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怎样发掘孩子潜能


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次,我到无锡市沁园小学,在那里成立"知心家庭学校"。孩子跟爸爸妈妈在一个"学校"里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促进两代人的沟通与和谐。

那天,我走进多功能厅,面对几百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依次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忽然,一个高个子男孩从后排挤到台前,满脸不高兴,气呼呼地问道:“他们给我起了好多外号,都特难听。”

“什么外号?说说看!”

“我眼睛小,他们叫我小眯缝眼;我做俯卧撑起不来,他们就叫我软骨病!我很生气!”男孩的脸涨得通红,大口喘气。

我笑着看着他生气的样子,却发现了他的嗓门很大,而且音色很好。我马上对他说:“你的声音很洪亮,唱歌一定不错吧?”

“算你说对了,我是合唱队的领唱!”男孩得意地说。

“你叫什么名字?”我提高声音问道。

“顾欣坚。”孩子的声音更大。

“好,我也给你起个外号怎么样?”

男孩瞪大眼睛,诧异地说不出话来。但我从他的目光可以读懂他的反应:“你怎么也给我起外号?”

“就叫你顾大歌唱家,怎么样?”

“好,好,这个外号好!”男孩乐得一个劲儿地点头。

我对台下的同学们说:现在请"顾大歌唱家"给我们唱两句吧!如果你们认为他像歌唱家,就使劲儿鼓掌;如果觉得他不像,就小声鼓掌。

顾欣坚亮开嗓门唱了两句,引来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我又说:“请大家再跟我配合一下,咱们一起鼓掌一起说:‘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耶......!’”

家长和孩子便齐声喊道:“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耶......!”

我们的"顾大歌唱家"在一片赞扬声里兴奋不已,脸上绽放着自豪、骄傲。

散会后,我对校长说,请您再配合一下,星期一的全校升旗仪式上,您让顾欣坚再当众唱首歌。唱完后,您再领着大家一起说:“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耶......!”这样的做法,叫"形象再塑"。

后来,我再次见到顾欣坚学校的辅导员,第一句话就问:“这么长时间了,咱们那位‘顾大歌唱家'怎么样了?”

辅导员告诉我,顾欣坚现在可神气了,走到哪儿都挺胸昂头的。没人再叫他"小眯缝眼"了,都亲切地叫他"顾大歌唱家"呢。

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

成人爱的眼神,来自爱的发现。无论是什么人,一旦发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人或事,眼睛总会发亮。所以,爱的关键就在于发现,让自己心中的激情燃烧起来。

怎样去发现呢?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听讲的时候却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提完,他的手就举起来了。可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回答不上来。课后,老师找他谈话,问他“你不会,为什么还要举手呢?”

这个男孩坦白地说:“同学们都笑我,说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就举手,想表现表现。可是,我真的不会。”

学生的坦诚让老师很感动。于是,他和这位学生订了个"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遇到你真的会回答的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记住了吗?别举错了。”

学生点点头回答:“记住了。”

老师心里有了底,再上课提问的时候,任凭男孩的右手举得再高,老师也视而不见;但他一举左手,就马上叫他回答。果然学生回答得不错。老师便表扬这位学生很"棒",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从此,这位学生的学习大有起色。

这位老师真"棒"!他透过"爱举手"这一现象,看到孩子要求上进的积极性。如果老师没有爱的眼睛,想必会认为这个孩子是"捣乱",如果再没好气地训斥几句"捣什么乱?想好了再举手!坐下!"那么这个孩子再也没有勇气站起来了。

同样的做法发生在北京,北京光明小学刘永胜校长提出一个口号:“在课堂上要让所有回答问题的孩子都毫无遗憾地坐下!”

这是多么有人情味儿的宣言!它体现的意义就是保护了所有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世间有许多事物的真相,都被多种复杂的假象遮掩着,人们要认清事物的真相,就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看待孩子也一样,许多优点、长处常常被埋没、被忽略。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有一句名言:“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重视孩子,就是最富有力量的爱。



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

“当孩子哭着要东西时,父母应该怎么办,是给还是不给?”一位母亲来信问我。

我在复信时,送给她一段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话:“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我在复信中还对她说:“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的拒绝会比当时的拒绝给孩子的打击要大得多。当孩子放纵的欲望最终被拒绝时,轻者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忿绝望的心理,他会觉得世界上谁都跟他过不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孩子的轻生自杀行为。”

“如果您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地去‘放纵'他、‘迁就'他;如果您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您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

这方面,我的好朋友王晶女士有很成功的经验。

王晶女士是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她的女儿黄思路在上小学的时候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上中学的时候,黄思路出过两本书。现在,她就读于北京大学,每年的寒暑假,她还去美国学习钢琴。在我眼中,黄思路是一个"棒"孩子,不仅仅是因为她学习优秀,更因为她是一个通情达理、心态良好、很善于与人交往的"懂事"孩子。

许多人问王晶,你女儿并不是神童,智商很一般,可为什么她不论学什么都那么快、那么好呢?你们用了什么特殊方法培养的她?

王晶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女儿素质的培养。我们觉得,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在健康地成长,能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会不会与人相处,有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黄思路是独生子女,我们就总有一种危机感,担心娇惯孩子,怕她变得脆弱、低能,担心孩子习惯了走平坦大道,将来不会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因此,在黄思路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把每一个困难都看作一个锻炼孩子的机会。这还不算,还设法为孩子"制造"困难,让孩子学会变不利为有利,克服挫折度过难关。

培养女儿黄思路,王晶有三件"宝贝"。

第一件"宝贝":娇生不能惯养。

王晶说:“我们的家庭条件不错,这可以算是‘娇生'。但娇生不能惯养。如果把黄思路培养成小公主,说一不二、随心所欲,长大以后怎么能受到了委屈?再顺利的环境也难令她满意。所以,从黄思路一出生,她遇到困难我们从不替她‘扛',而是利用这样的困难达到我们锻炼她的目的。”

有原则的爱,是理智的爱。而要坚持这种爱的原则,作父母的有时也得要狠下心来。王晶在这方面就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

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因为黄思路比班里其他的孩子小,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

女儿被挡在门外,呜呜地哭,可妈妈硬是没让她进门。

女儿知道妈妈的脾气:原则问题没得商量。最终,她妥协了,央求妈妈说:“妈妈送路路去幼儿园吧。”

王晶此刻真想一把抱起女儿,把女儿送回幼儿园。可是,她心里明白,如果今天自己送女儿回幼儿园,等于奖励了她撒娇耍赖的行为。这样一来,明天、后天......女儿还会再哭,老师还会送她回家来。于是,王晶狠下心对女儿说:“好孩子,你自己回去,下午妈妈第一个去接你。”

女儿万般无奈地走了,她是面对着家门,一步一步倒退着离开的。一边退着一边流泪说:“妈妈再见!”眼看着女儿走远,王晶关起门来大哭一场。一个母亲下狠心让孩子从小接受磨练,的确需要坚强的意志!

令王晶欣慰的是,从那天起,女儿上幼儿园再也没哭过。虽然女儿只有3岁,但母亲的举动却传递给她一个信息,那就是,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愿望是会受到拒绝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妈妈的“不迁就”,带给女儿的是持久的耐力和乐观的心态。从小经历挫折的黄思路学会了接受现实,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社会的规范。她善解人意,凡事先为别人着想,发生利益冲突时,她总是自觉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别人,从不强求别人来迁就自己。最重要的是,她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快乐,为自己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的感到自豪。

王晶对我说:“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



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自作必须自受”,是王晶教育女儿黄思路的第二件"宝贝"。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世界上"吃堑"的多了,有的长智了,有的却没长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让当事者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有些父母常常在事前提醒,事后责骂,千方百计去补救,结果是大人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嫌大人烦。下次呢,该错的还错,该忘的还忘。

王晶的做法与其他父母大不相同,当女儿做错事的时候,让她"自作自受",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先去"吃一堑",然后"长一智"。王晶给我讲了三个让女儿"吃堑长智"的故事。

第一次,学校排练节目,8岁的女儿走得匆忙,忘了带伴奏磁带。王晶发现了,却没做声。她想,女儿常忘东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赖心理就增加一分,那么以后就还得提醒一百次、一千次,不如让她受点挫折,让事实来教育女儿。黄思路快到校门口才想起来,打电话给妈妈,请妈妈赶快把磁带给她送去。

当时,王晶正好放暑假在家,完全有时间给女儿送去。但她没这样做,只对女儿说:“你自己犯的错误,不应该惩罚妈妈。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黄思路没有办法,只好向老师说明情况,把节目顺序调一下,然后骑车顶着烈日回家去取伴奏带。王晶说:“我让她多跑了这一次,后来她却少跑了无数次,因为她记住了这个教训。”

曾经有人问黄思路:“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妈妈的做法对吗?”

黄思路笑着回答:“我觉得对。‘自作自受'使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事情,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所以我做事就很负责。”

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要经过不断地吃堑、长智的过程的。

第二次受罚发生在黄思路小学临毕业前。她负责的一笔为特困生捐款的现金少了200多元。老师说,“算了,反正捐款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个同学也把小学读完了。”

王晶坚决反对,她要求女儿把账目的漏项补齐,补不上的由她自己赔偿。思路把漏记的账补上后,还有120多元因事隔数年实在记不起来,只好垫上自己的钱。

王晶告诉我:“这种做法类似罚款。如果孩子长大以后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差错,也是必须要承担责任的。我这样做,只是提前让她通过惩罚接受教训,以免这种做法成为习惯。这样罚她一次,避免了将来更大的损失。在我看来,付出这笔‘罚款'还是很划得来的。”

从那以后,王晶要求思路每天对自己的花销记账。上中学后,思路各种稿费收入和开支数目越来越大,只要迟一天记账,妈妈就罚女儿10元钱。思路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不敢懈怠地记账,否则妈妈给的100元汇款,收到后10天不记账,就罚光了。

第三次,是因思路赖床受罚。

有一段时期,黄思路每天晚上睡得晚,早晨又想提前半个小时起来早读。可是,她听见闹钟响后没有马上起来,结果又沉沉睡去,如果不叫她,上学就要迟到。每天如此,闹钟便形同虚设。王晶让女儿把闹钟设定推迟半小时,按正常时间起床,这样睡得充足一些。开始女儿不愿意,每天晚上总说保证第二天能早起,可是第二天还是迷迷糊糊醒不来。妈妈没收了闹钟,说:“既然闹钟起不了作用,就别用了,我可不当你的'闹钟'!”

没有了依赖心理,思路睡到清晨便很警觉,听到一点点动静就醒过来了,又马上翻身起床,生怕一觉睡过头。几天之后,妈妈把闹钟还给女儿,思路便能准时起床了。

王晶的"惩罚",对女儿不是打、骂,而是"罚跑腿儿"、"罚款"、"罚起早",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体验由于自己的错误带来的后果。结果,这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懂得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女儿不管走得多远,王晶都非常放心。

黄思路16岁时,去美国学习钢琴,独自一人在美国住了三个月。

她一下飞机就遇到很多问题,但思路靠着自己的力量把一切问题都"解决"得很好。她说:“我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比较短,这也算妈妈‘自作自受'教育的一个成果吧。”



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

光说不练,不会成功;父母一切替孩子代劳,孩子不会长大。成功人士的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魔力。

"我能行"的孩子,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行动中成长的。有些父母,嘴上说让孩子锻炼,可事事都替孩子做。孩子渐渐地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自身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

“独立必须自主”,是王晶教女的第三件"宝贝"。

只要女儿思路能做的事情,王晶从不插手。

黄思路3岁开始学钢琴,而第一堂课,妈妈就让她单独去老师家。思路个头小,直接坐在琴凳上够不着键盘,妈妈就为她准备了一个大枕头。妈妈把枕头绑在思路背上,像送大学生一样,站在大门口,目送女儿走出家门,到对面楼上的老师家上课。思路练琴的时候,父母也很少在一旁盯着,只是要求女儿在练琴时要认真,练好了,就可以去玩。

从小到大,王晶从来不代替思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思路2岁就学会了用筷子,3岁时会自己洗澡,4岁时会自己洗头发。

在妈妈的耐心培育下,黄思路从小就养成了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上小学的第一天,她把每一本书包好,又一一放进书包。长大一些后,思路学会了自己补衣服、缝扣子,修自行车,上小学五年级的一天,她在学校生病了,放学后独自跑到医院看病。当外公得知消息赶到医院时,她已经把药都取好了。

黄思路说:“我妈从不会因为年龄小而迁就我。妈妈好像一直都很平等地把我当成大人,这让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大考虑年龄问题。”

她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思路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看上了一条裙子,只是大了些。思路请妈妈帮着改一改。可是,妈妈说:“你拿得动针线吧?拿得动就自己缝。”思路就自己动手,缝了一个下午,把裙子改好。“那条裙子我非常喜欢,穿了好多年呢!”思路自豪地说。

这就是孩子的感受。他们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哪怕做不好。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今天的孩子比我们棒!”我跟王晶发出同样的感慨。

黄思路12岁那年要去北京参加少代会,王晶把女儿带到机场售票处,让女儿自己查询航班的时间和价钱,自己只站在远处看着女儿。

在王晶的家里,永远听不到有人说:“孩子还小”。遇到难事,妈妈总是退一步,摆出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说“娘勤女儿懒。山不转水转,机会来了,就开发你的潜能吧!”

这么一"逼",女儿居然带给妈妈一个又一个惊喜:鞋匠不肯修的鞋扣,她想办法修好;淋浴龙头坏了,妈妈全身湿透没有修好,思路往里面夹块海绵就解决了问题;上大学后,宿舍电话不通,她也动手去修。

16岁时,思路一个人出国学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克服了很多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自力更生挣路费。回国后,她把出国求学经历写成一本书,既是对自己的总结,也是对妈妈的感谢。

在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裕的今天,如何让孩子具有"身在苦中不知苦,面对困难不觉难"的素质,对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父母的要为孩子长远着想,就要让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学会承受挫折,接受惩罚,经历磨难。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感激父母赠予的这份人生财富。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孩子未来的命运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养成了好的习惯。

上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