祝福,我正像打空气一样,看不到果效,看不到能力。过去两天,我独自与主有密室的交通,我祷告,祈求神赐给我圣灵,感谢主,我碰到了神,神在我身上完全得胜,而我则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神。"
慕迪在约克市的撒冷公理会(Salem Congregational Church)十天的布道会结束后,迈尔力排众议,让慕迪在修道院街浸会教堂讲道,从而点燃了复兴的火焰。
迈尔注意到,在慕迪粗野的外貌下,实在具有上头来的能力,而这圣灵的能力,正是迈尔多年来所渴望的。
每天晚上,迈尔目睹教堂坐满了人,甚至讲台、通道、走廊都挤满了人。决志信主的人论百计,陪谈的弟兄姐妹,忙得透不过气来。
从此之后,慕迪和迈尔成为莫逆之交。慕迪从未忘怀迈尔把自己教堂的门向他打开,点燃了复兴的火焰;迈尔也没有忘记慕迪教他如何领人归向基督。
慕迪教导迈尔运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领人归主。迈尔和慕迪在约克相处和同工的那些日子,点燃了迈尔心中的火焰。有一次迈尔告诉慕迪:"自从神赐给我圣灵的恩膏,没有一次传福音是没有人悔改得救的。"
从此迈尔认识到,许多基督徒灵性上出现长期的、不同的软弱,都应直接归咎于缺乏圣灵的膏抹和能力。
迈尔这样说,有些基督徒缺乏信心,失去在基督里的平安;有些基督徒无法胜过罪,有着种种的软弱和失败,正是因为这些基督徒忽略了圣灵。
迈尔根据自己的经历,列出四个圣灵充满的条件:
一、 我们的存心和动机是为了神的荣耀;
二、 我们知心朋友靠主的宝血,从罪得着释放,使之成为洁净的器皿;
三、 我们必须准备好,非但让圣灵内住在我们里面,并且让圣灵藉着我们这个管道,去供应别人;
四、 静候在神面前诚心祷告,并信神赐他的灵给寻求他的人,不必挣扎,只要信靠;照着你的信心,这事就成了。
慕迪还教导迈尔要根据神所量给每个人的那一份,尽自己的职分,千万不要模仿别人。迈尔自此之后,传扬自己从神直接领受的信息。本来在迈尔身上所看到的是毕瑞尔的特色;但是迈尔在许多方面是师承了慕迪,完全以基督为中心了。
慕迪更帮助迈尔从狭隘的宗派圈子中出来,认识到基督的教会的普遍性和宇宙性。迈尔成为一个环球的传福音的使者,不局限于约克一个地方的福音工作。迈尔自己坦述:"我的视野更加广阔和宽大,在那里宗派的观念不复存在;在那里只有一项标准来衡量人,就是他们对神的儿子的认识和虔诚究竟有多少。"
在这里我们必须补述迈尔和孙盖的关系。迈尔对慕迪很钦佩,但是对领诗的同工孙盖则不大重视,态度多少有点冷漠。迈尔本是一个传统的浸信会牧师,他觉得在聚会中弹风琴或独唱是美国传道人的大胆创新,近乎不敬虔。但是慕迪负责讲道而孙盖负责领诗,则配合得天衣无缝。不久,这样的配搭改变了迈尔的看法。当慕迪和孙盖结束了在约克的五个星期的布道工作,慕迪和孙盖接着前往英国北部的城市达令敦(Darlington)继续传福音。一八七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孙盖写了一封信给迈尔说:"亲爱的迈尔弟兄;你能否搭火车来这里一下,我们希望再一次看到你。达令敦的工作进展良好。给我们写几个字。最好我们能再会面。一同事奉神的慕迪和孙盖。"
信是孙盖用大号字写的,孙盖的爱心和诚恳打动了迈尔的心,从此迈尔和孙盖成为朋友和同工。迈尔不是一个忘本的人,他对弟兄的爱是持久和恳切的。这事之后三十四年,即一九0七年,这时孙盖已盲了眼五年,卜居在纽约的布克林(Brooklyn)。在一个春天的主日下午,从英国远道而来的迈尔突然来探访孙盖,这一年迈尔正好六十岁,迈尔捉住比他大七岁的孙盖的手,凝视着孙盖失明的双眼,不停地啜泣。过了一会儿,他们忆述三十四年前,当慕迪仍健在的时候,三人在约克同工时那段甜美的、值得怀念的时光。
临别之前,迈尔牵着孙盖到小风琴那里,对孙盖低声说,亲爱的,再歌唱吧!当孙盖颤抖的手指弹着琴键时,孙盖轻声吟唱,年老时的歌喉仍带有早年的优美和清雅。当孙盖唱着:当耶稣再来时,再不会有黑暗的幽谷。只见迈尔像一个婴孩一样,哽咽不已。
第四章 在列斯特的日子
一八七四年初,英国中部的城市列斯特(Leicester)的维多利亚路(Victoria Road)浸信会教堂的牧师海格洛夫特博士(Dr.Nathaniel
Haycroft)逝世。那间教会的执事们发信到约克给迈尔,说他们有人到约克时听过迈尔讲道,决定聘请他担任维多利亚路的浸信会牧师。这是一个富有的和具影响力的教堂,他们付给迈尔的年薪为四百二十英镑。
一八七四年八月,迈尔辞别约克的教会,而在同年九月第一个主日开始在列斯特维多利亚路浸信会教堂讲道。假若迈尔担任一个常规的牧师,他就能长期与那教堂的执事们保持和谐的关系;但是受到了慕迪深刻影响的迈尔,不能不关心失丧的灵魂,不能不惦念那些从教堂门口走过的千万迷失的罪人。迈尔从慕迪学到的一些作法,在浸信会的传统人士看来是新奇的。迈尔要求决志的人要作出表示,或站起来,或举手,或到讲台前来,在当时的浸信会执事们看来,这是鲁莽的和无礼的,有别于英国的绅士作风--端庄和矜持。
迈尔和执事们的分歧四年后终于表面化,在一个主日晚间聚会时,有一个富裕的执事暴跳如雷,对迈尔说,我们不能再这样搞下去,这里不是福音商店。迈尔发觉在这教堂继续服事下去,没有办法尽传福音的责任,就决定辞职。一八七八年五月五日,迈尔在维多利亚路浸信会教堂讲最后的一篇道。
许多教堂听到迈尔离开维多利亚路教堂,就争相聘请迈尔去担任他们的牧师。内中有一间教堂,是英国北部城市雪非耳(Sheffield)格洛索路(Glossop
Road)教堂;该教堂在规模上与维多利亚路教堂(Arthur Rust)相似,迈尔有意接受聘请的信要到邮政局去投寄的时候,在邮局门口碰到一位乌拉斯特(Melbourne
Hall)弟兄。
乌拉斯特挽留迈克,劝他不要离开列斯特,说有一群弟兄姐妹要另外成立一间教堂,内中有十名商人可以保证迈尔每月的薪俸不致短缺。在乌拉斯特的劝说下,迈尔没有把信寄到雪非耳去。
一八七八年五月十二日,迈尔在弟兄们借用的地方讲了第一次道,引用《以斯拉记》第八章二十一至二十三节:"那时我……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他的;但他的能力和忿怒,必攻击一切离弃他的。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他就应允了我们。"
在迈尔的带领下,弟兄姐妹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每周有三次的露天布道聚会。
五个月后,即一八八一年七月二日,这个临时性的聚会开始在自己建筑的教堂--墨尔本堂(Melbourne Hall)聚会。那一天,可以容纳一千二百人的墨尔本堂,挤满了两千人。接下去的几星期,每主日做礼拜的也有一千四百人。再过不久,会众的人数增加到两千人。
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墨尔本的事工--神迹。迈尔也很关心酗酒的酒徒,他参与了戒酒的事工,即蓝丝带运动(The Blue Ribbon Movement)。他在助手的配合下,每逢星期六晚上,就把一些醉酒醺醺的酒徒送回他们的家里,并把他的名片和福音单张插入他们的衣袋,邀请他们到教堂听福音。
有一天,有一个经常参加聚会的女孩子来找迈尔,说她父亲第二天刑满出狱,她害怕父亲再与坏人为伍,她希望迈尔在监狱门口接她父亲,带领她父亲信主重生。第二天当迈尔在监狱门口守候的时候,被释放的犯人没有出现,原来他被送到另一个收容所。
迈尔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被监狱放出来的犯人,接着又被送入官方的收容所(The Public House)。迈尔对英国官方这种作法很有意见,他认为不啻把一批犯人从监狱前门放出去,然后再把犯人从后门接进来。他把官方的收容所,视为是监狱的后门。事实上这些被释放的犯人,除了收容所之外,实在也无处可去,没有地方可以找到工作,也没有人肯雇用他们。
迈尔对这些犯人顿生悲天悯人之心,他认为应该给这些犯人一个新生的机会,他立刻去见典狱长华克(Miles Walker)。他向华克请求,让他每天早晨到监狱门口接刚释放的犯人,他会带他们到附近的威尔福咖啡厅(Welford
Coffee House)吃一餐,然后和他们商讨前途的问题,尽自己所能的提供就业机会,及用话语勉励他们。
迈尔当初没有想到,这一个挽救释囚的事工会成为他日后最沉重的负担之一,却也同时成为他最大的福份之一。迈尔坦承他曾后悔承担这项苦差事,他说:"我不得不坦白,我不止一次后悔我对典狱长做出的承诺,而希望我永远不去沾释囚的事。我必须承认我确实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包括释囚的粗暴作风和反应,自己教会的信徒对我的诧异看法和误解,直到我认识到怎样才算是耶稣基督的奴仆时,即不在意别人所说的和所想的,只遵行他的旨意,只讨他的喜悦。"
第一天早上,全体被释放的犯人都同意与迈尔共进早餐。迈尔在墨尔本堂牧养年间,前后共邀请近五千名释囚共进早餐。许多犯人被人带领信了主;也有的尽管迈尔苦苦相劝,仍然执迷不悟。由于许多释囚找不到工作,迈尔便组织一个洗窗队,专门为人擦洗门窗;不久迈尔又经营劈柴生意。他又为这些释囚成立了一个储蓄银行,甚至为他们成立员工宿舍,使这些人有住宿的地方。
列斯特的市民不能臆测这个花样百出的牧师下一步棋是什么。他们看到街上贴出的告示有:迈尔--劈柴商人;迈尔--洗窗服务。
前文说过,迈尔是戒酒运动--蓝丝带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在被释的囚犯中,不乏酒徒,有一次迈尔劝一位嗜酒如命的酒徒戒酒,但那人在未出狱之前发下誓愿,出狱后一定要先喝一大杯啤酒。迈尔对那酒徒说,你知道你是因酗酒犯事入狱,这样的誓愿是很坏的誓愿。如果你现在再发一个誓愿,从今以后,滴酒不沾,我就买一大杯啤酒给你喝。那酒徒很贪婪地喝了一大杯啤酒后,再喝多了两口,就说,这是我平生所喝的最难喝的啤酒,请拿誓愿书来,我立誓今后不再喝酒。他戒酒后不久就悔改得救。
迈尔每天凌晨,都匆匆跑到列斯特监狱的门口,然后带着两三个犯人,到附近的威尔福咖啡厅共进早餐,以便把犯人带入新生活,这时期有一个列斯特的小学生,叫宝钦(Harold
Pochin),看到迈尔牧师,不只是在讲台上说些道理而已,而是那么有爱心地帮助人,挽回失足的人,心里非常感动。宝钦回家后对他母亲说,我希望长大后成为另一个迈尔。宝钦长大后,果然到法国的监狱,做囚犯的工作,带领他们走上新生,曾向二十五万个释囚做心理辅导及传扬福音,许多释囚因着宝钦走上了新生。迈尔并不知道自己所树立的属灵榜样,产生了这么宏伟的果效。迈尔是在三十六年之后,即迈尔七十六岁时,接到宝钦写于一九二三年九月七日的信件,才知道宝钦曾受他的影响,继承了他这方面的职事。
挽救释囚的事工,很自然地就带进了防范罪的事工。透过和囚犯的谈话,以及和他们交换心得,迈尔得出结论,必须为有犯罪倾向的儿童作些工作,以免他们走入歧途,成为罪犯。迈尔为一些流落街头的孩子租了一座房子,并找专人照顾他们。这座房子因着主的爱,变成了孩子们的家,而迈尔在这群孩子中,俨然是一个慈爱的父亲。这些孩子长大后,仍一直怀念着迈尔。迈尔对神是这么忠实,一个牺牲又带来一个牺牲,一个服事又进入另一个服事,有时候他忙得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对于迈尔庞大的开支,神一直记念迈尔的需要。每一天早晨迈尔先生在释囚的员工宿舍有祷告聚会,然后到威尔福路(Welford
Road)的监狱去,陪着新释放的囚犯到威尔福咖啡厅。
迈尔的口袋里一直是充足的。有一次迈尔急需一百英镑,那天早晨拆开的第一封信,里面正好是一百英镑。迈尔从来不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迈尔知道,神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并且祂永不误事!
第五章在开西聚会供应生命
墨尔本堂的牧师迈尔的名声,逐渐为英国各地的人所知道。来访的客人也不少,内中就有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的创办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迈尔更是从戴德生得着属灵的帮助,迈尔叙述戴德生到墨尔本堂的情形: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戴德生第一次来到我的教堂的情况。他走上讲台,打开圣经说,朋友们,我把我一生的座右铭送给你们。然后戴德生翻到《马可福音》第一章二十二节:'你们当信服神。'页边上的注解是:'你们当有神的信心。'但是戴德生说,这节经文的意思是,你们当信靠神的信实。戴德生继续说,我的生活一直变化无常。有时候我能信,有时候我信不来,但当我缺少信心时,我认定神的信实是可以信靠的。经上又记着说:我们即或不信,神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有时候我为一件事向神说,神啊,这一次我无法相信你,我不能相信这一次你会带我渡过经济的难关,但我信靠你的信实。每当你停止想到自己的信心,而学习像撒拉一样,以神为信实的,你的信心不知不觉地就来了,你就变坚强了。"
随着戴德生之后,到墨尔本堂来访问的有剑桥七杰(The Cambridge Seven)中的两位--斯丹尼·斯密斯(Stanley smith)和查理士·施多得
(Charles Studd)。迈尔对斯丹尼·斯密斯和查理士·施多得的到访,作了详尽的记述:
"斯丹尼·斯密斯和查理士·施多得到墨尔本堂的访问,在我的一生中开始了新纪元。在这之前,我的生活是起伏的和不稳定的。我注意这些年轻人,有一些东西是我所没有的,在他们里面经常涌出安息、能力和喜乐。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个十一月的早晨,和这几位年轻人的谈话,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长期的影响。我问施多得说,你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天天喜乐,而我好像受到捆绑似的。施多得回答说,迈尔先生,绝不可能有一件东西是我所有的,而你不能有。我问他,我如何才能得着?施多得接着问我,你曾否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主?我登时被他问住了,无话可答。因我知道奉献这问题是我挣扎了很久的一个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我坐在主的桌前,拿起饼和杯,奉献的问题又出现在我面前;我若去参加培灵的聚会,追求在灵命上进入更深,奉献的问题也拦住了我的去路。在奉献这一点上,我向主防守得很坚固。在那一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我与神摔跤,起初我不愿意放弃,那是一个艰苦的挣扎。但我觉得我必须在当晚弄出个结果,我或完全投降,或完全不投降。我遇到了主。我在我的房间里跪下。我把我心门的一大串钥匙交给主,却留下开我心中内室的钥匙不给主。那一个内室是为着自己保留的,那里主没有地位。这种不彻底的奉献所带来的后果是:在事奉上缺少能力、缺少信心、缺少喜乐、缺少平安。当我在那天晚上把最后一把钥匙交给主,把自己彻底奉献给主,学会了对主说:'是',主的喜乐顿时充满了我心。从那一晚开始,我常对主说'是',让他在我身上有完全的主权,成为我生命的主宰。"
据说全世界最美丽的景色,是从开西(Keswick)的圣约翰教堂(St.Johm's Church)的台阶往德望瓦特(Derwentwater)远眺,那美丽的景色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但对于那些虔诚爱主的人来说,开西聚会(Keswick Convention)更加令人向往。每年七月有一个礼拜,总是有五六千人,从世界各地来参加开西聚会。神也特别使用开西聚会,有人称开西聚会是灵命很深的聚会。开西聚会的信托委员们(TheKeswick
Trustees),一直打开眼睛,四处寻找有属灵分量的人,好让这些有分量的人,站在开西的讲台上,去供应生命给参加开西聚会的弟兄姐妹。
一八八七年开西信托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邀请迈尔到开西聚会讲道。
迈尔作为一个年轻的牧师,当年才四十岁,曾参加过很多讨论圣灵问题的聚会,但从来没有人曾带给他得胜的信心,他只好承认他未曾得着圣灵的能力。下面是迈尔的见证:
"那是个难忘的晚上,在开西有一个祷告聚会,大家同意从九点祷告到十一点,若有必要,祷告聚会或许可以酌量上升。祷告的目的,是专门为着圣灵的充满。他们当中有几个人在当晚的祷告聚会中起了争论。有些人为了圣灵的看法问题争得面红耳热,由于我第二天要讲道,当晚又太疲倦,不想再卷入不必要的争辩,就走出教堂,离开开西小镇,到附近的一座小山。我边走边祷告说,我的神啊!今天在这个小镇里,如果有一个人需要圣灵的能力,那个人就是我。我需要圣灵,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得着;我实在太疲倦了,再也不能支持下去了。接着有一个声音对我说,正如你从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获得赦免,照样地,你从永活的基督得着圣灵。你得着圣灵是因着信,和你感觉喜乐与否毫无关系。因着你的信,圣灵已经在你里面。
我于是转身向着主说,主啊!正如今晚我吸入夜空中的新鲜空气,我也照样吸入你的圣灵,到我全人的每一部分。我当时不觉得有人按手在我头上,既没有发光的火焰,也没有从天上发出的响声,单单是信心,即没有情感的冲动,也没有情绪的波动,我就这样领受了圣灵。自从那次领受了圣灵,从此我陆续不断地领受了圣灵。
当我下山时,那试探人的魔鬼对我说,我根本没有领受什么,说那都是我的幻觉。我回答仇敌说,虽然我不能凭着感觉,我信靠神,神是信实的!"
第二天早晨,迈尔灵里平静,这经历太实在了,太清楚了。从那时候起,迈尔对自己的经历不再置疑。迈尔并帮助年轻的同工们,要靠着信心去领受圣灵。迈尔对同工们说,如果你凭感觉,今天有感觉,到了明天没有了感觉怎么办?若今天是靠信心,就是明天,或将来任何一天,没有感觉了也无关紧要。迈尔甚愿同工们分享圣灵的能力,并要同工们为着其他信徒,寻求更大的圣灵的能力。
当迈尔站上开西聚会的讲台的时候,会众立刻觉得他有圣灵的能力。他不是在讲神学的课程,也不是在剖析基督教的教义,而是在供应生命。他第一次站在开西聚会的讲台上,就立刻得到恩膏的涂抹。
迈尔第一次成为开西聚会的讲员,就立刻被开西聚会的同工们拥戴为他们属灵的领袖。迈尔非但成为开西聚会长期的和固定的讲员,并且被延揽为信托委员之一,成为开西聚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第六章 在伦敦的日子
一八八七年底,伦敦的摄政公园(Regent's Park Church)邀请迈尔为该教堂牧师。对于迈尔来说,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列斯特的墨尔本教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迈尔心里清楚他的负担,到伦敦去服事神的儿女。
一八八八年初,墨尔本堂的信徒为迈尔举行欢送会,列斯特的市长多马·乌来特爵士(Sir Thomas Wright)也列席参加,欢送会上泪光闪闪,离情别绪十分感人,弟兄姐妹十分怀念迈尔这些年的牧养和服事。
迈尔来到伦敦的摄政公园教堂时,信徒们知道他是《基督徒报》(The Christian)的撰稿人迈尔时,还多于知道他是墨尔本堂的牧师。迈尔在《基督徒报》连载了两个圣经人物,第一篇是《雅各故事新编》(The
Story of Jacob Retold);第二篇是《约瑟的故事--从深坑直至宝座》 (From the Pit to the Throne)。迈尔把这些圣经人物灵程生活予以介绍,每周在《基督徒报》上发表,逐渐引起广泛的注意,迈尔从此成为圣经人物系列的专门作家,并以擅长抒写圣经人物而扬名全世界。
当迈尔甫踏入摄政公园教堂时,该教堂的属灵光景陷于低潮。迈尔在他的第一篇讲道中指出,虽然前面的路充满困难,但我深信这教堂将焕发青春的活力,成为成千上百的人的培灵中心。我们具备了四个蒙神祝福的因素:一群同心合一的信徒;一座适当的聚会场所;一个荣耀的福音,以及与我们同在的圣灵。
经过了迈尔四年的牧养工作,摄政公园教堂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圣灵同在的教堂。
迈尔身为开西聚会的主持人,深受基督教各宗派的敬重,他又是《基督徒报》的撰稿人,其著作也为各教会信徒所阅读。他觉得他的事工不应该只局限于浸信会,他必须突破宗派的藩篱。上述这些只是迈尔个人的感觉,并不是迈尔离开浸信会的摄政公园教堂的原因。迈尔一直与浸信会同工们的关系良好,这可从迈尔后来重返摄政公园教堂得到证实。
一八九二年七月,迈尔突然向同工们宣布,他将转任伦敦威斯敏斯特桥路(Westminster Bridge Road)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的牧师,成为豪尔牧师(Rev.Newman
Hall)的继任人。
迈尔解释说,他转任基督教堂的牧师,不单单是因着豪尔牧师的好意和愿望,而是看到基督教堂的全体执长们都一致同意邀请他,并对他表现出高度的爱心和亲切。迈尔接着又说,他接受这份职事,并不会为已往坚持的原则做出牺牲和让步,因为基督教堂愿意提供一个受浸池,同时绝不干预我遵循的信仰的原则。迈尔离开摄政公园教堂时,该教堂正好大大蒙福,会众挤得水泄不通,迈尔的离开确实令许多人惊异不已。
基督教堂名义上是圣公会的,但在行政上却是独立的,所以才会迁就出身浸信会的迈尔,特地添设了一个浸礼池。迈尔开始主持该教堂时,每次主日只有约一百人来做礼拜,但在两年后,两千三百个座位的教堂,座无虚席。迈尔组织儿童团契、妇女团契、青少年团契、弟兄团契等。弟兄团契(The
Men's Brotherhood)成为推动基督教堂成长的主力。
一八九三年十二月第一个主日的下午,迈尔召集成年的男士们参加第一个弟兄团契。参加聚会的人陆续到达,到聚会开始时已达二百人;内中有六十名签名将长期参加。参加弟兄团契聚会的人非常投入,没有多久,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专一的聚会。这些弟兄团契视迈尔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们不再称呼他迈尔牧师,而改称他迈尔弟兄。
弟兄会(The Plymouth Brethren)常称呼他们的领袖为达秘弟兄,基督徒聚会处常称呼他们的年长弟兄为倪柝声弟兄,而伦敦基督徒团契中心则称呼史百克(Theodore
Austin Sparks)为弟兄。但是一位浸信会的牧师迈尔赢得弟兄这样的称呼,竟然毫不在意自己牧师的身份和称呼,就是迈尔与众不同之处了。
有一次,有一个刚从监狱出来的酒徒,参加了主日下午的弟兄团契聚会,并在聚会中蒙恩得救。自此生活上有了重大的改变。在人生的航海中,迈尔不啻是一个领航人和船长(The
Skipper)。许多释囚都做同样的证人,说迈尔如何带领他们归向基督。迈尔的船长的称号,在伦敦的低下层的市民中,相当普遍地被采用,因这些人无家可归、失去指望、寂寞孤独的时候,得到了船长迈尔的爱心的照顾。
迈尔在弟兄团契的成就,使他成为英国弟兄团契运动(The Brotherhood Movement)公认的领袖,后来更被推选为英国的全国弟兄团契协会(National
P.S.A.Brotherhood Council)的主席。当弟兄团契的事工进一步扩展的时候,迈尔在教堂的马路对面开设了咖啡店和俱乐部。有些信徒对于迈尔的作法不敢认同,但是迈尔解释说:"我只是神的仆役,奉差遣作他所付托的差事。"
第七章 应邀到美国
一八九四年八月,迈尔应慕迪邀请,到麻萨诸塞州(Massachussetts)的小镇北田(Northfield)讲道。北田新建成的大堂可以容纳两千五百人,迈尔一天讲道一次。但是慕迪只邀请数百名教牧同工来参加聚会,目的是要带领教牧同工进入更深、更丰盛的生命。
一八九七年二月,迈尔访美时,在北田聚会的信息,重点集中在彻底的奉献,以及领受圣灵能力的迫切性。
迈尔发现,美国教会转趋世俗化,举办各种社交活动,包括卖物等。迈尔反对这些人为的复兴的假象,主张回到神的面前,回到他的话语,回到祷告中,回到圣灵的同在中,这样教会才是真正的蒙福和复兴。
参加北田同工聚会的教牧人员有五百多名,他们好像五旬节那样受到圣灵的洗礼。聚会结束后他们分奔美国各地,给各地的教会带来祝福和恩膏。
迈尔离开北田以后就赶往波士顿(Boston),那里有六千名对生命有追求的信徒等着聆听迈尔的生命信息。接着迈尔又到特勒门大厅(Tremont Temple)对三千名信徒讲道。在聚会中,迈尔代表英国的基督徒,把二千六百英镑交给美国众教会的代表慕迪;美国的基督徒对英国弟兄们爱心的奉献深受感动。
迈尔在特勒门大厅一连有三天的聚会,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聚会被迫提前半小时举行。
迈尔在波士顿最重要的一次聚会,是对四百多名教牧同工专有的聚会,这些基督教的领袖们对迈尔的有关圣灵的教导,有不明之处,垂询甚详。
迈尔十分细心地向同工们解释,当我们信主时,圣灵已经内住在我们里面;但我们也可以在实际的经历上领受圣灵的能力,得着恩膏的涂抹。
迈尔的答复令同工们满意,当这具有历史意义的聚会结束时,同工们接纳迈尔有关圣灵的教导。紧接着,大家跪下来祷告,并得着了圣灵的浇灌。聚会完,同工们分赴各地,为波士顿邻近地区的教会,带来了一次圣命的复兴。
迈尔从波士顿坐火车到纽约。在纽约,慕迪已经为迈尔排满了聚会的秩序表。聚会在卡尼基表演馆(Carnegie Rooms)举行。表演馆分割为许多包厢,总共可以容纳二千五百人。
慕迪为迈尔安排了十次聚会,五次在早上十点半举行;五次在下午三点半举行。不论是上午的聚会,或者是下午的聚会,都坐满了会众。但在迈尔讲台前有五百个座位,是专门为教牧同工们预留的。
迈尔在卡尼基表演馆主领了十次聚会之后,在纽约一间很大的长老会教堂的聚会中,同工们问迈尔,如何区别向己死(dying to self)和己的死(The
death of self);也有的同工问,圣灵的赋予,是断断续续的,还是永久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迈尔的答复都是符合圣经的,同工们听了,大得帮助,大家都一致寻求圣灵的充满。
从纽约迈尔径往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的费城(Philadelphia),在那里威柏·查普曼(Wilbur Chapman)安排了一次教牧同工的聚会。在费城一座很大的长老会教堂里,坐满了渴慕圣灵的同工们。威柏·查普曼是杰出的布道家,他读了迈尔的著作后,改变了他事奉的路线。他曾说,迈尔所给我帮助,超过世界上任何人。在宾州的彻斯特(Chester)的克罗夕亚神学院(Crozi
the ologicalSeminary),在院长威斯顿博士(Dr.Henry Weston)的主持下,全校师生聆听迈尔述说圣灵在各地的工作。他们意识到,教会若要复兴,必须回到神的面前,必须回到五旬节的光景,必须回到圣灵里。
迈尔在费城的最后一次聚会,有三千人参加。全体会众肃静,深深地感到神的同在,体会到要信靠这位信实的圣灵。在聚会中,迈尔对每一位主内的同工、每一位主内的弟兄姐妹说,没有一件事比重新回到圣灵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当我们处身于时代的转捩点,正在踏进新纪元的时候,领受圣灵是当务之急。
迈尔又忠告同工们说,让我们消除宗派的成见,放弃背后的论断和攻讦,以及彼此之间的嫉妒。弟兄们相爱,传福音才有果效。
在离开美国前,迈尔深信神会祝福各地的教会,至于这复兴的到来是在何时、何地、何法,迈尔说他不知道。但有一样可以肯定的是,一切从天上倾倒下来的祝福,必定是与圣灵有关,必定是圣灵亲自做工的成果。
迈尔在一九0五年第十次访问美国时,美国的弟兄姐妹对他的认识更加全面,对他讲解的信息更容易领会。主要的原因是迈尔把他已往数年的信息,编入《弃绝》(A
Castaway)这本书。在《弃绝》中,迈尔呼吁信徒们要遵行神的旨意,以免被神弃绝。迈尔用很诚恳的、谦卑的态度询问每一位读者,你现在是否已被弃绝了?
迈尔在《弃绝》这本书中,把信徒分成属灵的人和属血气的人。属灵的人,他的言语、意志和生活,都在圣灵管治之下。真的属灵,他的灵是接受圣灵的。迈尔根据《哥林多前书》第三章,说属肉体的人,在基督里为婴孩。
在一九0五年的春天,迈尔先访问南卡罗来纳州(South Carolian),然后到路易西安那州(Louisiana)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经过德克萨斯州(Texas)、洛杉矶(Los
Angeles),到达俄冈州(Oregon)的波特兰(Portland)。
一九0五年五月三日波特兰的《太平洋浸礼报》(The Pacific Baptist)这样评述迈尔在该城的事奉:
"迈尔把圣灵的工作区分为:内住的圣灵和膏抹的圣灵。迈尔谈到圣灵的时候,用罕有的简朴话语,把人的感官所感觉不到的属灵实际,向信徒们阐明,使听的人对圣灵有渴慕的心,同时促使他们祈求圣灵的恩赐和膏抹。"
概括一句,迈尔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多年来多次的访问,既帮助了了同工们,又供应了众教会。
第八章 有属灵人的品格
迈尔在《弃绝》一书中,以及在多次的讲道中,把一般信徒,分成属灵的和属血气的。
联系到迈尔身上,许多人发现,迈尔就是一个属灵的人,迈尔身上有属灵的品质,焕发出基督的香气来。
迈尔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帮助人,迈尔本人并不完全知道,他所做的帮助人的工作,往往产生了奇妙的果效。
有一天下午,迈尔在伦敦搭乘电车的时候,对面坐着一个愁容满面的下班女工。那位女工认出迈尔是当年伦敦乐于助人的牧师,就向迈尔倾诉她心中的郁结。她说她是一个寡妇,膝下只有一个跛足的残废女儿。这个苦命的女儿,却是她身为母亲生活中的喜乐。每天她下班回家,她知道女儿会在家欢迎她回来。甚至在漆黑的夜里,她一伸手触摸到孩子时,心里就很踏实和满足。每一天她吃完早餐去上班,她整天都知道,家里有她心爱的女儿等着她回来。但是,不幸的很,最近她女儿去世,她变得伶仃孤独,整个家变得空空洞洞,毫无生气,因为她心爱的孩子已经不在人间了。
别人听了老妇人的唠唠叨叨,一般的反应会觉得厌烦,最多是敷衍了事。迈尔作为神的忠仆,一面聆听,一面默默祷告,求主给他适合的话语去帮助这位老妇人。迈尔这样回答:
"当你回家,把钥匙插入大门时,大声说,主耶稣,我知道你在这里;当你推开大门时,你要以喜乐的心情迎接你的主。当你开灯时,告诉主耶稣你一天的经过:有人善待你;你告诉主,有人对你不好;也让主知道,正如你已往把你一天的经过告诉你女儿一样。当你在深夜自觉形单影只时,请记住,其实你不是孤单的,伸出你的手来,像往日一样,然后说:主耶稣,我知道,你在这里。"
迈尔刚讲完,电车已到站,他起身向那妇人说再见。过了几个月,迈尔搭乘同一路线的电车,有一位妇人对迈尔说,恐怕你不认得我了。迈尔说,我是不认识你。那姐妹提醒迈尔数月前他们交谈的情形。迈尔大为惊奇,说,你变成另一个人了,你是这么喜乐,与从前的你完全不一样。姐妹说,我是那位向你诉苦的妇人,我遵照你所说的。一回家,我说,主耶稣,我知道你在这里。我在家继续不断地说,主,我知道你在这里。他使我的生活完全改观,我现在觉得我认识他。
迈尔指出,我们一生有许多的苦难与失败,并且受它们的捆绑,无法解脱。我们常是凭感觉,然后想再靠信心,看究竟有否实际的果效。迈尔强调,神的秩序正好相反,对神来说,人的感觉并不是关键的。神单单要求我们是否愿意接受祂自己的话语,并要我们凭着所说的,抓住他的话语,神并不在乎我们所感觉的。神的秩序是事实、信心、人的感觉。
对迈尔来说,神是真真实实的。神的权能、神的吩咐、神的喜乐支配着迈尔的一生。圣经中的话语,迈尔是深信不疑的,包括圣经中经常出现的天使,迈尔也认为是确有其事。迈尔同时肯定,天使会受神的差遣,在必要时向人显现,传达神的话语,或向人提供实际的帮助。
迈尔在讲道时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实例:
有一位牧师,因责备某人的罪而得罪了那人。那个坏人发誓要报复。有一晚,那位牧师为要探访一个家庭,走过一条横跨湍流的木桥。那个坏人藏身在岸边,守候牧师在回程时会再走过的木板桥。他想让牧师走到桥的正中时,乘机把牧师推到湍急的河水里。在黑暗中,那牧师只要一失足跌入水中,必死无疑。
那坏人正要下手时,发现牧师不是一个人回来,还有另一位陪着他。当两人并行走过那狭窄的木板桥时,那坏人不敢下手谋害牧师。牧师与陪伴者走过坏人的藏身之处时,那陪伴者以凌厉的眼光逼视那坏人,那坏人省察到内心的污秽和罪恶,于是悔改信主。那人信主之后,就向牧师坦白他谋杀的企图,说,那晚若不是有人陪你,我已下毒手杀害你。那牧师说,你这是什么意思,那晚我绝对是独自一人的。那个悔改了的人回答说,绝对是两个人,至此,那牧师才知道,那个晚上神曾差遣天使陪他走过木板桥。
迈尔讲道时,没有说明那位牧师是谁;是否他自己的经历,实在无法稽考。但有一样是确实的,即迈尔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与神同行的人,并且是一个具有属灵人品格的人;他若在讲道中见证天使被神差遣,是活生生的事实,并信在历史上、在现实的生活中天使的出现,会不断重演,信徒们就应该全盘地、毫无保留地确信神的话语。
第九章 不断扶掖后进
迈尔非常关心下一代的信仰问题,对于初信主的弟兄姐妹,迈尔是不遗余力地扶持他们,带领他们。
在伦敦的基督教堂,迈尔主持的八处主日学,有四千名主日学的学生。综合迈尔的一生,他从未减少对主日学的重视。
除此之外,迈尔还在一年之中抽出八个月,于每星期六的下午,在阿尔德斯门大街(Aldersgate Street)的男基督教青年会礼堂(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Hall)举办查经聚会。
在迈尔主持的星期六读经班中,有一位学生弗兰克·波汉(Frank Boreham),后来成为新西兰(New Zealand)和澳大利亚(Australia)备受敬重的神的仆人。
弗兰克·波汉原属圣公会,后来查考圣经,觉得受浸是适当的,就于一八九0年的复活节,在斯托威尔(Stockwell)浸信会受浸,成为浸信会的会友。迈尔又劝波汉献身事奉主,波汉终于决定以祈祷传道为事。
波汉对迈尔在星期六下午主办的查经聚会,作了以下的评述:
"我感到惊奇,这些日子,谁有负担在星期六下午主持查经聚会!但是迈尔博士就肯这样作,每个星期六下午,数百个青年人聚集到阿尔德斯门大街去听他查经。我仍然记得他坐在桌子前的高凳上,我们数百个学生俯视着他因座位向上倾斜。迈尔根据他的经历,释放了何等宝贵的信息。有时迈尔在解说神的话语时,自己也深受感动,这时他会这样感叹:哦!弟兄们!我巴不得你们知道……他会在此刻离开高凳子,眼睛闪亮,双手作着手势,在地板上踱来踱去。我们当年多么怀念每周六下午查经聚会的珍贵时光,总是迫不及待地等着星期六的来到。每次查经聚会后,我们总是得着盼望、信心和勇气,并以高昂的和更新的灵去迎接面前的工作。"
迈尔教导基督徒如何过得胜的、喜乐的生活,波汉听了,大得帮助。波汉年轻时,已喜好执笔写稿,一八九0年前后波汉拿了手稿找一间出版商为他出版一本小册子,出版商因波汉未成名,对他的书销路没有把握,就说,我们会出版你的小册子,不过你要请迈尔博士为你的小册子写个序言。
出版商的话,对波汉构成了难题。迈尔这时已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迈尔的属灵书籍和圣经人物书籍是欧美各地的畅销书;而波汉则藉藉无名。不错,波汉是迈尔星期六下午查经班的学生,但是,在芸芸数百个学生中,迈尔怎么会记得波汉!无论如何,若没有尝试,就不会成功,波汉大胆地把搞件寄给迈尔,并说明出版商定出一个苛刻的条件,必须迈尔为这本小册子写序,出版商才肯将这本小册子付梓。没有几天,迈尔将稿件寄还波汉,里面附有迈尔亲笔写的序言,波汉大受感动,出版商也大为震惊。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迈尔的度量是何等的宽广,多么乐意扶助后辈,难怪波汉一直视迈尔为他属灵的父亲。
一九0二年,迈尔被英国的全国主日学协会(National Sunday School Union)推选为首任主席。
一九0七年五月,世界主日学联会(World's Sunday School Association)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第五届世界主日学大会,迈尔被选为世界主日学的主席。一直到一九一三年七月,世界主日学联会在瑞士的苏黎世(Zurich)改选时,迈尔才卸下主席的职务。迈尔担任世界主日学联会主席,长达六年之久。迈尔在主席任内,非常重视主日学的福音工作,认为教会应该关心第二代的信仰问题和灵性生活。
第十章 与宾路易师母同工
宾路易师母(Jessie Penn0Lewis)是一位灵性很深的姐妹,她的著作帮助了许多有心追求主的人。她和她的丈夫威廉·宾路易(William PennLewis)碑都是在贵格会聚会的。
威廉·宾路易的先祖威廉·宾 (William Penn),是贵格会的领袖。威廉·宾是开拓美洲的早期移民之一,创出了宾夕尼亚州(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的宾(Penn),就是以威廉·宾的姓来命名的。威廉·宾的属灵书籍《没有十字架,没有冠冕》(No
Cross,No Crown)曾帮助过许多信徒。威廉·宾当年与许多贵格会的会友一样,逃避英国国教的迫害,才移民到美洲去。
宾路易师母从威廉·宾的书籍得着启发,又从神那里得着新的十字架的亮光和启示。
当宾路易师母早年住在索塞克斯郡(Sussex)的利次蒙(Richmond)时,她常到当地的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hurch)做礼拜。该教堂的牧师霍浦金(EvnHopkins),多年来在灵性上教导她。霍浦金看到宾路易师母在生命上大有长进,就于一八九二年邀请宾路易师母参加开西聚会。
宾路易师母第一次参加开西聚会时,正是三十一岁,她从迈尔所讲解的信息得着勉励。那一年,是迈尔第六年在开西讲道,迈尔这时的年龄大宾路易师母十四岁,已达四十五岁,迈尔已经在信徒中普遍被接受为属灵的领袖。
迈尔的外祖母安妮·史杜尔特是敬虔的贵格会信徒;迈尔虽是英国浸信会的领袖--甚至是世界浸信会的属灵领袖,但他从不忘本,在《弃绝》一书中,迈尔承认说:"我的先辈们都是贵格会的人,我也是由他们出来的。对于他们所作的工,我一直十分钦佩。"
宾路易师母虽然看见十字架的亮光,若非霍浦金和迈尔的推荐,是不容易被开西聚会广泛接纳的。
一九0三年一月,当慕迪的继承人叨雷(Reuben Archer Torrey)初次到英国的时候,也是迈尔在埃司特大厅(Exeter Hall)致词欢迎叨雷。
迈尔当年如何在福音工作上扶持慕迪,这时也照样扶持叨雷。迈尔这样介绍叨雷:
"叨雷之所以被我信赖、被慕迪信赖、被许多人信赖,是因为他不传一半的福音,他的信息,绝不妥协。"
在英国的青年弟兄姐妹中,迈尔具有一定的属灵威信。史百克弟兄(Austin Sparks)就受到迈尔对叨雷主人的鼓励,而在叨雷主持的阿尔伯厅(Albert
Hall)的传福音聚会中,作服事的工作。
迈尔这种扶助后辈的宽大胸襟,见之于每一个场合。
一九0三年七月的开西聚会上,宾路易师母每天传讲她的中心信息《各各他的十字架》。
对于那一年参加聚会的来自各地的五千个会众来说,大部分人都想来听举世闻名的迈尔的讲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出道不久的宾路易师母似乎不够份量--当然这是从人的眼光出发的。
最令人惊奇的,就是那次聚会迈尔所引用的经文是《加拉太书》第二章二十节:"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在这里迈尔讲解了两个真理,一个是基督为我们死;一个是我们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作为属灵长辈的迈尔,在开西聚会能放下自己的选择与喜好,并在信息上配合宾路易师母,加强和印证宾路易师母的亮光。宾路易师母每天都在讲《十字架》;迈尔也每天讲同一节经文《加拉太书》第二章二十节,也是讲十字架。让我们听一下宾路易师母的见证:
神垂听了长达七年的祷告,如今都同心合意地传讲十字架的信息。迈尔的讲道带有非凡的能力,他每天所讲的,只是环绕着《加拉太书》第二章二十节的十字架信息。会众都稀奇迈尔讲道时所带出的能力……在这次开西聚会中,天上的窗户打开了,圣灵浇灌在五千个会众身上。"
在威尔斯(Wales)(Rhondda Valley)的罗达谷(Rhondda Valley),有一位浸信会牧师钟斯(R.B.Jones),他多年来觉得事奉缺少能力,他一直渴望被圣灵充满。钟斯牧师觉得这是从神而来的法则,就是工作要有果效,必须要依靠圣灵的能力。钟斯牧师决意寻求浸信会资深牧师迈尔的帮助。迈尔长期以来,就传讲信徒必须得着圣灵的充满。正在此时,钟斯听到一项消息,即迈尔在开西聚会之后会南下威尔斯,在兰德诺
(Llandrindod Wells Convention) 聚会中讲道。钟斯牧师于是决定参加兰德诺聚会。
第一次兰德诺聚会在一九0三年八月举行,讲员除了迈尔外,还有霍浦金、宾路易师母等。
迈尔讲道时,讲到一半停下来问弟兄姐妹,你们应否在此时此地将荣耀归给主。整个会众一起站起来,大声赞美主,唱着"荣耀归给他!荣耀归给他!"(Grown
Him!Crown Him!)。
聚会结束后,有五六位牧师走到台前,对迈尔说:"我们每个月要抽出一整天为威尔斯的复兴祷告,直到你下次再到威尔斯。"
迈尔走后,这个每月一整天的祷告聚会按时举行,有一个青年矿工伊文·罗伯斯(Evan Roberts),听迈尔讲道时甚受感动,也每月参加一整天的祷告聚会。
在威尔斯大复兴中,除了钟斯、罗伯斯之外,还兴起一位传福音很有果效的塞特·约书亚牧师(Rev.Seth Joshua)。在这之前,塞特·约书亚为工作而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安静下来灵修;后来安静下来仰望神,多读圣经,才知道神的话语的宝贵,并且在祷告中藉着神的话,更清楚神的心意。塞特·约书亚在灵命上进入更深之后。曾前往伦敦拜访迈尔,商讨如何开展主的事工。塞特·约书亚也在第一次的兰德诺聚会中得到了复兴。
神在威尔斯行了大事,神的灵运行在威尔斯各地,威尔斯大复兴成了现代教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复兴。在钟斯带领的罗达谷的聚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弟兄姐妹,他们闻风而来,包括来自法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各地的弟兄姐妹。他们目睹圣灵的工作,也亲自经历圣灵的浸礼。
有一件事令迈尔毕生遗憾的,就是他在伦敦的讲台上,不够智慧地述及威尔斯大复兴。
一九0四年十二月十一日主日,迈尔在讲台上说,在这次威尔斯大复兴中,他是神所用的器皿。迈尔指出,一九0三年七月的开西聚会,以及八月份在兰德诺的特别聚会,他所讲解的亮光,确实供应了生命。迈尔身为神的仆人,成为输送生命的器皿和管道,认真说来,得着荣耀的乃是神自己。
但是地方色彩浓厚的威尔斯同工,受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的影响,就对迈尔出言不逊,指名批评迈尔。
一九0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威尔斯长老会的领袖新迪南·钟斯(Cynddy lan Jones)在《西方邮报》(Western Mil)上,用偏激的语气中伤迈尔。
迈尔这时候适任英国独立教会协会(Free Church Council)的主席;自由教会协会是由英国国教--圣公会之外的许多独立教会所组成的。自由教会协会曾向伊文·罗伯斯表示,愿意提供他一个传道人(Missioner)的职位,却为伊文·罗伯斯断然拒绝。
种种迹象显示,在威尔斯大复兴中,迈尔和宾路易师母两人,由于关心复兴运动的发展,介入过深,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出现分歧。
宾路易师母从此扮演威尔斯大复兴的历史见证人的角色。从一九0四年十一月,直到一九0八年十二月,历四年之久,宾路易师母每星期都在《信心的生活》(The
Life of Faith)刊物上,报导有关威尔斯大复兴的情况。
宾路易师母在自己所著的《威尔斯的复兴》(The Awakening in Wales)一书中,只字不提迈尔的名字。
迈尔在讲道中或许稍微夸大了自己的功用,突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所有的复兴运动中,主导的是神的灵,做工的是主自己,人没有任何的地位,人应该把一切荣耀归给神。
另一方面,必须指出,在任何的复兴运动中,撒但都会伺机破坏,特别是破坏弟兄姐妹们的同心和合一。
一九0八年宾路易师母在自己出版的《得胜报》(The Overcomer)中指出了撒但扮演光明的天使,施行各种的诡计和伪装。一九0八年四月份,甫到达南非的迈尔,也写信指出,信徒们要警惕撒但的欺骗和破坏。
一九0九年宾路易师母写信给她的老同工迈尔,指出这些年来,她认识到十字架能救信徒脱离灵性的损坏和下沉。
显然的,迈尔和宾路易师母都不失为属灵的伟人,两人都认识到主的宝血洁净人的罪,主的十字架对付人败坏的罪行。在基督里,两人的芥蒂不复存在,间隔完全消除。
一九二二年,迈尔和宾路易师母再一次同工,两人一起主领英国德贝夏郡(Derbyshire)北部的史温域聚会(Swanwick Conference)。当迈尔和宾路易师母传讲神的话语时,聚会洋溢着喜乐,主明显地与会众同在,许多人在这次聚会中蒙福,再次说明同工们同心的重要性。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日,宾路易师母心爱的丈夫威廉·宾路易不治逝世。为威廉·宾路易主持安葬聚会的,仍是宾路易师母的长辈和朋友迈尔。迈尔的悼词很简单,他说威廉·宾路易是贵格会属灵伟人威廉·宾的后人,将威廉·宾路易安葬在萨里郡(Surrey)的雷格(Reigate)的贵格会坟场(Friend
Burial Ground),是复归本宗,十分适宜。
一九二六年,已达七十九岁高龄的迈尔,在灵命上更加成熟。这一年,史百克与宾路易师母因为对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出现分歧,在事工分道扬镳。迈尔不让私人的感情左右自己对人的态度;他并不因为与宾路易师母结交多年,就偏袒宾路易师母,迈尔总是客观地看待事情,不掺拌任何的个人情感成分。
在二十年代初期,史百克在伦敦的森林山(Forest Hill)的贵格浸信会教堂(Honor Oak BaPtist Church)任牧师。那期间宾路易师母在伦敦的伊克里斯大厅(Eccleston
Hall)每月有一次聚会。是专为各教会的教牧同工的。史百克接到请柬后,一参加宾路易师母的聚会,就深受她的信息所震撼。史百克认识到宾路易师母实在是神在那时代所兴起的一位使女。
宾路易师母比史百克大二十七岁,史百克那时才三十岁,但史百克这位浸信会的年轻牧师所流露的生命和所表现的恩赐,使宾路易师母大为惊奇。宾路易师母对史百克赏识到一个程度,有意指定史百克为她职事的继承人。
一九二六年,史百克和奥格爵士夫人(Lady Ogle)等人,因为与宾路易师母有一些看法上的分歧,开始在贵橡路十三号(B,Honor Oak Road),另外成立基督徒交通中心(Christian
FellowshipCentre)。这次分裂,对宾路易师母的身心,构成了重大的打击。
史百克对迈尔的尊敬却不减当年。在史百克的心目中,迈尔这位英国浸信会联会的前任主席,一直是英国浸信会信徒的精神领袖。事实上,自从一九一一年六月迈尔坐上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世界浸信会大会的主席台之后,迈尔更是世界浸礼运动的属灵领袖。史百克一直从迈尔的书籍中吸取了灵命的养料。
迈尔比史百克足足大了四十一岁,迈尔已近八十岁,但他竟视这位浸信会的晚辈史百克为朋友。有一次两人就灵命上的一些体会交通了很长时间,简直欲罢不能。迈尔随后对史百克说:"我相信,当那天我们都在永世里,回首看主在我们身上的带领时,也许我们要用三百年的时间,来述说主在我们身上的恩典。"
从此可看出,老年的迈尔是何等的柔和谦卑,一点不摆老资格和长辈的架子。他能从任何人身上,分享基督的丰满,也能向任何人,述说基督的恩典。
第十一章 差传使命与文字工作
迈尔非常重视差传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切实地去进行。他创办了南伦敦差传训练学院(South London Missionary Trainine College),该学院位于肯林顿花园(Kennington
Park)的圣阿尼线广场(St.Agnes Place)。该学院离迈尔负责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只有几步路。迈尔委派他的同工道格拉斯牧师(Rve.James
Douglas)管理该差传训练学院。
迈尔创办的差传训练学院培养了不少杰出的传教士,内中的弗克劳牧师(Rev.Charles Fairclouth)后来出任内地会在浙江杭州主办的传福音训练学院的院长。
迈尔后来觉得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就将南伦敦差传训练学院并入域外差传联会(Regions Beyond Missionary Union)。
域外差传联会,是一八九九年由亨利·金尼斯牧师(Rev.Henr GrattanGuinness)创办。域外差传联会们于伦敦东部柯邦街(Coborn
Street)的哈利大厦(Harley House),由亨利·金尼斯的儿子哈利·金尼斯博士(Dr.Harry GrattanGuinness)担任会长;迈尔将自己的差传机构并入域外差传联会后,改任域外差传联会副会长。
亨利·金尼斯与戴德生亲如兄弟,亨利·金尼斯比戴德生小三岁,亨利·金尼斯的女儿金乐婷(Mary Geraldine Guinness)于一八九四年二月在上海与戴德生的儿子戴存义(Howard
Taylor)结婚后,亨利·金尼斯和戴德生也就成为亲家。亨利与弟兄会的领袖戚伯门(Robert Chapman)、慕勒(George Muller)等一样,都是内地会的推荐人(Referee)。
到了一九二0年七月间,当迈尔和两位从非洲来的传教士谈到非洲的差传情况时,迈尔深感已往对差传工作有所忽略,重视不够。达尔遂即要求所有的人离开他,让他一个人与主有密室的交通。迈尔一个人跪在床边祷告时,再一次更新自己的奉献,并决志为差传工作尽力。
迈尔不久亲任域外差传联会的干事兼秘书长,负责非洲刚果(Congo)。和印度两地的具体的差传工作。一直到他逝世为止,迈尔都关注着域外差传联会在亚洲和非洲所展开的差传事工。
迈尔照样关注神在中国的工作。一九0九年,他来到福建的厦门,他在厦门听到了一位敬虔的传教士伯恩斯(WilliamChalmers Burns),及伯恩斯在中国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差传经历。从厦门,迈尔前往福建的省会福州。在福州短暂停留后,迈尔就来到上海。除了上海,迈尔还访问了莫干山、牯岭、烟台和北戴河。
在上海期间,迈尔的话语激励了在中国从事差传工作的教牧同工。毕顿牧师(Rev.Nelson Bitton)写道:
"毫无疑问的,那些在伦敦听过迈尔讲道的人,如今能在另一个国家再度听迈尔讲道,不啻是一项荣誉;而他所讲解的信息是这么有能力,又是何等的鼓舞人心。英国的信徒应该以有迈尔这样一个有恩赐的传教士而感谢神。"
中国内地会的传教士郝士德(D.E.Hoste)在十年后--一九二九年致信迈尔说,我从未忘怀我们与您在上海相处的那段日子,我们也铭刻在心你当年所表现的属灵风范和所尽的职事。
迈尔自己念念不忘神是如何一直眷顾他在中国的那些日子。他在中国的大地上奔跑了二万五千英里,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约会,也没有任何一次聚会误点。迈尔搭乘西伯利亚大铁路回到欧洲,及时赶在一九0九年之前出任摄政公园教堂牧师的职位。
迈尔自从一八八八年初在伦敦摄政公园牧养之后,大部分时间一直留在伦敦牧养教会。
一八九二年迈尔转任基督教堂牧师;一九0九年回到摄政公园教堂任牧师;一九一五年又回到基督教堂任牧师,直至一九二一年,迈尔把基督教堂的牧养工作移交给浦尔牧师(Dr.W.C.Poole)为止。
迈尔在这期间,非但是伦敦一位备受敬重的牧师,更是一位拥有数百万广大读者的属灵书籍的作家。迈尔是一位罕见的多产作家,除了撰写大量的单张和小册子外,还出版了七十本书籍。迈尔在生时,他的书籍销量已经超过五百万册。
迈尔的作品,除了两本自传体外还写了一些灵修书,包括《我每日的祷告》(My Daily Prayer)、《在黎明的门口》(At the Gates of
the Dawn)、《敬虔生活指引》(The Directory of the Devout life)、《人生的职责》(Light on Life Duties)、《重返伯特利》(Back
to Bethel)、《灵修日引》(Our Daily Homily)。迈尔还写了十个旧约圣经的人物--亚伯拉罕、雅各、约瑟、摩西、约书亚、撒母耳、大卫、以利亚、耶利米和约拿,此外还写了 三个新约圣经人物--施洗约翰、彼得、保罗。
迈尔又写了一些解经的书,包括《出埃及记》、《以赛亚书》、《约翰福音》、《希伯来书》、《彼得前书》和《登山宝训》。
第十二章 末了的日子
一九二八年,当迈尔八十一岁高龄时,他参加了开西聚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开西聚会。
适巧有一个晚间,讲员因故无法赴会,迈尔于是临时被邀请上台讲道。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开西聚会讲道。
会众一致惊奇,迈尔晚年的信息竟然带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威力。
迈尔讲道之后,仍留在开西,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千位弟兄姐妹,在帐幕里领受圣餐,一起记念主,那是一次既庄严又喜乐的欢聚。
一九二八年冬天,迈尔的妻子因病被送到波理茅茨(Bournemouth)的一间护理院治疗。两星期后,她失去知觉,不知人事,迈尔日夜在她床边伺候,直到她逝世为止。迈尔夫妻是一对被人赞扬的模范夫妻,两人在五十八年的岁月中,恩爱如恒,患难与共。
一九二九年二月十日,迈尔在伦敦城市路(City Road)的卫斯理教堂(Wesley Chapel)讲道,这是他一生中讲的最后一篇道。三天后,迈尔被送到护理院,即他妻子临终前被护理的地方。尽管医生悉心照料,但是迈尔的病情急转直下。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迈尔稍为清醒时,有人问迈尔说,你对救主有什么新的认识。迈尔举目向上,简单地说:"没有什么不同,仍如往常一样,他在我里面,我在他里面。"
迈尔并说:"我现在应该回到天上,我已经办完所有的事,我不希望再拖延下去。" 迈尔叫人读些经文给他听,他细声地说,选读那些勇敢和凯旋的经节。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迈尔终于被主接去;两个月前,他的爱妻也在同一间护理院被主接去。
一九二九年四月三日,基督教堂挤满了参加追悼聚会的会众;而当灵柩从伦敦用火车运抵波理茅茨时,另外有两千个送殡者在坟场等候。此外,在世界各地,还有数不清的信徒在怀念他,在哀悼他。
参考书目:
1.M.Jennie Stree 著的 F.B..Meyer His Life and Work。
2.Elizabeth R.Skoglund 著的Wounded Heroes。
3.W.Y.Fullerton著的 F.B.Meyer:Abiography。
4.Warren Wiersbe著的 Living with the Giants。
5.Richard Ellsworth Day著的 Bush Aglow。
6.Eifion Evans著的The Welsh Revival of 1904。
7.迈尔著的A Castaway。
8.Frank Boreham著的 A Pathway of Roses。
9.迈尔著的The Bells of Is
10.迈尔著的Reveries and Realities
11.迈尔著的A Winter in Sou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