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克斯牧师
Rev. Sydney Malcolm Wellbye Brooks
(1875~1899)
1896年春山东省己有大刀会,后来又有义和团。1897年11月1日,有两位德国天主教教士(RichardHeule)和(Franz
Nies)在山东曹州府钜野县被杀,德国乘机派遣远东舰队在11月14日占领胶州湾,夺取青岛炮台。当时的局势,加上其他种种因素,终于在山东演成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极不幸的悲剧:义和团事件。而第一位殉道的宣教士,就是英国圣公会卜克斯牧师(Rev.
Sydney Malcolm Wellbye Brooks)。
出身
卜克斯牧师1894年入读伦敦东部之圣奥古斯丁学院(St.Augustine's College,
Canterbury)
毕业后便加入圣公会作宣教士,1897年春抵达中国时,年22岁。
山东省平阴宣教站
抵步后被派到山东省西部之平阴,与马焕瑞牧师(Rev. H. Mathews)同工,一边苦学中文,同时开始传道。因他工作勤奋,两年后便参与本地教会为会佐。
梦境成真
当山东省义和团横行时,洋人受到很大威胁,但毕竟从未直接杀害他们,仅个别地区有些冲突而已。也许在这关系紧张的氛氛下,有天晚上卜牧师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回到自己的母校,走进一座纪念馆里。馆内的墙壁上有一碑文,纪念本院殉道之毕业生。当他注视碑文,竟清楚看到自己的名字记在其上。他想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于是也小心戒备,与马牧师彼此照应,以策安全。
归途中遇害
在平阴之东约50哩的泰安,驻有同属英国圣公会的宣教士伯夏里牧师(Rev. H. J. Brown),1899年圣诞节,卜牧师之姊姊从英国来与伯牧师成婚。由于姊弟情深,卜牧师早就赶到泰安与姊姊相见。当新婚夫妇度蜜月时,他便赶回平阴去。
1899年12月29日星期五,卜牧师从泰安起程返回平阴。他骑骡代步,有位骡夫随行。他们夜宿一旅舍,翌日再起行,经过肥城张家店(Changchiatien),遇到一群拳民,拉他下骡推出村外。虽然他身强力壮,一下子便挣开他们逃跑,但被拳民骑马追上,遇刺身亡;尸首被弃路旁水沟,遇害时年仅24岁。
星星之火
想不到这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此事件揭开了义和团事变的序幕,是近代中国史中一段极悲痛的历史。无数军士、平民死伤,闹事之拳民亦伤亡枕藉,更引致过百上千无辜的宣教士和基督徒流血殉道。
卜克斯教士之死,变成了当时一桩教案,引起清廷上下震动。从中国历史书刊、文献中的三处记录、教会历史书籍的记载,以及近代中国历史学者的记述,均可看到卜克斯牧师遇害及结案之经过。以下节录近代中国历史学者的记述如下:
历史记录
据《义和团大辞典》中作者王守中所写之《肥城教案》:
「英教士卜克斯被杀事件。卜克斯是基督教安立甘会(Anglican
Church)牧师,于山东平阴县一带传教。1899年12月29日,卜克斯由泰安返回平阴。30日行至肥城县张家店地方,与当地大刀会人孟光文、吴方城、吴经明等数人相遇,双方发生冲突。卜克斯被孟光文等砍落头颅殒命,尸体被弃沟中。肥城知县金猷大得知卜克斯被绑架的消息后,驰往救护,但为时已晚,未能奏效。
1900年1月4日,清廷连续发出两道谕旨,令山东巡抚袁世凯严饬所属赶将凶犯勒限缉获,从严惩办,同时将疏防之该管各官,先行参处。袁世凯将肥城知县金猷大撤任,派候补知府曾启埙、方燕申会同泰安知府潘民表等,一面约同英教士伯夏里和马焕瑞验尸妥恤,给棺殓埋,一面率队缉拿凶犯,先后拿获孟光文、吴方城、吴经明、李潼关、庞燕术5名。袁世凯令将凶犯提交济南由臬司审判,并建议由英国领事观审。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派驻上海的副领事甘伯乐于2月3日到济南办理。
袁世凯本想照「故杀例商办」,将情节较轻的李潼关、庞燕术设法开脱;但甘伯乐反对,提出4项要求:
1.将凶犯从重治罪,巡抚会同观审,领事监刑。
2.将泰安知府及肥城、平阴两知县革职,永不叙用。
3.照教会内绘图,在行凶地方建立教堂,由教士择地,由官给费,并由民集资立碑。
4.恭录1月4日谕旨,及办案情形,由巡抚出示晓谕。
经袁世凯与之反覆磋商,去掉巡抚观审。泰安知府和平阴知县免于处分,肥城知县按降留参处,肥城汛千总邱扶盛由清廷敕部议处。案犯孟光文、吴方城处斩,吴经明终身监禁,李潼关本拟监禁10年,已在监病故,不再判处,庞燕术徒刑2年,该管地保路秀泽、刘白香、石长安、徐荣湘等分别笞责革职,永远不准复用。
由官给费9,000两、地基5亩建造教堂1所,由民集资500两为教士立碑。由巡抚恭录谕旨刊布晓谕。甘伯乐对这样结案甚不满意,他以巨野教案、日照教案赔偿德人甚重,肥城教案视英人性命太贱等词,屡次晓渎,均遭袁世凯驳拒。」
(本文节录自黄锡培著,即将出版的:《回首百年殉道血──1900年义和团事件中殉道之宣教士名单】》)
资料来源:
(1)Forsyth, Robert Coventry: The China Martyrs of 1900,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04. pp. 9-12.
(2)Ketler, Isaac C.: The Tragedy of Paotingfu, New Y0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02, pp. 325.
(3)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全二册第50, 65-68, 75-78页。
(4)柴莲馥编:《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上海中国圣教书会,1910)第7页。(取自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笫十八辑,沈云龙主编,文海出版社。)
(5)郭廷以编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清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63)。全二册第 1060-1065页。
(6)李文海、林敦奎、林克光编著:《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济南齐鲁书社,1986)第67-91页。
(7)廖一中主编:《义和团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