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教会处于混乱时期



1.长老教会

在公元1801年的「联合计划」下,在纽约州中部、俄亥俄州、密西根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州及威斯康新州分别成立了许多教会。这些教会由两派完全不同的信徒组成:新英格兰公理派信徒与爱尔兰籍的苏格兰长老派信徒。大多数长老派信徒接受加尔文主义,而公理派信徒则因受到新英格兰自由神学的影响,越来越远离传统的加尔文信仰。

公元1837年,长老教会的传统派和自由派之间发生强烈冲突,而造成教会的分裂;这次分裂持续了三十二年。分裂前一年,自由派已经在纽约市设立了「协和神学院」(Union Seminary),这间神学院今天在美国仍为自由神学主义的发源地。



2.圣公宗教会

由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圣公宗教会在战后几乎有一代之久,非常没落。他们也不太会处理「西进运动」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到公元1850年时,圣公宗只有九万信徒,而且还分成七派,

在他们中间只有少数几位领袖不消极。其中最有名的叫做查斯主教(Bishop Chase)。他第一个教区是在纽约边界;然后他在新奥尔良成立第一间圣公宗教会;后来又在俄亥俄州工作,使圣公宗又新开设一个教区,并成立了肯阳学院(Kenyon co11ege);然后他在密西根州与伊利诺州做宣教工作。

在这段时期中,高派教会与低派教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低派教会注重传福音及简单的崇拜仪式。高派教会因英国的「牛津运动」而坚强起来,以致低派教会大为恐慌,担心圣公宗教会返回罗马天主教。公元1853年,举行了一次大会,准许低派教会有更多发表意见的自由,这样才防止了圣公宗的分裂。然而,从那次大会后,低派教会也失去了它的影响力。



3.移民使信义宗坚固

德国信义宗教会为两个问题产生冲突:一派主张把信义宗美国化,并且对奥斯堡信条作较自由的解释;另一派主张保持德文,并坚守传统路德派主义信仰,如果不是移民潮涌入美国,前者很可能得胜。公元1830至1870年间,也就是美国内战前十年,超过一百万德国人移入美国。里面有许多天主教徒和反对宗教者,但绝大部分为信义宗信徒。他们大大坚固了信义宗教会内保守派的力量。当时,他们的领袖是窝特尔(Walther)。也在这时,举行了几次正统会议,其中包括闻名的密苏里大会(Missouri Synod)。

窝特尔是密苏里州圣路易城的信义宗牧师,在他的德文杂志中,他恳切地教导读者坚守传统路德派主义,也主张为教育儿童设立教会学校。直到今天,信义宗良好的学校制度仍为窝特尔及一些领袖不朽事业的纪念碑。密苏里大会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领袖,将青年组织命名为「窝特尔联盟」(Walthe League)。

内战之前,大批信义宗信徒从挪威及瑞典移民到美国。后者在伊利诺州的岩石岛(Rock Island)组织了奥古斯丁大会及奥古斯丁学院,这批移民也接受非常保守的正统派信仰。



4.荷兰改革宗教会

我们还记得,荷兰改革宗教会于十七世纪早期便已定居在纽约地区,在十八世纪初期时,曾被富瑞林浩生大有能力的讲道所复兴。富瑞林浩生在美国创办第一间神学院,这间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设立在新泽西州,是今天若歌大学(Rutger University)的前身。

欧洲大移民潮也带来了许多荷兰人,有很多教会是全体信徒与牧师一道移民过来。有一个团体由范饶特(Van

改革宗教会对美国改革宗信仰的保守及福音的传播有根大贡献,至今他们仍保持先人在荷兰所接受的信条。无可避免地,「自由神学主义」也侵入了改革宗教会,虽然如此,这个教会大部分信徒与上百位牧师,仍持守传统信仰,而且传扬纯正福音。他们有九百间教会、二十三万信徒。



5.基督徒改革宗教会

在密西西根定居的改革宗教会里,有一批人对太快加入美国改革宗教会,及教会的一些作风非常不满;不满的情绪从公元1850到1857年,不断增加。他们批评教会使用东部的诗歌,也对荷兰监督会的「临时会员制」及「公开圣餐制」提出质疑,又抱怨信仰问答的教导、慕道班及探访工作的疏忽。最新的争论则导因于范饶特牧师介绍巴克斯特(Baxter)的一本书「呼吁未信者」,他们批评说,这本书有亚米纽斯主义的看法。当时主要是平信徒对教会领袖的不满。

结果于公元1857年四月八日,在荷兰监督会的聚会中,发表了四份脱离教会的公文。同年十月七日,五间教会在鲍思(Bosch)牧师领导下组织了「基督徒改革宗教会」(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

起先成长得很慢,但公元1880到1890年间的移民潮,为他们带来不少信徒。在公元1881至1882年间,有八个教会及许多人为了互助会(Free Masonry)的问题而脱离改革宗教会;这些人以及荷兰真改革宗教会,都于公元1890年加入了「基督徒改革宗教会」。



6.天主教会因移民扩展

公元1830到1870年的移民潮,不但使信义宗及改革宗增长,也同时帮助了天主教会的扩展。德国移民中有三分之一是天主教徒,数千名爱尔兰移民则全都是天主教徒。

爱尔兰天主教徒非常贫穷,抵达美国国土时,已经囊空如洗;因此只能定居在上岸的地方,结果使波士顿、纽约、费拉铁非及巴尔的摩,变成天主教的中心地。德国天主教徒则定居在新拓展的西部地区:俄亥俄州北部、密西西比州西部、密苏里州及威斯康新州,均成为德国天主教徒的集中地区。

公元1830年时,天主教徒有五十多万人;三十年后,增至四百五十万人,全美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位主教。从此以后,罗马天主教在美国便具有强大影响力。今天美国有四千多万天主教徒。



7.教派的兴起

时代的动荡,使移民潮自欧洲流向美国,也使拓荒人潮向西迁徙。它带来了「复兴运动」以及「露天聚会」,但也成为不合圣经的教派(Sects)或异端(Cults)萌芽、发展的温床。

 奇怪的是,纽约州中西部地区同时是米勒尔派(Millerite Craze)、属灵运动(Spiritualistic Movement)及摩门教(Mormons)的发源地。

更奇怪的是,在这同一个地区,出了当时一位伟大的奋兴家芬尼(Finney),而芬尼带领归主的一个人,在这个地区又成功地组织了奥奈达团契(Oneida Community),在社区里推行共享财产制度。



8.摩门教(The Mormons)

约瑟斯密特(Joseph smith)住在纽约的波密拉(Pa1myra)城,他在年轻时就看见过许多异象,并宣布天使摩洛尼(Moroni)曾向他显现,告诉他当时教会的许多错误,又告诉他为西方世界所写的圣经被埋在附近的山里。公元1827年九月廿二日,他宣布挖出一个石盒,盒内放着一本金页书。

斯密特用三年时间将这些金页的内容翻译出来,于公元1830年出版了摩门经(Book of Mormon)。这本书宣称是一本从巴别塔讲起的美国历史。并宣称摩洛尼是摩门的儿子,是神选民的最后一个生存者,他在公元四世纪时将这些金页埋藏起来。

跟随「先知约瑟」的人,于公元1830年四月成立了一间教会。从公元1831年到1837年,摩门教总部都设在俄亥俄州的科特兰城(Kirtland);后来杨百翰(Brigham Young)加入这个运动,而且很快成为「十二使徒」之一。由于法律事件及社区间的摩擦,摩门教徒在迁到密苏里州之后,又于公元1840年迁到伊利诺州的诺浮城(Nauvoo)。

约瑟斯密特宣布他于公元1843年七月看见异象,因此创立一夫多妻制。这种措施引起人们对摩门教不满。当斯密特和他的兄弟被关在监牢时,暴民打破牢门,入监将他们残暴地杀死。两年后,在杨百翰的领导下,摩门教徒集体迁往大盐湖(Great Salt Lake)。

这个教会影响信徒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它为贫困者及病人提供救济,又为信徒提供教育、娱乐和职业,年轻的摩门教徒两个、两个地出去,用一年或更多的时间义务为教会工作。

摩门经被看为与圣经同等,是支持圣经而不取代圣经的一本书。对于圣经,则只接受它正确的翻译。在基本教导上,他们认为斯密特的另外两本书也极其重要。这个教派有两个特别的教义:「为死人施洗」及「属天婚姻」(Celestial Marriage)。



9.安息日会

这时代所有福音派都传讲基督的复临。米勒尔(Miller)是新英格兰的农夫兼浸礼派平信徒传道人,他根据但以理书及启示录,将基督复临的日子订在公元1843年三月廿一日,有许多人相信并跟从他。

米勒尔于公元1831年开始传道,起先在附近乡村,后来被请到大城市讲道,最后全国各地都要求他去讲道,他的著作大为流行。

 公元1843年三月廿一日到了,又过了;米勒尔解释说:「在这一年中,基督随时会复临」,但公元1844年三月廿一日到了,又过了;这个日期再度修订;公元1844年十月廿四日也到了,又过了;每个日期都因预备期的延长而耽搁。

他们于公元1845年成立了一个很弱的组织。但到公元1846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s)为了犹太人安息日的问题及对但以理书第八章的解释问题,而脱离该组织。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教义上非常保守,怀特夫人(Mrs. White)是早期领袖。他们在慷慨捐赠、禁酒、禁烟方面,都是最好的榜样;他们的医疗及福音工作,遍布之地涵盖九百种语言。根据公元1963年的报导,他们有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九间教会及一百三十万成年受洗者。



10.属灵主义(Spiritualism)

人本来就有与灵界沟通的欲望,但在混乱时期中,这种运动往往发展成极端。

大卫斯(Andrew Jackson Davis)是属灵主义的创始人,他组织了「属灵派主日学校」。几年后,纽约州海德斯非城有一对弗克斯(Fox)姊妹,在家中听到敲击的声音,她们立刻感到这是来自灵界的信号;以后她们的降神会非常出名,许多人被吸引。公元1855年,这一派宣称有二百万信徒,并在公元1893年成立全国性组织。今天根据不同属灵派团体的报导,总数约有近二十万人。



11.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

在摩门教、安息日会及属灵主义出现后几十年,又有基督教科学会兴起。公元1866年,艾迪夫人(Mrs. Eddy)突然从重伤中痊愈。她过去曾学过精神与属灵关系学,此后便发展她的「科学神医系统」,她相信所有「和谐的意志行动原则便是神」。很明显地,这个运动不但不合圣经,也不合科学。

艾迪夫人写了「科学与健康」一书,成为基督教科学会的教科书。公元1879年,依照她的指示,在波士顿建立了一间教会。又于公元1892年重组,改名为基督教科学会第一教会,其它教会都是这间母会的分支。由当地教会领袖分别担任「诵读者」、「从业者」及「老师」的工作。「诵读者」在聚会中,诵读他们出版的讲道课程;「从业者」全时间做医治的工作;「老师」则教导慕道班。

母会常提供免费演讲。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是全世界最好的报纸之一,为读者提供没有偏见的报导,是有效文字工作的榜样。这个团体绝不宣布他们信徒的人数。



12.耶和华见证人会(Jehovah’s Witness)

另一个分布全球的教派是耶和华见证人会。该会直到公元1931年才定名为耶和华见证人会;以前曾称为「千禧年曙光派」(Millennial Dawnists)、「国际圣经学生会」(International Bible Students)、及「如瑟立派」(Russellites),因创始人如瑟立(Russell)而得名。如瑟立吸引很多人听他讲基督的再来。公元1872年,他在匹茨堡第一次正式将跟随者组织起来。他的书印行了一千三百万本。公元1909年,总部迁到布鲁克林(Brooklyn),又于公元1939年改名为「守望台圣经与单张协会」。公元1916年如瑟立去世,拉塞福法官继承领导地位;公元1942年,诺尔(Knorr)再继承拉塞福。

该会所有信徒都是传道人。虽然他们不收什一奉献,但他们为见证及宣教工作的奉献非常慷慨;他们所写、印、分发的文字刊物数量之多无法估计。他们的正式刊物是「守望台」(Watchtower),每期印三百七十万份。公元1920年后,书及小册的分发超过七亿本。全美国有四千间教会,全世界有二万间耶和华见证人会的教会。

耶和华见证人会反对向国旗敬礼或为国家当乓,他们认为「政府暴政」是撒但三大联盟之一,其它两项是「教会错误教导」与「对事业的压迫」。虽然如瑟立的某些教导后来被修改,但这一派的教义有许多方面和传统基督教是冲突的。他们不信三位一体、不信基督的神性、基督身体复活与基督的再来,却教导有关千禧年及坏人灭亡的第二次试验;他们对基督代赎论、人类管理及灵魂的存在,都持不合圣经的看法。



13.反奴隶运动的兴起

殖民地时代,蓄奴是很普通的事,许多出名的公理派牧师,包括爱德华滋,都拥有奴隶。独立战争之初,单单麻萨诸塞州就有六千名奴隶,虽然蓄奴在那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也有不赞成的人。早于公元1769年,一位罗得岛州新港镇的贺普金斯牧师(Hopkins),就在讲道上强烈攻击奴隶制度;贵格派是当时唯一采坚定反对奴隶制度立场的教派。

殖民地时代末期,人们开始改变。南方、北方普遍地感到应当释放奴隶,长老教会、循道派教会及浸礼派教会都发表强烈反对奴隶制度的决心。



14.教会为奴隶问题分裂

自从怀特尼(Whitney)于公元1792年发明轧棉机及纺织机以后,南方人对奴隶制度的感觉完全改变。棉花变成美国最主要的产品。公元1830年时,南方领袖们深信全国的福利全赖棉花,而若没有黑奴的劳工,无法好好种植棉花。

在北方,反对奴隶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情绪上也越来越紧张。因为腓力浦(Philips)在各处演讲,怀悌尔(Whittier)的诗歌,及迦利逊(Garrison)的文章「释放者」,都成了有力的宣传。

北方与南方之间渐渐发展成敌对的情势,这种「不共戴天之感」到一个地步,终于使一些教会分裂。

公元1845年五月,浸礼派宣教协会决定不再与北方浸礼派合作。同一年,南方循道派通过与北方循道派断绝关系,而改名为「监理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South)。同样的事,也发生在长老会之中。

公元1861年,南方圣公宗教会都感到对被释放的奴隶负有责任,因此他们为被释的奴隶和孩子创办学校,为他们提供宗教教导与训练;长久以后,这些教育渐生果效,黑人们自己起来组织了教会:

在所有为有色人种的福利而设立的机构中,黑人所组织的教会,在宗教上、道德上、社会上及文化进步上,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最为重要。



15. 慕迪(Dwight Moody)

内战时期,前往军中传福音的人是慕迪(Moody)。他是一位年轻人,先在芝加哥做过不少福音工作,慕迪生于麻萨诸塞州的北田镇(Northfield),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千辛万苦地将孩子们抚养长大,所以他受过的教育很少。

慕迪十八岁时接受了耶稣基督,第二年就去芝加哥经商。他在普里茅斯教会租一些席位,专门邀请年轻人与他一道去参加崇拜,又在贫民区开始主日学工作,将街上的儿童召集在一起,把圣经真理教导他们。

以后他放下职业,全时间投入基督教工作,从公元1865到1869年担任芝加哥青年会(Y.M.C.A.)的会长,在任期间,筹款建设青年会在美国的第一幢建筑。

公元1871年以后,他在全美各地主持奋兴会,同时数度前往英国及苏格兰旅行布道。他的同工善基(Sankey)是一位杰出的歌唱家,帮助他领会;善基带会众唱诗,也介绍新的诗歌。

慕迪在讲道中强调靠耶稣基督得救的福音,言语简单、灵里火热、态度诚恳,吸引无数人前来听道。慕迪和善基成为全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的工作带领了成千上万的人归向基督。

慕迪很有组织才干,他在麻州创办基督教住宿学校,又在芝加哥创办慕迪圣经学校,晚年时,他把大部份时间用在建设这些学校上。公元1899年,慕迪死在北田镇。




研讨问题:


1.长老教会为什么分裂?

2. 圣公宗教会为什么分裂?高派教会与低派教会显着的不同在哪里?

3.移民如何影响德国信义宗教会及天主教会?

4. 殖民地时期,教会对蓄奴制度一般的态度如何?

5.为什么怀特尼发明轧棉机影响到奴隶问题?为什么北方反对蓄奴?

6. 为什么奋兴聚会在美国有这么重要的意义?请比较葛理翰(Bil1y Graham)布道大会与慕迪的工作。

7.解释以下名词:约瑟斯密特、窝特尔、富瑞林浩生、饶特技师、复临派、艾迪夫人。

8.列出各种新教派的信仰,并列出有些教派值得学习的地方。

9.摩门教对圣经的看法如何?

10.奴隶问题如何影响各宗派?

11.列出慕迪的贡献。

12. 为什么低派教会的影响会减少?

13. 教会为美国的黑人做了哪些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