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教会的城墙
曾经被谣言、结党、分争、分裂等扰乱了很久的教会,每当回想这些事的时候都会不寒而栗——当时人们青筋暴突的争论场面是多么可怕,甚至有人动怒要打人、伤人的场景又是多么让人惊心动魄;背后到处串通、扇动、挑拨离间的人是多么猖狂;分裂后两边积怨又是何等的深,致使原来的弟兄姐妹成为陌路甚至是仇敌……这些事无法不令爱主的弟兄姊妹心情沉重,揪心落泪,痛哭不止。
更可怕的是,许多弟兄姊妹努力祷告了,事态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严重了,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分争和分裂,许多人不禁产生了疑问:神不是在教会当中吗?为什么他容许这些事发生而不制止呢?为什么教会祷告了这么久,却不见神解决问题呢?不少人因此感到迷惘,灰心,继而丧气,对信仰产生了说不出的失望,虽然勉强维持其事奉,但心中已经没有先前的那种热情了;就使不少教会进入冷淡期、软弱期,这才是最可怕的,这正是魔鬼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难道是神的问题吗?不,肯定不是神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教会要好好反思我们的领受有没有错、有没有迷信成分的时候了。
从前我们幻想,以为有神,一切就可以顺其自然了,神会在人心里作成一切的工作,神自然会成就教会所希望的任何事情了。遇到问题,只要祷告神,一切由神去解决了,这完全是错误的领受(见《揭露基督教里的迷信》详论,才论述得清楚)。从创世记里可以知道,神已经把管理权交给人了,所以管理不好,不是神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既然管理的责任在于人,我们不能藉祷告,把责任推给神;比如现在神交给我们管理的地球污染得很利害,到处都危机重重,我们可以藉着祷告,就可以解决污染问题?肯定不能。这个污染问题是我们管理不好造成的,如果不悔改那种只顾生产不顾治理的管理,无论你怎样祷告,河水还是不会清、空气还是不会净,这是很普通的常识,连世人都懂得。现在,神交给我们的教会混乱了,是因为我们管理不好,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求问神怎么办?而不是要神去处理。祷告主要的功用就是求神给我们旨意、智慧、“瑞玛”,使我们可以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去悔改、去行动。这篇信息,就是我带着疑问去求问神的时候,他给我的回答。
过去我们认为教会是圣灵的殿,是属灵的,且仅仅是属灵的,而排除了一切“人的组织”的概念,以至于使目前的教会成为一群自然形成的松散人堆,呈现出一种散漫状态。不错,教会是圣灵的殿,是通过人的心灵联络而成的;但是,人都不仅仅是灵体的人,而且也是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就必定有血气情欲。人的双重性,决定了教会也有双重性:既是属灵的圣殿,也因它是人的组合体,就有人的组织性质。所以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问题,就需要管理、需要组织、需要制度。
现在家庭教会的架构,基本是自发形成的那种原始、自然的模式,没有什么严谨的组织和结构,其形成的原因是:一,历史造成的;二,错误的认识造成的;三,缺乏管理知识造成的。
这种状态在初期较小的教会里,还没有显出它的弊病来。就比如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起初也不需要什么管理不管理的,每个人只要各司其职就可以了,但如果它要扩大成一个公司,就需要管理了;企业越大,对管理程度的要求就越高,规模不断发展,还要不断调整管理、深化管理,这是现实可以看到的。如果你管理企业,纵使有很好的愿望、很好的理论、很好的策略、很好的计划蓝图,但如果没有制度,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我们不错有很好的真理,有很多培训和教导,有很好的愿望和信心,但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那些真理、课程、愿望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教会走到一个关口,仿佛到了瓶颈部分,很难再保持从前那种发展势头,就是因为教会的建造跟不上教会的发展,到了一定时期,教会的薄弱方面就成为发展的阻力,让魔鬼在此寻到了可利用的破口。使我们人性中的情欲得以膨胀,可以为所欲为、任意而行,没法限制。
可以说,当今中国的家庭教会是世上最原始的一种组织状态,他比所有世上的组织都轻视管理,也更缺乏管理,因而教会也就比其他组织更加混乱。这种松散状态,只适合小规模的结构,故此教会一大就控制不住了,就会闹出许多混乱以至分裂。这种疏松的架构,是难于承担更大,更有目标性的计划的。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教会不应只是随意集合的人堆,而应是有一定严谨架构、严明制度的教会——因它本身就是与撒旦争战的军队!
以斯拉重建圣殿后,尼希米建造了城墙,《圣经》为什么用一整篇去记述建造城墙的事呢?这城墙有什么属灵意义吗?当然有。如果与属灵教训无关,如果只是单纯的“城市建设”,那么它就不是《圣经》而是文章而已。建圣殿与建城墙,同样用了整整一个篇章,可见它们的意义不分伯仲。建了圣殿,为什么还要建城墙呢?
因为城墙是用来保卫圣殿的!
如果只建圣殿而不建城墙,敌人随时都可以来攻击,圣殿就危险了;一个羊圈没有栏栅,就有狼去攻击。所以城墙于圣殿、栏栅于羊圈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
“圣殿”我们都知道是预表教会,“城墙”预表是今日教会的管理制度。如果只有教会而没有管理制度,那么这个教会就很容易被魔鬼攻击。管理制度,是我们今日教会要修筑的“城墙”,是用来保护教会的。
其实过去以色列和教会也是有其制度的:
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的编制,本身就是一种制度;
祭司制度、礼仪制度等;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
“人若在场上比武,非按规矩,就不能得冠冕(提后2:5)。”
“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就当远离他(帖后3:6)。
”
“我们又劝弟兄们,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也要向众人忍耐(帖前5:14)。”
“制度”是现代人用的词,“规矩”是过去人用的词,其意思是一样的。
“倘若你看到弟兄有什么不对,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不听教会,就看他象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新译本,太18/15-17)”“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5)”明显就是教会处理问题的制度;
提摩太前书三章选立监督执事的条件,明显是教会的任免制度。哥林多前书还有聚会的规矩、擘饼的规矩等。
神对人许多的约束都应该是由教会负担起来的,这就是制度。
什么是教会的制度呢?就是以神的话建立起来的秩序规矩,由教会强制性去执行的。
过去教会对神的话执行,是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有人遵行也好,不遵行也没有奈何。我们似乎太寄望于人的自觉性了,假设教会的财务是单靠人的自觉性去管帐的,这样行吗?当然不行,如果没有制度,人的软弱就会被贪婪的灵利用,单靠人的自觉性是很危险的。如果一个工厂是自由状态的,全靠人的自觉性(即使这些工人全部是基督徒),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一个军队也是处在一种自由状态中,又会怎么样?——不要完全寄望于人的自觉性,那些争闹的人不也在唱“同路人”、“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吗?不也知道分裂不好吗?可见人的情欲是由不得他自己的。
不能只靠自觉来建造生命,否则我们就在家各人独自修行好了;教会是对人进行教训、劝勉、指正、责备的地方,使人的生命可以在督促、协助、监督下长进,这些应由教会的规矩(制度)来执行,为的是使人知悔识改。
人内心的罪,从外面我们无法判断,所以无权去审判,这是神的事,是由神来审判的,否则人就是在论断;但行为方面的罪,对错分明,有几个见证人,事实确凿,神就交由教会处理,由教会责罚,这种权柄《圣经》(太18/15-17)里有明文记载已经交给了教会,因此治理教会、规范人行为的责任应该由教会负担起来,这是不能用祷告推诿给神的,否则教会里的混乱,就应该由神去负责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人没有用神的话好好管理教会,这不是神的责任,而是我们的罪。
教会不仅是一个属灵的概念,也是一个制度性的概念,正如“国家”,不仅是土地的概念,也是政治制度的概念一样。教会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制度的体现,只不过我们没有把《圣经》里面的话与制度联系起来。因此,教会就是代表一种制度,使凡进入教会的人,就要按教会的规矩进入神话语的规模里。正如进入一个国家,你就得遵守该国的一切法律一样。法律有其严肃性,不是遵守可以,不遵守国家也没有奈何的;神的话本身就是律法,比法律更具权威、更具严肃性,怎么反倒遵守可以,不遵守也没有奈何?
以前我们光强调人自身的建造,却忽略了教会的建造——即制度上的建造。没有用神的话建造有秩序的教会,就会出现混沌、黑暗。
教会没有制度,就好似圣殿没有城墙,羊圈没有栏栅,军队没有纪律一样危险。
军队有军法、军规、纪律,其他组织有规章制度等,任何的组织单位都要有党章、规程、规则、秩序。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都是普通的社会常识,而我们教会的无章程、无制度、无明文的约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反倒比属世的组织更混乱、更容易分裂、分争和争竞了。魔鬼故意弄瞎我们的灵眼,使我们看不明白《圣经》,并欺骗我们,让我们以为教会只是一个灵宫,看不到它的双重性,于是忽略教会的(制度)建造,使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教会。
为什么教会需要管理?因为有魔鬼。工厂为什么需要管理?因为人的罪性中有懒惰、贪污、偷盗、破坏等的犯罪倾向,因此就需要以管理来加以防范,否则罪就大行其“道”了——制度是针对罪性来制定的。
情欲(论断、闲话、分争、争竞等)是与圣灵对抗的,是不喜欢受约束的(节制),因此教会制度本身应能产生一种抑制人情欲(论断、闲话、分争、争竞等)的机制,因为人的本性总是想脱离约束,我们就要针对情欲这一特点制定制度加以约束——从里(圣灵)到外(神的话)的约束,使它不能放肆。教会的建造就是为了帮助人在生命上建造,包括对付难以管束的情欲。
为什么有些政党他们不那么容易分裂呢?因为他们自身有一种制度,能够解决这些矛盾,又能够起到制约作用,使得他们不能以分裂来解决问题。
一个组织能够相对稳定,都是依据一定的规则、章程来运行,是靠执行制度来实现的。没有神的世人,在这些约束下尚且能够相对稳定,那么我们这些有神的人,难道就不可以稳定吗?
所谓教会的建造,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教会制度的建造,尤其是人数众多、地域广阔、分布分散的家庭教会,其严谨的建造比单一教堂的制度建造还要重要得多。
现在是停下手中匆忙的工作,来研讨一下如何建造教会的时候了。
1. 关于领袖方面的制度
教会的问题,首先就是领袖的问题;正如一个国家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领导人的问题一样,领袖出问题最容易让同工伤心,教会灰心了。
过去,我们以为领袖的权柄是最高的,教会的权柄都在领袖手中,所以有时教会反而无法处理有问题的领袖。
不,领袖的权柄≠教会的权柄。
教会的权柄——制度,是出于神的话的,是按真理制定的,是教会的最高权威。它高于任何人,包括领袖。因此教会有必要制订出人人都得遵守的制度,好让人人都能在这种权柄下得造就。“主赐给我们权柄,是要造就你们(林后10:8)”。有些领袖,为什么到了一定时期,生命就不能继续长进了呢?是因为从前他还未成为领袖时,是在教会的指导下成长的;但后来他做了领袖,就只顾去指责别人,而没有人可以监督他了,这时候教会已经不能帮助他,他的生命也就从此停滞了。
所以人人都要在教会的权柄下得以造就,没有一人可以例外,这权柄就是教会的规矩和制度。
如制订一种团契生活的制度,所谓团契生活,就是彼此教导、彼此指正、彼此认罪的一种交通形式(如果是书面交通,一定要具名),使我们在心中积压的意见、建议得以渲泄出来,这种交通是人人平等的,都在真理(太18/15-17)的权柄之下。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教会就是众人,教会的权柄,就是众人的权柄,制度就是众人去帮助个别人,没有人可以凌驾于众人之上。过去因为失去了这样的权柄,所以对某些结党、分裂的人就毫无办法。
随着社会和教会的发展,领袖腐化的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无论是社会还是教会,造成领袖腐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特权,为了防止领袖腐化,需要制定某些制度去消除这些特权,并需要有一个机制,可以对领袖起到监督作用。
世人也说“公仆”之类的话,但却比“老爷”更加“老爷”。如果你到一家去当佣人,会象“首长”的样子吗?为了使我们的领袖成为名副其实的仆人,就应以《圣经》的原则,制定领袖任免制度、领袖汇报总结制度、领袖工作评估制度等等。
在这样的制度下,就能使领袖时刻约束自己,注意生命的对付了,也能够把雇工和腐化堕落的人清除出去。
2. 把马太福音18/15-17节成为制度化
<1>制订教会同工探访,乃至信徒之间的交通原则,不应讲闲话、怨言、传舌,鼓励有意见的人与当事人交通。这样就把“是非小人”的门路堵住,也堵住魔鬼扰乱教会的破口。我们应在全教会深入教导这个交通原则,并要成为每个人的交通习惯。
<2>制订处理问题的制度,过去,甲与乙有矛盾,甲就反映给教会,这是违反圣经原则的。首先应当让甲直接去找乙交通,或者再经两三个人指证,问题还没有解决时教会才授理。另外,过去甲这样反映情况有失公平,教会听取情况只能听到一面之词,往往处理问题时就有失公正,造成许多误会。在使徒行传中保罗与割礼派发生争执,双方难定对错时,他们是双方一齐上诉,每一方都对着当事人诉辩,这才是公正合理的,少留下后遗症。教会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双方都在场,而且证据确凿才不失公平。
<3>要建立反映情况的制度,使它成为一种管道,能下情上达,使许多背后发的议论、怨言,变成意见、建议,让领袖能及时知道工作的失误、漏洞。如果是本片、本聚会点,可建立信箱、或特别的交通聚会;如果是母会与各队,可设立联络员,去了解、听取下面的意见,这样互相交通,才相互理解,才不至于让魔鬼在“背地里”作工的机会。
<4>落实惩罚制度。对于一个组织,惩罚有几种:警告、开除、刑事处罚。圣经也一样有这几种惩罚:警戒、弃绝、交给撒但败坏肉体。但过去,这些都成了一纸空文,很少有真正的落实。譬如:现在有不少教会都有结党的现象,一个片、一个队游离于母会边缘,怎么办?假若没有制度,你动他,他就更快地分裂,因此母会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结党,听凭事态发展而毫无办法。但如果教会的原则制度上上下下都己经深入人心,对结党的事再没有人同情了,这样就可以对结党的人向全教会公开处理——弃绝出教会。现在为什么有人够胆放肆不怕教会的权柄?就因为教会没有惩罚制度,没有这方面的教导,圣经原则深入人心也不够,所以不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箴22/10)”“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多3/10)”等的经文要用制度去执行。几个人在背后嘀嘀咕咕,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决定去分裂教会了?谁授的权?他们乱用权柄,我们有权柄却不敢用,就使得结党的人有恃无恐。保罗去处理哥林多教会的分争结党的权柄,我们教会为什么就不敢使用?我们的背后是有强大后盾的,教会惩罚的权柄是真真实实的。我们要制定出什么罪是赶出教会,什么罪是交给撒但,什么罪是可咒可诅的,试试看,神的权柄是不是银样蜡枪头?让大家看看那个被交给撒但的人会有什么下场,好对其他人有警戒作用。
“倘若你看到弟兄有什么不对,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不听教会,就看他象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18/15-17)”
这里的原则是,同一件罪,神给人有三次悔改的机会,如果还不肯悔改,就如外邦人无异,就要赶出教会。这是维护教会、惩戒放纵的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三次机会,不能多,也不能少。
怎样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圣灵呢?就看他有没有悔改的能力,如果已经没有悔改的能力,就知道他已经没有圣灵了。因而神给人两到三次悔改的机会,如果都不悔过,教会就把他赶出教会,就是警告那人,他已经与外邦人一样了,除非象外邦人那样悔改,否则是会沉沦的。我们赶他出去,为的是使他悔改,如果不赶他出去,他会有“既然还在教会(但实质上没有悔改),他还是得救的”错觉。“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5,13)”保罗要哥林多教会外理这个犯罪的人,为的是使他知道后果,惧怕、懊悔而得救,否则,这个人还以为自己已经得救,那就真的危险了。
在处理领袖方面,一个极端是不敢处理,另一个极端就是简单化。譬如对犯了奸淫的领袖,一下子就把他公开了,而没有按着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到十七节的次序。这对领袖的悔改没有什么好处,也不公平。这只帮助魔鬼更快打倒一个领袖,要知道,神建立一个领袖不容易,魔鬼打倒他却很容易,如果我们简单化,这只是帮助了魔鬼。我们处理任何人,都应该给他两三次悔改的机会,应该要有饶恕,只要他愿意悔改了,就应该用爱心去遮盖,不要去张扬他的错误。让他退出带领的服事,在核心同工的监督之下,如果有一段时间(一年或两年),鉴察他没有再犯,可以恢复他的一般服事,这对一个有错误的领袖才是很好的挽回保护,否则就帮助了魔鬼,把一个领袖毁了。
3. 教会之间的关系准则
现在谁都反对分争,谁都在说合一,但实际的情形却相反,为什么?因为我们虽然都有良好的愿望,却没有实际可行的准则,多少年了,所谓的合一,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而已。
为了消取分争,实现真正的合一,全教会应达致一个共识,共同遵守,成为避免分争的共同准则,只有这样,才有真实的意义。不同宗派、教会,只要在救恩真理上是一致的,我们协商、谈判,可以一同拟出一个“合一宣言”,成为合一的纲领。例如:
合一的先决条件:……(救恩真理)
权利:……(享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可以保留原来领受的观点等)
义务:……(服从合一教会的异象、事工等)
彼此遵守的原则:
① ……(彼此相爱的细则)
② ……(互相帮助的细则)
…………
(大致内容请参看《争竞(之一)》)
这样的合一就有据可依了,不是空喊高调,具有可操作性,只要谁愿意认同这个纲领,就可以成为合一教会的一员。
没有制度,就很难执行神的话,有一些事很难贯彻,也使神的话成为一句空话。
这些制度,要成为教会章程,写在墙上;成为手册,人手一份;要在全教会里深入教导,使每个信徒、同工、领袖必须自觉执行的神的话,并要一面摸索,不断完善,这样,魔鬼就不能再肆意破坏了。制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是为了防犯某些问题的。
制度是为解决问题而设的,是为了防犯某些问题而做的预防。
教会中的混乱能不能在机制下制止解决,就可见这个教会的制度健全不健全,如果制止不了,就证明这个教会在建造上有漏洞,那么,就证明该教会在执行神的异象计划上是软弱的,就必须在这方面修补漏洞,亡羊补牢。
过去,我们只顾对外宣教,而内部建造严重滞后,传福音事工与教会的建造不平衡,一头重,一头轻,使得宣教也无以为继了。
一个堡垒要打击敌人,首先自身的结构要过硬,才能既可以打敌人,又可以防御敌人的攻击。否则,你打了一会敌人,但不久便被敌人打破了。我们的境况就是这样。
魔鬼是无孔不入的,只要有一点空隙,就乘虚而入,因此我们要建造一个更严谨的教会架构,将许多圣经的原则运用到制度里去,变成教会的章程。
堡垒要有钢筋水泥、圣殿要有城墙、羊圈要有栏栅、军队要有法纪、教会也要有章程。
这种制度章程就成为了教会的“城墙”,成为最基本的遵守规则,魔鬼攻不入我们,然后才是事奉、宣教等,这是教会赶紧要做的事。
“我对他们说:"我们所遭的难,耶路撒冷怎样荒凉,城门被火焚烧,你们都看见了。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尼2/17)”
这是一个号角性的信息。
为的是使我们领袖知道,教会要用神的话砌成坚固的“城墙”;教会也是一个人的组织,需要管理,现在就是提高领袖管理质素的时候了——教会要走下去,会有许多实际的问题有待探讨。
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因为曾有过惨痛的失败、教训、鲜血和众多生命的牺牲……面对过去这些残酷教训,教会也不要白白地浪费,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有成熟的长进。
是教会建造“城墙”的时候了。让我们象尼希米一样,抢时间、争速度地去建造教会的“城墙”吧。如果我们这样行了,就可以看到教会的希望,胜利的曙光了,魔鬼猖狂的日子就要结束啦!
我们建造教会的“城墙”时,可能会遇到许多阻力。因为有些制度是会触犯某些人的利益的,魔鬼会籍着他们暗中阻挠、破坏,就象尼希米建造城墙时遇到尖锐激烈的争战一样,我们也要拿出尼希米的勇气来!
今日某些政党章程、组织制度、管理学都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都是从圣经原则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使得那些政党、组织、企业都能够有规有柜。为什么教会倒不能遵行圣经原则呢?
教会本来就是神要在世上实践他真理的一个样式,好让世界看了就来效法,但惭愧的是世人倒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了。我们虽说也叫军队,但比起世上的军队可差得远了。如果世上的军队都象我们这样的散漫状态,就一定溃不成军。一个军队是否有很强的整合能力,有赖于它是否有严格的纪律,军法越严明军队其战斗力也就越强,教会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神又在内部工作,我们的教会不久就一定会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军队。
这些只是抛砖引玉的建议,真正完善的谋划还要靠诸多的长辈同道多多努力!
默想与祷告:
思考自己教会应该制定哪些制度来回应以上信息呢?
亲爱的圣灵,祢是智慧的灵、真理的灵,求祢给我们更充分的圣经原则,让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制订教会的规章制度吧,多谢祢,阿们。
悔改:
讨论,并立即展开制定教会制度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