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的同工 - 米怜与梁发
马礼逊只身漂洋过海来华宣教,至第七年蒙神垂听祷告,获两位得力助手,一位是比马礼逊幼两岁同来自英国之宣教士米怜;另一位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也是米怜的属灵儿子,后获马礼逊按立为中国教会史上第一位中国宣教师梁发。二人均在其有生之年,遵循马礼逊的榜样,为中国大地的迷羊鞠躬尽瘁。
米怜牧师(Rev. William Milne, 1785~1822)
米怜于1785年生于苏格兰,六岁丧父,由母抚养。米怜年幼时须出外牧羊,因而从其他牧羊人习染了用粗言秽语驱赶羊群,然而就在此时神为他安排了三位良师,不但教晓他织筐与理麻谋生之技,也教晓他祈祷及上帝之道。16岁蒙恩归主。信主后常在月下彻夜祷告,更立志:「我要永远奉献我的灵魂与身体于上帝。」
廿四岁那年(1809年),米怜要为主到远方传教,遂向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请。与传道会委员见面时,身穿牧羊装的他,被委员评为「不能胜任」,说他去做机械工人比做传教士更适合,米怜随即回答说:「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有关传教的服事,我都愿意去干。我愿为上帝伐木、挑水。」后来米怜卒被传道会接纳,受训后,于1812年被按立为牧师,同年8月与柯氏(Rachel
Cowie, 1783~1819)成婚,个多月后带着新婚妻子登船赴华。
无法栖身华境
米怜夫妇于1813年7月4日抵澳门,成为第二位来华宣教士。马礼逊夫妇带着兴奋心情迎之。在华孤军作战多年的马礼逊在当日的日记中说:七年来渴求有同工的愿望,终于此日得以实现。
可惜,当时的澳门葡国政府不许米怜居留,故米怜在澳门逗留16天后,便要乘船往广州,秘密学中文四个月。马礼逊鼓励米怜要把中文学好,以便日后能一起翻译旧约圣经。但中文对米怜来说并不易学,他说:「一个人想学好中文,必须具有铜的躯体、铁的肺腑、橡树的头、弹簧的手、麻鹰的眼、使徒的心、天使一样的记忆和马土撒拉的寿数!」留在澳门马家的米怜夫人,于1813年10月14日诞下一女Rachel
Amelia。
由于米怜不像马礼逊可以传译员身份在广州立足,天主教背景的葡国政府又不欢迎新教传教士留在澳门,马礼逊便派米怜南下到马来半岛一带观察,以便寻觅适合地点设宣教站。七个月后,米怜返广州向马礼逊汇报,二人商讨后,均认为马六甲是设立宣教基地的理想地点。
借文宣冲破障碍
1815年4月,米怜携眷前往马六甲,并聘得马礼逊推荐的刻板匠梁发同行。在这次往马六甲航程中,米怜夫人诞下双胞胎男婴。为解决清政府严禁传教及印中文福音刊物的法令,米怜在马六甲开设印刷所,在梁发帮助之下印制大量中文圣经、布道书及福音单张,出版中国第一份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月刊,也同时出版英文刊物。米怜说:「当一个人不能亲身向人传讲福音时,他的责任就是分派最方便的代表(福音书刊)出去。谁能说这些平安使者不会先把主的道路铺直,不会先把一个民族为主预备好?」梁发因工作关系常有机会看圣经及米怜写的福音书,在受感动之下决志信主,更于1816年
11月3日接受米怜的施洗。
马礼逊与米怜一起筹办的马六甲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于1818年委任米怜为首任校长。1819年,米怜妻子于1月再诞下一男婴,惟产后未几,来华仅六年的米夫人染上热病及痢疾,于3月20日病逝,终年35岁。遗下四名年幼子女。米怜悲痛万分,此期间的日记,常泪迹斑斑。米怜本人亦体弱多病,现要兼负母职,照顾幼儿稚女,可见其艰难。
马六甲英华书院于1820年正式开课,丧偶后的米怜仍忠心事主,继续埋头处理校务。此学院不仅为来华传教士提供学中文的机会,也为当地华侨子弟开创高等中西教育的机会。创校之初,学生仅七名。其后梁发、屈昂、马儒翰、何进善(即何福堂)、袁德辉(林则徐总督之首席英文秘书)等,均是该校最早期的学生。此外,米怜也协助马礼逊翻译旧约圣经中的约伯记、旧约历史书部分等13卷。因各方面有出色的成就,荣获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颁赠荣誉神学博士学位。
当时有私人大机构欲以高薪聘请他过去帮忙,惟他清楚自己来华目的乃为福音,故婉拒邀请,专心留守在马六甲的岗位。后来因积劳成疾,于1822年6月2日在岗位上逝世,死时才37岁。
后继有人
上帝埋葬了他的工人,但他的工作仍继续。
米怜被上帝埋葬了,但他向中国人传福音的热心,深深感染着他的属灵儿子梁发。梁发后来不但成为马礼逊在华传道的好助手,也成为不同宗派来华宣教士的福音伙伴,成为当代中国人得闻福音的好管道。而米怜其中一子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注一),即1815年在往马六甲航程中出生的双胞胎之一,长大后步其父后尘,于1839年加入伦敦传道会来华宣教,至1856年才自伦敦传道会引退。
梁发宣教师自马礼逊(1789-1855)
带领中国第一位信徒蔡高信耶稣后,梁发在米怜夫妇悉心栽培下,成为更正教第二位中国信徒,后来更获马礼逊按立成为中国教会史上第一位华人宣教师。
1789年生于广东省高明县的梁发,出身贫农,11岁方入村塾,读三字经、四书和诗经等。四年后赴广州谋生,初学制笔,不久改学刻印木板。公馀常自修文学,为日后著作打下根基。
廿一岁那年1810年,梁发在离十三行颇近的一间印刷所工作,该所承印马礼逊所译之圣经,梁发在工作中认识了马礼逊。
1813年,米怜刚抵广州之际,正赶上监印整本新约全书,在合作中认识了梁发,遂聘梁发一起去马六甲开设福音印刷厂。1815年,到马六甲后的梁发,公馀仍喜与三教九流之人来往,但经多时替米怜刻印布道书、福音单张后,梁发渐生慕道之心,且常参加米怜之家庭聚会,米怜夫妇又为他编写了一本简要问答小书,嘱他逐一细心思想,在米怜夫妇谆谆的教导与生命影响下,梁发于1816年11月3日主日受洗归主。
要领全家归主
与米怜夫妇一起生活的日子,梁发认识到基督徒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愉快,遂渴望自己也能有一个这样的家。米怜师母更常教导他领全家归主。因此,当挚友米怜师母于1819年3月病逝后,梁发即决定回乡娶妻,渴望把家人都带到主跟前。只是回到乡间,见乡人沉迷拜偶像,遂写了《救世录撮要略解》一书,为我国文宣首本布道书。他把书带回广州请马礼逊过目,备受称许,便刻印200本,分赠亲友。不料,官厅获报,拘捕了梁发,经马礼逊托中商求情,仍被打30大板,皮开肉绽,另罚款70元,才予释放。梁发成为第一个为主受苦的中国信徒。
重返马六甲后,梁发并不以福音为耻,反更努力协助米怜完成部分旧约翻译,及刻板已译妥之部分旧约。1820年,得悉一年前所娶之妻黎氏即将临盆,便再回乡,劝妻子信主成功,以饭碗盛水为妻施洗,十日后又替头生儿子进德施洗。
梁发全家归主后,再回马六甲协助米怜刻印圣经。1822年,来华只九年的米怜病逝,梁发痛失恩师之际决定延续恩师的心志,返中国向中国人(自己的同胞)传福音。1823年11月20日,马礼逊替梁发长子进德施洗后在日记写下一个愿望:「今天,我们的中国同工梁发,带他的儿子梁进德来这里,让他的儿子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受洗。哦!但愿这个小小的基督教家庭,能在中国成为传扬主真理的器皿。」事实上,梁发也真如马礼逊所期望的,从不畏惧清庭禁令,冒生命之险传福音。传福音期间,梁发感自己圣经知识仍贫乏,便常到马礼逊那里研读神学。
离开祖家已16年的马礼逊,趁着中文新旧约圣经印刷大功告成便返英探望子女,临行前,为让广州、澳门两地有人接替他的宣教工作,于1823年12月在澳门按立梁发为伦敦会宣教士。返英差不多三年后回华,对梁发忠心尽责的事奉态度十分欣喜,梁发也因可再度与马礼逊一起研读圣经而开心。1827年,马礼逊按立梁发任讲道之职,使之成为我国首位华人宣教师。自此,梁发成为马礼逊的主要同工,直至1834年马氏离世。
著书领人归主
1828年一月,梁发为同乡青年古天青施洗。二人随即在本乡合办一所私塾,借以传道,可惜在村民大力反对下,遭官府查封,梁发更因而要逃到澳门,古天青则从此失去消息。
虽然当时的中国乍看还不是传福音的好时机,但梁发不理会是不是传福音的好时机,仍坚持要为福音大发热心。特别当读到罗马书说:「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十14~15)梁发就更认为这是他作为中国基督徒的本份。为了能领同胞信主,梁发殷勤研读圣经,经多年的勤奋,受教育不多的梁发,在不许传福音的环境下借文字传道(这正是恩师米怜的教导,要在不许可的环境,继续以福音刊物传扬福音),梁发就在这使命感驱使下写了不少
著作和翻译作品。最著名的是1832年写的《劝世良言》。
梁发于1830年带领其印刷学徒屈昂信主,此新葡萄后来更成为他的传道助手。由于梁发感自己才疏学浅,深信要改变中国人便须从教育开始,故每届乡试期间,梁发便与同工到考试场门外,将圣经及他写的《劝世良言》赠给考生(注二)。一次,在分发期间,遭知府追查,捕数人入狱。后靠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Bridgman和马礼逊之子马儒翰托人向知府求情,缴800元赎金始放人,但仍追缉梁发,再得裨治文之助,把他及其子进德藏于伶仃岛一船上,送回马六甲。
1835年,伦敦传道会宣教士戴尔(Samuel
Dyer)从槟榔屿转至马六甲,他是采用钢冲压技术制作中文字模之发明者,亦是中国内地会创辨人戴德生之岳父。梁发、屈昂与戴尔牧师同工,大大发展印书和传道工作。当时信徒多集中于马六甲,1837年,一年内有30人受洗,是当时教会最兴旺时期。1838年,梁发还到新加坡传道,翌年,梁发再度不惧禁令,于1839年回广州传道。
留下福音火种
梁发返广州传道之时,正值中英鸦片战争前夕。当时马礼逊之子马儒翰已升任为英国驻广州领事,梁发欲制止这场战争,走访马儒翰,指出如英国派兵侵华,杀害华人,此后便再没有华人接受圣经,也不会有人再听英国宣教士传道,请他为基督教
著想,尽力阻止战争爆发。只是,马儒翰当时仅为小小外交官,焉能阻止殖民主义的庞大势力?
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华书院于1843年迁往香港,在马六甲主持校务的理雅各(James Legge)成了香港英华书院的首任校长。他自马六甲带来一位青年传道人,名叫何福堂,是英华毕业生,中英文均优。何福堂后来在香港被按立为中国教会史上第一位牧师。1843年,梁发往香港与何福堂同工,创办布道事工。因仍受清廷追捕,故再回马六甲、新加坡等地传扬福音。1848年潜回广州,不屈不挠,继续建福音堂、宣扬主道。1852年,他为青年信徒周学(即周励堂)施洗,留他协助宣教工作。后来周励堂为循道会名牧,事主45年之久,为梁发一生最后所结之佳果。
梁发晚年,美国教会在马礼逊影响下,开始派大量传教士来华,正填补了从英国来华宣教士数字的减少,因此,仍不辞劳苦的梁发,便常到美国宣教士开办的医院慰问病人,宣讲福音。1854年,其子梁进德见父亲不像从前康健,曾劝他不要多劳,只是梁发说:「我信主已40年,外国弟兄尚且不远万里而来传福音给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怎忍放弃不为?到最后一分钟我也要传福音给人。」1855年4月10日,66岁的梁发,还在医院和家中讲道,两天后安息主怀(注三)。
备注:(注一)米怜之子的中文姓名,是根据《中国基督教史纲》和《中国基督教百年史》所用的。中国人从父姓,像马礼逊之子是马儒翰,为何米怜之子姓美而非米?待查。(注二)其中一位考生为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收到《劝世良言》小册子于10年后才翻阅,后受感要信耶稣,只是信得偏差了,竟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是他的天兄,并成立「拜上帝会」,于1951年建「太平天国」。(注三)梁发去世后,安葬于广州市郊凤凰冈的祖坟。基督教岭南大学后来迁至凤凰冈附近,为扩充校址收购了他的祖坟,并在校园内保留梁发的墓园。
参考资料:
《
梁发──中国最早的宣教师》麦沾思著,朱心然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初版。
《中国基督教百年史》汤清著,道声出版社,1987年初版。
《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查时杰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初版。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顾长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传教伟人马礼逊》海恩波著,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三版。
《香港基督教会史》刘粤声主编,香港浸信教会出版,1996年第二版。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 by D. MacGillivray,1907, pp.
2-17, 251, 554
中国内地会月刊英伦版《亿万华民》1934年pp143~144。
北美版《亿万华民》(China's Millions, North American Edition)1930年p19;1935年p185。
《中国基督教史纲》王治心著,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59年初版,1998年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