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是全民的期望 教会巴比伦被掳(公元1309一1376年)的耻辱、大分裂(公元1378一1417年)的丑行,以及无数败德行为,使真基督徒对罗马教会感到无比伤痛,呼吁彻底改革的声音,不断地发自西欧各国。 这些呼吁改革的声音,终于使教会召开三次大会,分别在比萨、君士坦渐及巴塞尔(公元1409一1449年)举行。但对正直的基督徒而言,这三次大会令他们非常失望,因为它们对改革教会毫无成就,相反的,情况却越来越糟。 所有败坏教会的罪恶及弊端,都集中在「教廷官吏」(curia)身上。在教会被掳巴比伦及大分裂之后不久,教皇制便进入异教文艺复兴的影响之下。教皇们变成世俗化的义大利贵族、一批艺术与文学的爱好者。教皇利奥十世是一个高雅的绅士型人物,对异教文化的文艺复兴有浓厚的兴趣,他虽然生活检点,却很世俗,对属灵的事毫无兴趣;在他被封为教皇后,他说:「现在让我们来享受教皇制吧!」;他最大的计划是在罗马建造一座雄伟辉煌的圣彼得教堂,这计划需要庞大经费,为了得到这笔钱,他大量推销赎罪券。 就是在这时,路德发出了怒吼;由于全民都已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所以路德的行动立刻得到强烈的回应。二百多年来,期望改革的思想不断提高,汇集成一股洪流。曾有相当长时期,罗马成功地用水坝挡住这股洪流;但教皇越将水坝筑高,水位却越往上涨。最后,路德爆破堤防,使改教洪流倾泻在西欧各国。 2.西是乃斯(Ximenes) 路德在德国改教前,西曼乃斯已经完成在西班牙的改革。 西班牙基督徒为驱逐回教徒而战,达七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492年,才将摩尔人(即回教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那达(Granada)收复。长期与回教徒的争战,使西班牙基督徒孕育了一股狂热的宗教与爱国情操;这份情操在斐迪南与伊沙伯拉(Ferdinand and Isabel1a)在位期间,尤其强烈。 王后伊沙伯拉发起改革西班牙教会。她将改革工作交给三位教会领袖,其中一位是西曼乃斯,他是方济会修士,后来成为多列杜(Toledo)大主教,是真正策划改革、推动改革、并改革成功的人物。 这次改革主要是改善圣品人员与修道士。西曼乃斯为所有修道院订立严格规条,神甫人员强迫过道德生活。无知、无能的圣职人员都被革职;其它人则被送进他所设立的学校中学习神学。所有反对西曼乃斯的人都在王后之权柄下遭铲除。王后伊沙伯拉保护西曼乃斯,使他免受教皇的干涉。改革的结果,西班牙教会得到爱神而能干的圣职人员。 教会的其它方面则保持原状:教皇仍被尊为教会元首;圣品阶级仍然继续;天主教对祭司与圣礼的观念仍旧持守;一切圣礼、信条、礼仪、圣事都不过问;教义也毫无改变;修道院未被解散,也没受到压制。 西曼乃斯在西班牙所做的是「改革事工」而非「改教运动」。 3.查理五世拣选亚良德(A1eander) 公元1521年,沃木斯国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是查理五世、路德、亚良德。查理是斐迪南与伊沙伯拉的孙子,自幼在祖母严谨的天主教环境中长大,后来做了西班牙王,又成为德国皇帝,而亚良德则为教皇的代表。 有一段很短的时间,查理五世曾想利用路德改善整个教会,正如他祖母用西曼乃斯改革西班牙教会一样。查理知道路德激烈地攻击教皇制、祭司制与圣礼;他希望路德放弃这种极端的看法。但是在沃木斯国会中,路德坚持教会大公会议会错,而且他可以证明它们已经犯错。听到这点时,查理便挥手,示意会议结束;因为路德选择与罗马断绝关系,已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从那时起,查理坚决反对路德及改教运动;他决定与教皇代表亚良德联盟。第一步是藉教皇之助,推翻路德和改教运动;接下来是:背叛盟友,自己称主;最后是将西班牙教会的改革运动,强迫推行于全教会中。 4.教皇亚得良六世(Pope Adrian VI)沃木斯国会之后,教皇利奥十世去世,正好为查理的计划预备了良机。负责选举新教皇的红衣主教们进入长期停顿,打破僵局的唯一途径,就是采纳皇帝查理所提出的人选;最后,经过他们的接纳,查理的人终于成为教皇,名号是亚得良六世。 教皇亚得良来自荷兰的乌特列赫城(Utrecht),曾担任查理的家庭教师,是一位敬虔、严谨的天主教徒。由于他完全赞同西曼乃斯,而被誉为「荷兰的西曼乃斯」。 按照皇帝查理的期望,再加上个人的意愿,教皇亚得良的确将西班牙的改教运动带到罗马。然而,却一败涂地。他的失败有几个原因:他在义大利人中,感到不自在。他不但不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懂他们的语言。另一方面,这些义大利人也不了解他。亚得良是一位单纯、良善的人,他以为把西班牙的改革推行在罗马,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直到抵达罗马以前,他还不知道教皇制度的腐化,已经到了多么深远的地步。如果要对付赎罪券的罪行,将会切断教皇每年税捐的数百万收入。教廷本身就是个庞大的机器,有数千雇员及食客;若要推行西班牙教会的改革工作,就意味着把数千人的职业和收入剥夺。 他采取的每一步行动都遇到意外的拦阻和狡诈的反对,罗马教廷朝臣们在这位敬虔、单纯的荷兰人背后暗笑。而在罗马,又没有伊沙伯拉的帮助,可以像当日西曼乃斯一样铲除敌人的势力。经过二十个月无效的奋斗后,亚得良终于公元1523年,心力交瘁而死。 在他的墓碑上,红衣主教们请人为他刻了一行字,写着说:「这儿躺着亚得良,他一生最大的不幸是被封为教皇。」亚得良是最后一位非义大利人的教皇。 教皇亚得良在位时,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他派遣一位使者到德国去,承认教会腐败的主要根源就是罗马教廷。果然不出所料,这个行动又被罗马教廷朝臣们讪笑。然而对这位诚实、单纯的亚得良而言,这是一件大事。这件事深具意义,因为它是以教皇正式身份去行的事。 这项行动导致了罗马教会改革的开始。在教廷中,有几位较属灵的人身居高位,他们看到了教皇的榜样;他对改善罗马教会的努力,唤醒了这批人,在他们心中挑起了改革教会的热诚。 5.天特会议(The Counci1 of Trent) 在这同时,改教运动在各地展开、罗马教会继续腐化、皇帝查理急于使复原教与天主教合一。他安排了几次会议,邀请复原派和天主教神学家前往参加;他们在会议中,研讨双方的不同看法,但始终无法获致协议。罗马教会中的热心信徒继续要求改革教会。 最后,教皇保罗三世(Pope Paul皿)召集了一次大会,地点在义大利北部山区的小城天特(Trent)。从公元1545年到公元1563年间,间歇性地举行会议,其中有两次长远数年的休会。天特会议是罗马天主教史的里程碑,因为它象征教皇制的成功。 在德国、瑞士、法国、荷兰、英国、苏格兰,复原派教会都拟定了信条,宣告他们的信仰。天特会议也为罗马教会拟订一份信经,并采用了一本信仰问答书。许多教会的弊端纠正了;也为罗马圣职人员预备了更好的教育;教皇的最高权柄更坚定地肯定了。 虽然罗马教会推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教会的本质仍然未改。为对抗复原教,天特会议中更高举、更肯定天主教体系。这次罗马天主教的自我改革运动,被称为「反改教运动」(Counter Rdormation)。 数年来,改教运动的炽热为罗马教会提供了宗教上所需的条件,现在它凝固了,也正式定型了。 现在复原派教会所面对的,是一个经过改革和复兴的罗马教会,因此,复原教主义和天主教主义即将展开一场更激烈的斗争。 研讨问题: 1.为什么为改革而召开的三次大会都失败了?一般而言,教廷对改革的态度如何? 2.西曼乃斯为什么能在西班牙改革教会?他的改革行动和路德有什么不同? 3.查理五世和教皇制的关系如何?关于改革,他个人的计划是什么? 4.为什么亚得良六世在改革罗马教会的工作上失败? 5.天特会议带出哪些改革?为什么到这时,这些改革就行得通,而过去却行不通? 6.天特会议如何影响复原教与天主教的关系? 7.参考百科全书,列出所有大会议,并简单说明每次开会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