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的复活
耶稣与我何干? 耶稣基督讲到充满意义与目标的生命。 他说,我们在神眼中极为重要,并且我们惟有透过与造物主建立关系,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才会得到满足。 纵然如此,很多人认为耶稣基督只是众多神明其中一个;许多人认为, 宗教都是劝人为善 ,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只要你快乐就好。 有些人认为,信耶稣的人为的是心灵上找到寄托 ,但不是人人都有需要。 还有些人把耶稣看成是要将人变成「教徒」的束缚;他们想,吃饭前要祷告、礼拜天要上教堂,信耶稣就是在守一堆的规则。 另外有人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战争 —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甚至包含近代笃信基督教的外强入侵中国,又可能看见身边的基督徒过着污秽的生活 ,于是心想,自己一点也不想跟这个耶稣扯上边。 假设我们作一个调查,问问今天社会上的任何人对耶稣的看法,毫无疑问的,他们几乎都会把耶稣当作伟大的宗教家、历史伟人,但仅只于此。 多数人都认为, 耶稣跟自己的生命完全没有关系 。 然而,我们身边似乎仍然有些人,他们把耶稣当作自己最好朋友—甚至像爱人一般。 或许你的朋友中有这样的人—他甚至跟你讲过耶稣的事、想拉你去教会。 或许你在路上遇到这种人(或许是你在赶时间的时候被拦下来也说不定!)。 或许你看到电线杆上的标语「世人都犯了罪」,却又同时看到「神爱世人」…… 你一方面想,这些人实在是很令人反感、冒犯自己的生活;有时,你甚至心生怜悯,发觉他们是一群被信仰蒙骗的人。 但另一方面,你心里又存着一点好奇:他们也不像是完全无知的人;他们到底为什么对耶稣这么热情? 耶稣真的如他们所说,这样的好吗? 换句话说,他们为什么这样信耶稣? 让我们先跳开关于耶稣的问题一下下,想想看我们自己最深处的疑问是什么。 我想,在某个时间点,我们大都思想过,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 你曾否在黑漆漆的夜晚观看天空,思想那么多的星星,是从哪里来的吗? 或者你曾望着夕阳,思想人生的几个大问题: 「我是谁?」 「我为何在此?」 「我死后将往哪去?」 耶稣基督宣称他能够回答这问题。 他宣称,他为关于我们存在的深澳问题,提供解答。 在你心想,「天啊,又是什么『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狱』的鬼话!」之前,你愿意借我一点时间,听听耶稣实际上说了什么吗? 如果你听到一半、不想听了,你大可以把浏览器关闭。 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来看看,到底耶稣说了什么,到底为什么他跟我自己的生命有关。 许多哲学家与宗教领袖都为生命的意义提供答案;然而只有耶稣基督透过从死里复活,证明自己有回答这些人生大问题的本钱。 许多人原先都质疑耶稣的复活到底是否为真,但到最后都发现,耶稣的复活留下令人信服的证据(参考《耶稣真的有从死里复活吗?》 )。 如果我们真诚相信耶稣的话,那么他说,他自己提供的是真正有意义的生命 。 他说,生命比赚钱、玩乐、成功,之后进棺材,还多了太多太多。 然而,还是有许多人尝试在成功与名利当中寻找意义;包含那些已经到达巅峰的人。 玛丹娜尝试以成为巨星来回答「我为何在此?」的问题。 她承认:「有许多年,我以为名望、财富、公众认同会带给我快乐。但迟早有一天你会醒来,发现它们都不能……我仍感到少了什么……我想要知道真实、永久的快乐的意义在哪,并且如何能得到。」 [1] 风靡两岸的香港艺人郑秀文也承认自己「习惯活在一堆价值观中」,「以为成就越大,自我存在的价值就越高。」她说:「当我拥有很多人人渴求的东西,我却发现我内心一无所有,心是空空的。我尝试用更大的成就来补充,但招徕的空荡感更大,更恐怖。」 [2] 有趣的是,三百多年前的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兼哲学家巴斯卡也讲到这个「空空的心」。 不只是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这么感受,巴斯卡说,我们所有人内心都同样感受到的这块空缺。 而巴斯卡认为,内心的空虚只能被上帝填满。 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形状是『上帝』的空洞,只有耶稣基督能够填满。」 [3]如果巴斯卡所言为真,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期望耶稣告诉我们,我们这一生的身份、价值、意义,我们还能期待耶稣会让我们得到关于死后来世的盼望。 如果没有神,生命可能有意义吗? 根据二十世纪初期的哲学家兼数学家罗素(他同时是一位无神论者),答案是:不可能。 他写道:「除非你先假设上帝存在,不然思考生命的目标就是一件无意义的事。」 [4]罗素在后来的著作中写道,自己的最终命运就是在坟墓中「腐坏」 。 他在《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中抛弃了耶稣对于生命的意义所说过的一切,包含耶稣对于永恒生命的承诺。 但如果耶稣真的如目击者所说—击败了死亡而复活—那世界上就只有他可以告诉我们,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并且只有他能够回答:「我将往哪去?」 为了了解耶稣的生、死,与他所说过的话如何帮助我们建立自我的身分,让我们发掘生命的意义,并带给我们关于未来的希望,我们必须先了解耶稣对于上帝、对于我们、对于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