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耀眼的宣教彗星---郭士立牧师(1803-1851)
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

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1803~1851),德国人,是信义宗第一位来华传教士,善于著书写作,把来华所经历的丰富见闻,写下出版,成为许多欧美年轻信徒的鼓舞,因而感召了英商筹办一份鼓励信徒海外传教的《海外布道杂志》(The Gleaner in The Missionary Field),以及不同宗派信徒组成以支持中国内地福音化的“中国协会”(China Association)。

戴德生18岁时,也是从阅读郭氏的文章得知中国的需要,深受感动,后来更成为“中国协会”改组后的“中国传道会”第一位差派的宣教士。

郭氏于1834年继马礼逊后作英国大使的翻译官,在中英关系史上扮演重要角色,虽一生备受争议,惟其传道心热切。当看见福音因外人不许进入内地而只能在沿海传扬时,他便深感有培训中国信徒起来传道的需要,创办“汉福会”(The Chinese Union),以协助中国信徒深入中国内地分发圣经及传教。因此,他可说是深入中国内地传教之先锋。

可惜因管理不善,汉福会属下的中国传道人欺骗了郭氏,捏造受浸信徒的名单,虚报旅行布道日志,且差不多全是骗子及鸦片瘾君子。郭氏及支持他的教会得悉后,极度灰心,虽然后来他曾竭力重组汉福会,惟新工还未开始,他已于1851年在香港郁郁而终。

一、从小说《海岭》谈起
已故日本基督徒女作家三浦绫子,在小说《海岭》中,提及三个遭遇船难的日本人,在澳门帮助郭士立将一部分的圣经译成日文。
二、勇敢的少年
1803年生于普鲁士,十二岁时投诗自荐于国王之前,得到国王的支助,得以入神学院接受造就,1827年由荷兰差会差派来东方宣教。
三、具有语言的恩赐
著作包括中文61种、英文9种、德文7种、荷文5种、日文2种、泰文1种。
四、多次沿海航行与宣教
以1831-1833年间的三次最为著名,有记录出版。
五、名声远播欧洲
马克斯在论文中也曾提及他。后来的伟大宣教士,如李文斯敦、戴德生,都深受他的影响。估计受他影响而建立的差会有十一个之多。
六、良莠不齐的「福汉会」
雇用华人向同胞散发福音刊物,成员良莠不齐,瞒上欺下,令他失望难过。
七、香港参政留名
出任英国据港后的第一任民政长官,对香港开发颇有建树,1851年去世后,有一条「吉士笠街」纪念他。其第二任夫人,曾收养并教育多位盲女,堪称「中国盲人教育之母」。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