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先锋的道路


施洗约翰没有行过一件神迹,但他本身就是一个大神迹。

基督降临前夕,需要千千万万具有施洗约翰心志能力的人,走在祂前面。

基督先锋的道路

主耶稣曾公开称赞施洗约翰:“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马太十一:11,路加七:28);主耶稣心目中,在神面前施洗约翰是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人物。

这不只因为施洗约翰是耶稣基督 - 就是那“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先锋,仆因主大;实际方面,施洗约翰的生活,工作和道路,确实不同凡响,超绝群伦。

许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施洗约翰,原因第一,因为约翰没有行过一件神迹(约十:41),缺少了许多吸引人注意,脍炙人口的神奇事迹;第二,因为约翰不过是一盏时代的明灯 (约五:35),当基督一出来,明灯在太阳(约九:5)面前,便黯然失色;第三、可能约翰所传的信息,是“悔改的洗礼”,“悔改”二字,当做道理讲讲说说还可以,如果要实践起来,便比什么苦药更加苦 (路三:7-14,参启十:9),面对约翰的棒喝针砭,只好敬而远之,把它束之高阁,连施洗约翰也以少提为佳。就因为如此,施洗约翰在我们的讲台上、思想中,便渐渐被淡忘,很少被人记念。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施洗约翰是走在基督前头的先锋。当耶稣第一次降世时,祂需要施洗约翰“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太三:3);当基督第二次降临时,祂一样要差遣那具有以利亚心志能力的施洗约翰(玛四:5,路一:17)来为祂打先锋。所不同的,可能前者洗约翰是一个人 - 撒迦;利亚的儿子施洗约翰;而今日的施洗约翰是千千万万个人 - 每个愿意过着施洗约翰的生活,走施洗约翰道路的基督徒。因此在基督快将再临的前夕,思想施洗约翰的道路,对我们来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一)施洗约翰其人

工作需要人,需要合用的人。在神的国度中,祂所使用的人,是经过神特别拣选和训练出来的。

神使用施洗约翰作基督的先锋:

(1) 他是凭应许而生 - 当天使告诉撒迦利亚,他妻子要生一个儿子,撒迦利亚明知不可能,他答覆说:“我已经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纪老迈了。”(路一:18)就在他们以为不生育的日子,神藉着应许,到了日期,终于把施洗约翰赐给他们。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神只能使用一个因信 - 凭应许而生的人,除此以外,一切凭血气生的,情欲生的,人意生的,都不能讨神喜欢,被神使用 (约一:13)。

(2) 也是归主为圣的人 - 天使告诉撒迦利亚,他儿子“淡酒浓酒都不喝”(路一:15)自幼就过着拿细耳人 (民六:1-4)的生活。一个被主使用的人,他必须从世俗和罪恶中分别出来,完全归主。只有一个归主为圣的人,神才能够使用他。

(3) 他以旷野为家 - 施洗约翰长大了,他就拣选旷野,住在旷野,以旷野为家(路一:80)。一个人拣选什么,表明他的爱好和志向是什么。拣选闹市,表明他喜爱热闹;拣选郊区,表明他喜爱清静;拣选王宫,表明他热中名利权势;拣选旷野,表明他轻视红尘,喜欢遗世独立。亚伯拉罕选择山野,不被所多玛的繁华所吸引。施洗约翰选择旷野,以清风明月为朋,以沙石野兽为伍 (参可一:13),世界的荣华富贵,概如过眼云烟,每日静修、灵交、锻炼自己。直到日期到了,奉差遣出去,他仍然不往闹市,以约但河为他的教堂,以大石作他的讲台,独来独往,傲然物外。当耶路撒冷的宗教统治集团,震于施洗约翰的成就,派人前往调查,施洗约翰只要稍为婉转一些,立刻可以连升十级,“鸡犬成仙”。但施洗约翰却用冷漠的态度回答:“我只是山野狂人,并不是你们所要等候的人” (约一:19-23),拒人于千里之外。圣经关于施洗约翰记录并不多,根据马可第六章十七至二十节的记载,施洗约翰可能不只一次被邀到马盖耳斯的王宫向希律安提帕讲道。他身在王宫,仍然心在旷野,他照着神的话语直说,使希律动了敬畏的心。以后希律为美色所迷,娶他的弟妇,约翰不为富贵所淫,威武所屈,直批逆鳞,使希律老羞成怒,把他下在监狱之内。施洗约翰就是这样一个以旷野为生活中心的人。富贵荣华,一点不动心,神所要使用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参太四:8-10)。纵观今日教会,多少人常常责备别人贪爱世界,岂知他们口显爱情,心却追逐财利 (结三十三:31)。只因没有世界可爱,便指世界为酸葡萄,自诩清高;一旦世界的声色货利,前来引诱时,便像巴兰一样,满口神的旨意,连生命都甘出卖;又如底马一样,连忙从旷野快步走到帖撒罗尼迦大城去了 (民二十二、二十三、三十一:8,提后四:10)。

(4) 他吃蝗虫野蜜 - “男女饮食,人之大欲存焉”。谁不喜欢珍馐百味,物质更高度的享受?可是施洗约翰不食肉、不喝酒 (太十一:18),蝗虫野蜜自甘。他这样一方面是随遇而安,有什么吃什么;另一方面也是严格鍜练自己,将来走上“十字架的道路”,才不至吃不了苦,以致像马可半路开小差 (参徒十三:13)。今天有许多奉献的人,中途走向世界,就因为受不了生活的压迫,无法坚持到底。我们不是苦行主义者,但我们却强调每一个全生奉献的人,必须有受苦的心志,先做好受苦的训练。“狐狸有泂,飞鸟有巢,人子无枕首的地方”,每一个奉献的人,如果没有接受贫穷孤单的心志,怎能背十字架跟从主到底?一次,我看过一所神学院,为着他们的学生,尽量安排舒适享受的生活。我看了觉得这些少爷兵,将来只能享乐,不能吃苦,没有多大用场。中世纪修道院那一种苦修苦炼的生活,才能磨炼出认真爱主,乐意受苦的学徒出来。我不是苦行主义者,但却深深体验到,“基督肉身受苦”是我们的典范(彼前四:1)。我们必须有受苦的心志,然后才能随遇而安,好像保罗“或处卑贱,或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腓四:12),随时应付裕如,闻变不惊。

(5) 身穿骆驼毛的衣服 - 有人说施洗约翰不修边幅,是那时代的嬉皮士,说这话的人简直是亵渎神的先知。试想一个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的大先知,跟那一群空虚、彷徨、苦闷的颓废青年,有何相同之处?施洗约翰学效先知以利亚的样子 (王下一:8),粗衣只求蔽体,为着神的国什么都撇下,这是何等的牺牲和舍弃。

(6) 腰束皮带 - 这是奴仆的样式 (路十二:37,约十三:4),也是为着准备作工或走路的打扮。一个事奉神的人,必须乐意站在奴仆的地位;不是自己的选择,不是自己的喜好,不是自己雄心大志的计划,乃是完全顺服在神的手中,随时准备接受神的命令和差遣,去事奉神、服事那需要他服事的人。

(7) 等候神的话语临到 -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一切的准备、舍弃和磨炼,只不过是等候这庄严神圣的片刻。当神的话语临到时,就毫不犹豫地向前争战。今天在神的军队中间,有人急功浮躁,没有话语,便自作聪明,去建造个人的巴别塔;有人却畏首畏尾,退缩不前,当神的命令临到时,仍萎靡不振,坐失良机。施洗约翰三十年之久,在旷野接受磨炼,一旦神的话语临到,便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作神忠心仆人。神使用施洗约翰,因他有这么够好够多的条件,合神使用,今天我们若愿意作耶稣基督的先锋,我们就须付上足够的代价,将自己完全摆上。

(二)施洗约翰的信息

施洗约翰传讲的信息十分简单:“悔改”。悔改原来的意思乃是内心转变。一个人内心转变了,外面的行为,自然而然地跟着转变。你本来想到欧洲渡假,后来改变了主意,决定到南美洲去传福音,你就会改订到南美洲的机票。一个人必须先有内心改变,然后才有外面的“改正行动”(耶三十五:15)。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施洗约翰的世代,是 :

(1)一个不信的世代 (可九:19)。

(2)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 (太十二:39)。

(3)一个弯曲悖谬的世代 (腓二:15)。

(4)一个麻木不仁的世代“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 (太十一:17)

(5)一个敢于敌挡神,敢于毁谤攻击神所差遣的人的世代。“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 (太十一:18-19)。

(6)一个顽梗刚愎的世代 (马太十一:20-24)。

倘若宗教真的是时代的良心,那么施洗约翰那世代的宗教,正是一片漆黑。祭司为着财利,把圣殿变成贼窝。 (太二十一:13)沟成犹太教三大派系的撒都该党是不信派 (徒二十三:8);法利赛人是假属灵派,他们作很长的祈祷,一片虔诚的样子,但生活败坏,不过是粉饰的坟墓 (太二十三章)。希律党却是一群投机份子,利用宗教作为讨好希律的踏脚石,希望获得政治上的利益。宗教被这一群罪恶份子所把持,腐化败坏。就是这样,整个社会、民族,已经被罪恶所渗透、瘫痪、充满危机。施洗约翰面对这样的世代,正像一个医生,面对病入膏肓的病人,他毫不犹豫,也毫不容情地动刀动斧:

“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

“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

“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太三:7-10)

得救之道只有一条,就是切心悔改,每个人要从自我的宝座下来,从骄傲自私解放出来。每个人要把一切的罪恶,毫不隐讳地交出来,要在众人面前公开低头,撒破面皮,在约但河里洗去你们的污秽罪恶。

约翰所传的信息,实在太尖太利太沉重。可是他话语,带着属灵的权威,有如一声春雷,惊醒那沉醉的良心。谁配得救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 (太三:5-6)

约翰大刀阔斧的作风,引进了一次属灵的复兴运动。为主耶稣的降临铺好了道路。今天的时代如果跟约翰的时代相比较,更加败坏。教会腐败,人心邪恶,直追挪亚的日子,所多玛的光景 (路十七:26-30,创六:5,12)。

在这个时候,约翰的信息正是这世代的急需

要悔改 ─ 不要说“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犯了罪仍然得救”,把十字架当作亚伯拉罕老祖宗,作为护符。

要悔改 ─ 用实践来印证你的信仰,不要嘴边挂着一套属灵的术语,十分属灵,其实却是十足十的新法利赛人。 (路三:10-14)

要悔改 ─ 山洼要填满,山冈要削平,弯弯曲曲要修正,高高低低要改为康庄大道, (路三:5)好让基督可以毫无拦阻地在你生命中掌权。

要悔改 ─ 再向前走只有死路一样;快快回转过来,向神俯伏,改正你的行动。

要悔改 ─ 这话听起来似乎太浅,不过是入门ABC,不值属灵人注意。其实这是一门真正的功课,需要持守到底。主耶稣写信给七教会,“悔改”仍然是最重要的功课。 (启二,三章)

今天我们需要真正悔改,从撒狄的有名无实出来;从法利赛人的虚伪,教条主义出来,从老底嘉的不冷不热,世俗化、物质化出来,;结出悔改的果实。

(三)施洗约翰的见证“无我惟主”

当众人都走向施洗约翰时,这时以色列人已经四百年之久,没有先知,没有话语,他们认为约翰就是那要来的弥赛亚,连撒都该人,法利赛人,都要来受他的洗,这时的施洗约翰有如正午的太阳,光辉四射。

想不到施洗约翰一次又次地说:

“我不是你们等待的那一位 - 基督。” (约一:20)

“我给基督解鞋带还不配。” (约一:27)

“我不过是旷野的呼声,走在祂前面。” (约一:23,三:28)

另一方面他指着基督说: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约一:29)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 ……祂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太三:11)

当约翰的门徒,告诉约翰,众人都走到耶稣那边受洗,如果别人遇见这样的事,江山给别人抢去,不知要怎样难过,可是约翰却反乎常情,十分高兴地说:“……我的喜乐满足,祂必兴旺,我必衰微。” (约三:25-30)

彼得和安得烈两兄弟,本来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因着施洗约翰一次再次指着耶稣所作的见证,他们了解约翰的心意,因此转过来跟从耶稣,成为耶稣心爱得力的门徒 (约一:29-42)。

从施洗约翰一连串的言语和行动,显出他是一个全心全意高举耶稣基督的人。无论对当日的宗教统治集团,对一心拥护他的群众,对自己的学生,他总是“无我惟主”,把自己隐藏,但愿主被高举、被敬拜、被传扬。

这十分艰难的功课。人最难的是撇下既得的利益,无论是名誉、权力、地位,总是紧紧抓住不放手。扫罗王为着江山,多次谋害大卫,以怨报德。所罗门为着宝座,进行肃反,同室操戈。押沙龙为着王位,进行造反,背叛生父。

属世如此,属灵何曾不如此?

主耶稣为什么被出卖,彼拉多一语道破,无非为着嫉妒 (太二十七:18)而已。老底嘉教会为什么把主耶稣冷落门外,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要掌权作主。

这是施洗约翰最伟大的地方,他认清自己的地位,只不过是个先锋 - 为主开路;他的任务只不过是带进基督,因此当他眼见圣灵降临在耶稣身上,证实祂是那当来的基督,他便公开地,私下地,为耶稣基督作见证:祂才是你们所寻找的一位,我给祂解鞋带也不配。

今天许多教会,为什么分崩离析,建立自己的小王国?许多属灵工人,为什么貌合神离,没有合一见证?多少现代的约拿,坐在尼尼微城外向神拗颈,却在公开场合,作很长的祷告,“主阿!我一心顺服祢,因为祢的道路最美好!”多少现代巴兰,图谋属世的发达,却大言不惭地说:“除了神以外,我一无所爱;除了神旨以外,我一无所求。”多少布道家站在讲台上作见证,听完他见证以后,你心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偶像,不是别人,乃是这位布道家,他抢夺了神的荣耀,占据了基督的宝座。多少人整日喊着“自我破碎”,其实乃是打开一条出路,让他的自我出头。

这个时代,基督徒失去基督的见证,教会黯然无光。千万失落的灵魂,在我们周围浮沉。都因为我们不肯将自己俯伏在主脚前,让十字架对付自我。诗篇第二篇是这时代的特征 - 背叛神自我作主。今日我们需要学习施洗约翰“无我惟主”。

(四)施洗约翰为真理走上断头台

施洗约翰的信息,如刀如斧,面对罪恶,斥责罪恶,一点不留情。那些识时务的聪明人,早看出他树敌太多,处境充满危机。可是约翰并不以为意,他认清他从神那边领受的托付,好像保罗所说的:“我却不以性命为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 (徒二十:24)因此他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为真理作美好的见证。

施洗约翰嫉恶如仇,对群众如此,对假属灵人如此,对宗教统治集团如此,甚至对那一国之君 - 希律安提帕也如此。当希律安提帕娶他弟妇,全国皆知其非,但没有敢人开口,捋虎须,自取灾祸。施洗约翰却不然,他侃侃为真理作见证,直斥希律的罪恶,使希律无地自容,老羞成怒,只好身系囹圄。

如果施洗约翰平日不锋芒太露,跟宗教统治集团有些眉来眼去,由宗教统治集团出头,也许囚禁几日,给点教训,可获省释。无奈施洗约翰一身硬骨头,得罪人太多,一旦系狱,个个高兴,希律看得清楚,才敢没有顾忌,把他囚杀。施洗约翰就是如此,不以性命为宝贵,为真理走上断头台。

为真理作见证,许多时候需要血来印证;因此不容易。这时代的人需要吉利话 (王上二十二:13),喜欢听“平安”的甜言 (耶六:14,结十三:10)。因此牧师们为着博人喜欢,猛读群众心理,投其所好。讲台再不是Message (信息),而是 Massage (按摩),各显神通,抓得听众痒痒地咭咭而笑,这样皆大欢喜,不也快哉。

有人为着良心的缘故,但因形势很恶,来个避重就轻,或找些鸡毛蒜皮来责备,或指着老太婆来责骂,对那些大长老,大财主犯罪作恶,却视而不见,不敢开口。

就是这样,教会被罪恶渗透,由撒但掌握,好像被酵发透的面,成为失味的盐,只合丢在外面,一无所用。(路十四:34)

有人说,施洗约翰才三十多岁就为道牺牲,未免可惜。如果他晓得妥协,再留机会为主作工,岂不便佳?说这话的人,实在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在于完成神的托付,如果神托付的任务已经完成,留下来又有什么价值?约翰已经完成天国的任务,生无足恋,死何足伤,神龙见首不见尾,荣返天家,正是他的大幸。有许多人,年青时有美好的见证,曾为神所大用,及至年纪渐长,锋芒渐失,慢慢全身变得滑溜溜,没有骨头,前后左右,面面俱圆,也许不是什么老奸巨猾,至少也称得上标准的好好先生。在世上苟延时日,有的甚至将从前所建立的亲自拆毁,这样的人,长寿不如早死。

施洗约翰三十余岁耳!主耶稣也然,可是他们的工作,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成就,彪炳千古。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好,施洗约翰为真理走上断头台,用头颅来印证他所传讲的信息,这是神仆最神圣最严肃的表现。

末后的话

有人提起施洗约翰在监狱里信心动摇,打发门徒求问耶稣这一事 (太十一:2-3),对约翰有所品评。其实,这正是人性的表现。

彼得年青,曾三次不认主,年老时仍逃出罗马城,想躲避那当前的十字架。

就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时,也曾祈祷:“父阿,倘若可行,求叫这杯离开我……”。(太二十六:39)

“人”总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当面临死亡威胁时,总有求生的意念。施洗约翰也是如此。当他在监牢里面过着那漫长黑暗的日子,他盼望主耶稣来给他援手,可是主耶稣并没有来援救他 (因为祂的国不属这世界),因此在黑暗中信心受打击。虽然如此,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在迷惘中他听到主耶稣所给他的答覆,帮助他坚持信心,一直定上殉道者最终的一站 - 断头台。

施洗约翰像一颗彗星,它的光辉划破了长夜的黑暗;叫那时代的人产生了真理的醒觉。

施洗约翰没有行过一件神迹,但他本身就是一个神迹;他孤军作战,与全世界对垒,事实证明他并不孤单,因为他站在真理的一边,原来神也在他一边。

施洗约翰为基督的降临铺平了道路,使主耶稣能够在他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完成神所安排的工作,最终主耶稣也像祂的先锋一样,走上断头台 - 十字架。

今日的世代,正是最末后的世代。主耶稣就快降临。今日谁肯做耶稣基督的先锋,“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今日所需要的,就是有千千万万像施洗约翰的人,愿意献上自己的心和血,把一切都摆上,为主牺牲。你肯不肯走施洗约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