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后书释义
灵音小丛书之109
第三章 末世的警告
第3章分两大部分:末世的背道(1-9节);受逼迫要坚定(10-17节),要卫道。
一、危险的日子(1-9节)
这里所提出的:对世人(2-3节),对教会的情况(4-5节),对假师傅的危害(6-9节)。
1.末世危险的日子(1节)
(1)“你该知道”:
第2章保罗已分解教会各种情况,现在谈末世,所以说“你该知道”。
(2)“末世”:
① 大末世:
从耶稣初来到基督再来,原文是“末后的日子”(参赛2:2)。
② 近末世:
从以色列复国(1948年)到基督再来。
(3)“危险的日子”:
“危险”,古代星相学者说:“两颗星相撞引起地球危险”。这与“凶猛”(太8:28)同词,很可怕,使人难受。这是罪孽的结果。
现在的情况,证明圣经的真确。
2.末世的败坏(2-5节)
第1-5节,原文是一长句,要提摩太牢记末世危险的日子来到,必须避开那些危害人的人。这段是新约记载最详尽也是最恐怖的现象。
信徒不易渡过这些日子,神的仆人更难,所以保罗提醒提摩太。
(1)18种末世的败坏性格(2-4节,参罗1:19-31):
① 世人的败坏,有14种(提后3:2-3):
a.“专顾自己”:
这是众罪之首,以自我为中心,不理他人生死、而且自私、任性(多1:7)。
b.“贪爱钱财”:
这是专顾自己的结果。古时以弗所是贸易的中心,当时有俗语说“笑贫而不笑娼”。钱财有用,但不要“贪”(参路16:14,提前6:10)。
c.“自夸”:
贪财另一特点是“自夸、狂傲、谤渎”。希腊文“自夸狂傲”是两个联用词语,有如中文的“自高自大”。“自夸”是自吹自擂,有如江湖郎中说“能医百病”,这是吹牛。
d.“狂傲”:
是自大之意(参罗1:30)。
e.“谤渎”:
是亵渎意。说话一出口比蛇还毒,又说污秽的言语、侮辱人。
f.“违背父母”:
中国是孝国,以色列也是孝国。可惜许多基督徒不孝顺。不孝与不虔常联在一起。
g. “忘恩负义”:参路加福音6:35下。
h.“心不圣洁”:参提摩太前书1:9。
i.“无亲情”:
不只不孝,对亲属不只不敬长辈又不爱护幼小,这是铁石心肠。
J.“不解怨”:
很难饶恕人,拒绝与人和好。原是充满怨恨的心,一有机会就报复。
k.“好说谗言”:
原文是“魔鬼”。散布错误和捏造恶意小报告。
l.“不能自约”:
放荡、颓废。不能管理自己的欲望,而且用各种手段来满足它。人的欲望是无底深渊。这样的人,一定会走到下面几种情况。
m. “性情凶暴”:
野蛮,没有原则。
n.“不爱良善”:
不爱良善的人,恨好人和好事。
② 假基督徒的败坏,有4种(提后3:4):
a.“卖主卖友”:
有人认为“卖主”与“卖友”是两种人,其实“卖主”也是“卖友”,英译trators.
b.“任意忘为”:
往前直冲,乱搞,使徒行传19:36译“造次”。
c.“自高自大”:
吹虚自负。
d. 爱宴乐不爱神:
原意是“爱宴乐过于爱神”,以我代替神。
(2)要躲开假敬虔的人(提后3:5):
① 最危险的仇敌是在教会内的。教会内有一个仇敌比教会外一千个仇敌更使教会受害。
② 教会里受尊敬的人:
他们说是教会里的传道人,但他们的行为是恶的,只“有敬虔的外貌”就有2-4节的罪,没有起码道德的原则。他们有外貌而无实际行动。他们是没有重生的。
③“这等人你要躲开”:
“躲开”turn away,是消极方面;与他们有分别,是积极方面。
可带他们悔改,用温柔劝戒那些抵挡真理的人(2:25)。如果他们不肯悔改,就要离开他们。
3.假师傅的危险(6-9节)
其实假师傅也有2-5节所提的罪,但6-9节是很明显的,是堕落的生活与思想。
(1)对象(6-7节):
假师傅经常找对真理认识不深的无知妇女(参提前2:14)。
①“那偷进人家”(6节):
a. “人家”,有人认为指教会(神的家):
但“家”字是复数houses,就是人的家里。
b. “那偷进”:
“那”是复数“那些”。他们先“偷进”,后来慢慢地爬进人的家里,有如蛇的行动。
②“牢笼无知妇女的”:
a.“牢笼”,原文是“俘掳”的意思。
b.“无知”,是蠢笨、意志薄弱。不是没有学问,而是“被各样的私欲lusts引诱”(放纵口腹,说长道短等);受外来“好人”进入家里,借错误道理来骗惑。
c.“妇女”:
这些妇女还未得救,本身又有软弱、有肉体的欲念,有不洁净的良心,“担负罪恶”;又有属灵的欲望(得人的称赞、望作教会的领袖)。
d. 妇女较易被牢笼:
但男人亦有上钓受骗的。
③ 常听假教师讲道而无法认识真道(7节):
“常常学习”:保罗时代,男人会学习圣经真理,但女人没有机会学习,就容易受假道误导。
“常常学习”,这里指第6节的女人,她们不是学习真道,而是不断跟讲异端的人学习。当然,亦有许多男人是这样的。
另外,有许多人听道,但心里想的是另一套,是“终久不能明白真道”。
我们要聚会,分析所听的道是假道还是真道;也要多读经和阅读属灵的书籍。传道人要忠心分解真理的道。
5-7节描写一个用宗教作幌子的人:乱搞男女关系,放纵私欲,不认识耶稣。他们是教会里的人吗?
(2)雅尼和佯庇的例子(8-9节):
① 这书信所提的三对人:
a.“腓吉路和黑摩其尼”(1:15):
他们对真理感觉羞耻。
b.“许米乃和腓理徒”(2:17-18):
他们在真道上犯下大错误,“说复活的事已过”。
c.“雅尼和佯庇”(3:8):
他们是“敌挡真道”的。
②“雅尼和佯庇”(8节):
a. 旧约没有提这二人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是亚兰文:“雅尼”Jannes,是“诱惑别人”的意思。“佯庇”Jambres,是“使人叛道者”的意思。
b. 犹太人传说:
他们是法老宫中行法术抵挡摩西的“术士”(巫术)(出7:10-12,22,8:7,18-19)。雅尼和佯庇是这班术士之首。他们在法老宫前弄“斗法”,他们也能行奇事。
③“这等人也怎样敌挡真道”:
“这等人”,指“那些偷进人家”的假师傅。他们是“敌挡真道”的。他们是骗子,曾装假悔改信耶稣。
“他们的心地坏了”:他们的心肠坏到核心里去,心肠扭曲。“心地”是心思mind .
他们不是不知不明主道,而是不服主道。他们是从里面坏出来,“在真道上是可废弃(没有价值)的”。
基督教科学会、通灵术、基督教普爱会、耶和华见证人等异端否定耶稣是神。他们说耶稣只是神儿子(基督徒)之一。
④“他们不能再这样敌挡”(9节):
坏人、假师傅能欺骗人一段时间,但最终会被人们发现他们邪恶的工作和本性。他们不能永远敌挡,越敌挡越显露。
假师傅有时会大有果效,又会行大奇事。他们自称是基督徒、是教会的一分子(多1:16),但最后必被基督所弃(参太7:22-23,13:24-30,47-50),“主认识谁是祂的人”(提后2:19)。
我们要谨慎地过每一天。如果我们早就改过,别人就不知道你的恶行了。
1-9节接着第2章脱离卑贱的事,作贵重的器皿,实际活出“分别为圣”的生活来。
二、应付的方法(10-17节)
一个忠心跟从主的人,虽受逼迫,仍要坚定站在主的真道上。
1. 基督徒受逼害(10-13节)
(1)10-11节以个人言行和早期传道的遭遇来激励提摩太为主受苦,学习真道。7件积极的,2件消极的。原文都有“我的”。
①“但你已经服从了”(服从保罗):
a.“但”:
上面说“危险的日子”(1-10节),使人丧气;这里一转——“但”。
b.“你”:
不论其他人怎样,你提摩太要儆醒。
c.“服从了”:
原文有详细观察、审查的意思(路1:3,提前4:6),或随从、模仿、效法等意。提摩太不同那些人,反倒深深地认同保罗所提出的一切,以保罗为榜样也体验他的痛苦。
原文圣经指做门徒,彻底服从:
(a)跟从老师一起生活,与他共进退。不单头脑跟从,更是身体的跟从。
(b)他用心学习一切真道,透彻明白。不单以头脑学,更要以身学,以灵学(林后3:3)。
(c)忠于老师如同仆人。
② 积极的顺服7件与消极的顺服两件:
a. 积极的顺服:
(a)“我的教训”:是保罗传给提摩太的教义,他是知道的(徒20:27)。
(b)“我的品行”:品行,保罗圣洁的生活(林前4:17)。他不自私,而是全归荣耀给神。
这影响了提摩太(徒14:13-18)。他与保罗同工时,就看到保罗的品行与教义配合,言行一致。
(c)“我的志向”:保罗初到路司得时,提摩太已看见他的志向。他几乎被石头打死,这是保罗高尚的志向(徒14:22)。
(d)“我的信心”:个人的忠信,放在“志向”与“宽容”之间,这是主观的信心。
(e)“我的宽容”:是“恒忍”。在艰苦环境下要有耐心;对逼迫自己的人,保罗是容忍。
(f)“我的爱心”:与宽容不可分。先有爱心,才能容忍。这爱心包括爱仇敌的心。
(g)“我的忍耐”:是“忍受”。保罗在旅程布道中,遇到艰苦时,总是表现十分坚忍。
这7件,提摩太知道得很清楚。
b. 消极的顺服(提后3:11):逼迫与苦难,提摩太是知道的。
(a)“我所受的逼迫”:是“人所忍受的逼迫”,是见证人的脚踪,没有一点怨恨。
在三座城市: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
这是保罗第一、二次旅程布道时所经过的地方(徒13:14-14:23,16:1-6)。这三座城是罗马帝国加拉太省的三座城。保罗没有提第一次坐牢。
在安提阿(徒13:45,50),以哥念(徒14:3-6)路司得(徒14:19-20)受逼迫。提摩太是路司得城的人(徒16:1)。
(b)“我的苦难”:逼迫带来的结果。
保罗等从居比路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徒13:4,14),后来保罗被逐,他们往以哥念去(徒13:50-51),那些人要用石头打他们(徒14:5),以为保罗死了(19-20节)。“主都把我救出来了”(提后3:11),提摩太也看到了。
(2)凡信徒都当为基督受苦(12节):
为基督受苦(林后11:21-33),是必须的(徒14:22)。我们要忍受,因为这是有福的(太5:10-12,10:22,约15:20,腓1:29,彼前4:12-13)。
不是保罗一人(提前3:11),他不是独特的。我们也要忍受苦难。
①“凡立志”:
立志,是决心desire要付代价;罗马书7:18的“立志”仍受旧人的操管,无法行善。
②“在基督耶稣里敬虔”:
不是自己外面的敬虔,而是“在基督耶稣里”的敬虔。
在教牧书信中的敬虔、虔诚或委身(提前2:2,3:16,4:7-8,6:3,5-6、11,提后3:5,多1:1),保罗用这词的时候,总是说到那些真心愿意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地生活的人。
③“度日”的:
不是平素我们所说的“过日子”,这里的“度日”是“活出来”to live. 我们只有心里敬虔是不够,还要活出来(行出来),活象耶稣。
④“也都要受逼迫”:
拜偶像的人,要得世界的福乐;我们基督徒要走十字架的路(约16:33)。
无论在那一国里,只要你跟从主,就要受逼迫。因为敬虔生活,不只与世人有分别,更暴露了世人的恶行,所以世人就要逼迫敬虔的基督徒。
“都要”:不是可有可无、可能有,而是“都要”。一般信徒都有苦难,但那些“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逼迫,是敬虔基督徒生命的一部分。”
(3)受逼迫的原因(3:13):
①“只是作恶的和迷惑人的”:
不是两等人,而是一群有两种恶行的人(2-9节已详论)。
a.“作恶的”(行动上):
是恶人(帖后3:2),也就是那些在态度、欲望、言语行为上邪恶的人。他们的主人就是“那恶者”魔鬼(太6:13,帖后3:3)。他们常常逼迫基督徒。
b.“迷惑人的”(心思上):
新约原文只这里用这词góetes. 他们是骗子,极狡猾诡谲,但不一定行法术。他们像雅尼和佯庇(提后3:8)。他们竭力叫人走上迷途。
②“必越久越恶”:
保罗没有梦想世界“必越久越好”,或最后所有的人都悔改相信。
可惜多人认为可以改造好世界,连信仰纯正的:
a.“成功神学”:
他们认为属地事物还是有前途的,只要你肯下功夫,是可以借神恩典改善属地的事物。这种说法影响了许多人!
b.“无千年派”: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提出没有天国这一段的时间。他们认为自从耶稣复活升天,福音传开,就渐渐地改变世界到主所要的美好景况,主就要再来了!(这种说法控制了全世界纯正信仰神学院70%以上。)
除了有些悔改相信的,末世黑暗更甚,人敌挡神是“必越久越恶”。保罗没有停在第13节里,而是叫提摩太要站稳(14-15节)。
2.坚信圣经真理(14-17节)
(1)必须行在正路上(14-15节):
①“但你”(14节上):
12-13节没有什么对立,到14节又“但你”(参10节)。
②“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
单“学习”是不够的,更要“确信”(被说服),又“要存在心里”,永远持守。
③“是跟谁学的”(参1:5):
“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后来跟保罗学的更多,是可靠的、纯正的教义。“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提后3:15上),“从小”,是从婴儿时开始。
④ 以色列人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a. 完全以神为中心(撒上1:27-28,2:11,18-19,箴22:6)。使谨记重要的诫命(赛28:10),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b. 他们教育的目的(箴1:7,9:10,传12:13)。
c. 由父母在爱中教养儿女(诗103:13)。
d. 教导孩童要听父母的教训(箴1:8,6:20)。
e. 犹太人认为孩童不会拣选善行(诗51:5)。
f.
长大后,由祭司利未人、先知,特别是教法师、智慧人、文士及拉比影响。以色列被掳后,尤其在公元前70年以来,由文士的影响,产生教育组织,称“学园”(书屋),希伯来文Beth:小学是“学习写字的书屋”,较聪明的进入“研究学习书屋”;为大众预备的书屋(聚会的处所),后来希腊名字称为“会堂”。
g. 以家为中心的宗教教育:
被掳之地,这教育使年轻人认识耶和华,他们也愿意冒生命的危险,不拜偶像。父母有敬虔的榜样,孩子就跟从。
⑤“从小明白圣经”(提后3:15):
“从小”,犹太男孩通常从5岁正式学习圣经。提摩太从小跟外祖母与母亲学习圣经。
“从小”,原文Brephos 指未生的胎儿或初生的婴孩。他可能在母腹中,母亲为他祷告或把他奉献给主。
“圣经”,指全旧约,英译sacred letters.
“有得救的智慧”(诗19:7,119:98,罗11:11,腓1:19,2:12):条件是“因信基督耶稣”。提摩太从旧约得知弥赛亚要来;他跟从保罗后,就明白弥赛亚是耶稣基督。圣经的大题:“使人有得救的智慧”,因为圣经说及完全的救法。圣经的中心是基督:旧约预备耶稣初来世,新约预备基督再来。藉着圣经,学习得救之道;得救的确据来自圣经。
(2)“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16节):
这是全本圣经最重要经文之一。
①“圣经”:
这里“圣经”与第15节的“圣经”有点分别。15节所指的是全部旧约;这里所指的是所有由神默示出来的经卷,英译every Scripture,
包括全旧约,和当时部分已列入新约的,直到约在公元100年,所有的经卷已完成,到希波大会Council of
Hippo于公元393年的决议和迦太基大会Council of Carthage于公元397年的决议,才成为正典。
②“默示”theópneustos:
原文只这里用这词,是“神的气息”的意思。Theo,是神;pneo,是呼出。保罗说圣经的来源;彼得说圣经由什么方法而成(彼后1:21)。神的气,即神的灵(徒1:16)。
是字句的默示(彼后1:20-21),是圣灵给的(林前2:13),但没有破坏作者个人的文学风格。神用各人的才智、性格、感情和文字风格,使正确无误地写下。“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约10:35)。
③“都是”:
有人说:“圣经含有神的话”,但这里说“都是”。虽然记有人的话(创3:10,12),也有魔鬼的话(创3:1,4),但神负责这些话是他们说过的,没有错。所以说,圣经都是神的话,是我们信仰的基石。
④ 各方面的见证,证明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a. 旧约的见证:
(撒下23:2,赛59:21,耶1:9)。
旧约提“耶和华说”、“神说”有几百次。
b. 耶稣的见证:
(太5:18,22:42-43,可12:36,约10:35)。
c. 使徒的见证:
(徒1:16,4:24-25,28:25,来3:7,10:15-16,彼后1:20-21)。
d. 基督与使徒见证新约是神所默示的:
(约16:12-13,林前2:13,14:37,加1:7-8,帖前4:2,15,帖后3:6,12,14,彼后3:15-16)。
⑤ 全本圣经完成4样职责(提后3:16下):
a.“教训”didaskalia教义:
是神所启示的知识,让人知道神的心思、明白基本真理(教义)。这是圣经对我们第一个益处。
b.“督责”:
圣经警告我们不要走迷路;又将错误的教训与行为指出,更揭露假师傅。
c.“使人归正”:
督责是消极,这里是积极,指出正路(但12:3)。
d.“教导人学义”:
“教导”,原文paidia,是教导儿童意。这字有时译“管教”,着重行为方面。上面“教训”,着重教义方面。
(参提后2:22),只有神是义的。我们先得“称义”,得救后要学义、“成义”(罗6:16),活出实际的生活。
⑥“都是有益的”:
指上面4样职责,对我们“都”有益。我们虽不守律法,但律法对我们有教训,“都是有益的”。
(3)圣经写成的目的是叫我们行善(17节):
①“叫属神的人”:
先因信得救,才是属神的人。世人不能学完全,只有基督徒才能学习基督。
②“得以完全”:
基督徒在地位上是完全的。
Artios,不是经历上到了完全的地步,而是在属灵的认识上“在基督里”得以完全,让基督成为我们的完全。我们一点一滴地支取基督的完全作我们的完全。“学成了的”(路6:40),原文是“完全了的”(参来13:21)。
③“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7,2:21):
“预备”,原文是准备。
“各样的善事”: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按神的旨意所要我们作的各样美事(弗2:10)。
※ ※ ※ ※ ※ ※ ※
在末世危险的日子里,基督徒要受逼迫,特别是“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只要我们跟着圣经去作就必蒙恩;我们还要按圣经真理引导其他基督徒,在末世走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