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生”还是“师傅”?
陈终道
“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1-2)
主耶稣升天之前,十二门徒曾不止一次争大,而受主的训导。但五旬节圣灵充满之后,门徒们已没有争大的事,甚至彼得当众受保罗的责备也不在意,仍然互相尊重,没有“心病”留下(参加2:11-14,彼后3:15-16)。
雅各为什么在此劝信徒“不要多人作师傅”?又指明这封信是写给散住十二支派的人(特别强调其对象是指犹大信徒)。他们较可能是彼得与十一使徒第一次讲道时信主的人。当他们散住各处(或各国)而建立了教会,各小群体一同聚会时,有人好为人师,而引起明争暗斗,那正是重蹈使徒们早期争大的覆辙。所以雅各在书信中特别题醒他们说:“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
对犹太人来说,人若对圣经有造诣,或宗教方面受尊敬的,也会在社会上大受尊重,所以作师傅是很尊荣的身分。雅各要他们知道作师傅的,虽或在人前多得一点虚名与敬重,但在 神前却要向 神多交账;大概当时有些信徒争作师傅,自觉高明,而论断弟兄,故意挑剔别人的不是,以显出自己的是;外表谦虚,内心中看不起人,是给魔鬼留地步的病态,并且引起信徒与同工之间互相论断,各怀鬼胎。
雅各指出,我们用心追求一种属灵的德行,或一种关乎灵命进深的操练,远胜过追求一种比较得人尊敬的地位。作师傅的人仍难免有过,而要受 神更重的判断;但一个人若在言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人,这比作师傅的,还要光荣(雅3:2)。
主耶稣在世上时曾教导门徒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他们彼此都是弟兄,只有主耶稣是他们的夫子(参太23:8),又称他们为“学生”(太10:24-25)。所以这种争大的事与主的教训相违背。基督徒的今生,都是“学生时代”,我们应当随时保持学生的态度。教会中虽有 神所设立的教导人的“教师”一类职分的人,但并非人可以自取,乃是 神恩赐的职分(弗4:8-12)。保罗说他传福音是出于不得已的,这不是说他不愿传福音,而是他对 神交给他的托付有很强烈的逼切感,使他有不得不传的感觉。他成为教导人的人,也不是他自己选取的, 神既把这样的职分和恩赐交付他,岂能辜负 神的托付?(参林前9:16-17,弗4:7-12)。
在教会中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使我看得不顺眼?我知道那是什么现象吗?我是否自觉可以作师傅中的师傅?是那些人不会用才,还是 神要我继续做个好学生?若未能作师便心怀不平,爱心冷淡了,那是幼稚还是成长?
默记金句:
“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1-2)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