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盖群英 Alice Mildred Cable, 冯贵珠 Evangeline French, 冯贵石 Francesca French

盖群英 Alice Mildred Cable, 冯贵珠 Evangeline French, 冯贵石 Francesca French

盖群英(Alice Mildred Cable,1878年2月21日-1952年4月30日) 是20世纪初在中国山西、甘肃和新疆传教的著名女传教士。1878年出生于英格兰Surrey郡的吉尔福德,是一位具有绅士品格的布商的长女,高中毕业后,属灵方面经历了复兴,于是去伦敦国王学院接受了基本的医学知识,就加入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1902年初经美国抵达中国,被派到山西霍州传教站,在此结识了一生的同伴冯贵珠(Evangeline French)- 1908年又加上妹妹冯贵石(Francesca French)。她们在霍州建立了1座教堂、1个200人的女子学校、1个诊所和1个戒毒所。

另一种西部大开发 传福音也是一种开发,使人的心灵从黑暗中得释放,提升对自己、对环境的期许与努力。来自英国的盖群英与冯氏姊妹三人,老早就投入另一种的“西部大开发”中。

不一样的童年 盖群英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有一年暑假,父亲带她赴欧洲各国旅游,使她的见闻大为增广。1902年由内地会派到山西霍州,主要从事妇女教育的工作。

1923年,三位人到中年的女传教士前往甘肃肃州(酒泉)开辟一个新传教站,以此为基地,每年穿过戈壁沙漠,向西进入从没有传教士进入的区域,向新疆的穆斯林妇女传教。三人教会了许多人汉语,使她们能阅读圣经和其他属灵书籍。三人到处赶集,在每个集市上卖圣经,并且高唱圣歌。其中有一次,她们进入2700户住家和帐篷,举办650次聚会,送出4万册以上的圣经。

赶集布道法 戈壁的居民相当复杂,因此她们的行李中,要准备不同语文的圣经、书刊,趁着赶集的机会,分送给不同的人。与不同族群的人谈道,先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特色。

戈壁通与女强人 出入沙漠十多年,她们成了“戈壁通”,而沙漠生活的锻炼,也使她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她们在1940年左右回英国,写了几部有关戈壁的著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1941年离开中国后,更先后前往纽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传教,1950年三人已逾古稀之年,仍前往南美冒险传教,三人组终身未婚,相扶相守,是传教冒险史上一段动人的传奇。

海雅西 Jesse Boardman Hartwell

海雅西 Jesse Boardman Hartwell

海雅西(Jesse Boardman Hartwell)于1835年出生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一个牧师的家中,他年幼时即喜爱向小伙伴们传福音。他俨然以临时牧师的地位自居,在绿树浓荫下,招聚并带领小朋友们敬拜神。左邻右舍的小孩子们都很爱听他讲说圣经和耶稣的故事。其宣教和领袖之天赋自小即显露出来。

当他八、九岁的时候,常于临睡前,跟姐姐们在牀前祈祷。每日若作了错事,或不开心的时候,他 必定独自找个安静的地方向上帝倾诉。故他从小就养成了祈祷的习惯,并积累不少属灵的经验。

1858年海雅西23岁时,被按立为牧师。同年7月,美南浸会海外传道部差派他去中国宣教。在旅途中,他一有空,便找船员们谈道,不少船员因他所传的福音而接受了基督的救恩。一天黄昏,他所乘的那艘帆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全船的人皆大声哀号,惊慌失措。惟有海雅西牧师夫妇安静地跪在船舱里祷告,求神止息风浪,保守众人平安。不久果然风平浪静,全船的人莫不为此欢欣感谢神。

1860年底,海雅西夫妇抵达山东的烟台。次年1月,便迁居登州府(今蓬莱)。从此便开始了千辛万苦的福音拓荒工作。他们初抵蓬莱时,人地两生,困难重重。光是租房子的问题,就令他们伤透了脑筋。因为当地居民对西人怀有疑惧和敌意,所以谁都不肯租房子给他们。几经周折,最后总算租到一所平房居住。这所平房,日后就成了浸信会在山东的第一所教会。

在迷信与排外情绪很强的环境里传福音绝非易事,例如,教海雅西山东方言的老师吴蠢樵先生,一见面就对海雅西说:”我的条件是,教书尽管教书,我可不能信道。”后来,由于海牧师的真诚与爱心,这位吴先生居然相信了耶稣,并且接受浸礼加入教会成为会友。由于他信仰诚笃,热心事奉神,不久被选立为执事,稍后又被按立为牧师,因此,他成为山东省浸信会的第一位执事,也是蓬莱的第一位中国籍牧师。

除宣教工作外,海雅西牧师亦十分注重神学教育。1893年,他在蓬莱创办了一个神学班,每天上课两次,以查考圣经、培灵,和栽培教会领袖为宗旨。这就是华北第一所浸信会神学院的雏型。后来有美国人布什先生(Mr. J. C. Bush)为纪念他的父母,捐献美金万元,用以扩建神学院。海雅西就用这笔捐款,在黄县东门外兴建起一幢楼房,兴办起一所”布式神道学校”,为教会培训传道人才。他的师母也在蓬莱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这就是华北女校的前身。

清咸丰十一年,美国浸信会在蓬莱创立登州浸信会,建立教堂,时为我国华北地区最早的浸信会组织和教堂。同治十一年(1872),登州浸信会于县城画河南段西侧建基督教堂,时称“登州圣会堂”。

登州圣会堂原为美式建筑,由礼拜堂和钟楼联体构成。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1987年修缮。东部礼拜堂为单层结构,神坛坐东朝西,正中设有洗礼池,两侧为更衣房,堂内可容纳近400人。西部钟楼旧为三层,顶楼木梁上悬铜钟,每值礼拜日,钟声响彻全城,1987年改造为二层结构,一层为玄关(过厅),大门面西,有两门向东通礼拜堂,二层为储藏室。先后在该堂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中,以慕拉第女士在国际宗教界的影响最大,她是美国基督教组织第一位派往国外的女教士。自1987年始,每年都有外国游客专程到蓬莱参观,拜谒立于1915年的“大美国慕拉第女士遗爱碑”。

华北浸会神学院的前身为卜氏神道学校,由美南浸信会传教士海雅西、浦其维创办,初设于登州,后迁至黄县小栾家疃。 1931年,由于山东复兴的影响,卜氏神道学校改组为华北浸会神学院,以适应培养传道人的需要。院长柯理培。学生由10人左右增加到一百多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柯理培等传教士被关进日军集中营,神学院停办。

贾兰珍 Annie Garland

贾兰珍 Annie Garland 1861-1929

贾兰珍,1861年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由其敬虔的基督徒母亲抚养成人。三十岁时,加入中华内地会,远渡重洋,于1891年9月26日到达中国。随之被送往扬州接受语言训练。数月后,她和妹妹一起被派往甘肃秦州(今天水市)。

秦州是内地会在甘肃省最早开办的宣教站,当时由韩世箴教士夫妇(Mr. & Mrs. Henry W. Hunt)带领六位女宣教士在那里工作。贾兰珍经常和他们一起到附近乡村去传福音,并于1896年开始教一班小学生。

宣教中心是由两座大房子合成的,一座是福音堂,每主日上午,这里有弟兄查经班,约十几人参加。另一座房子有姊妹会,有30多位信徒和慕道友。大家都坐在炕上,学习圣经。男女查经结束后有人敲锣,听锣声会众齐聚福音堂,开始主日崇拜。崇拜时男女左右分坐。礼拜结束后,男女仍各回原来的房子,共享午餐。下午还分别有弟兄和姊妹的研经班。下午四时半,教会布道团到街上去传福音,或散发福音单张,或用福音挂图在街头布道。晚餐后,夜晚还有比较轻松的交通聚会,多是唱诗,聆听牧师的教诲或劝勉。这就是每礼拜日的教会生活情形。

1924年夏,她们离开秦州,南下到徽县开荒,建立新的宣教站。那一带地广人稀,高山峡谷,交通十分不便,能吃到的东西只有豆荚、酸菜和馒头。刚去时,没有人敢接近她们,慢慢地才有女孩和妇女与她们交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贾兰珍仍能这样写道:”……面对这群灵里贫乏的人,能把福音传给她们,我们是何等地快乐啊!”

贾兰珍亦在徽县努力推动医疗宣教工作,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以爱心接纳每一个人,因此远近的人都来找她治疗。1925年间,在1481名访客中,有1227个接受过她的治疗。所有来访的人都从她听到福音,其中有些人接受了基督的救恩。

1929年初,甘肃正赶上百年来罕见的大旱灾。她们响应国际统一救灾会的呼吁,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协助分发食物和必需品给灾民。上海内地总会也将大批救灾物品运往甘肃赈灾。

贾兰珍就徽县救灾情况写出详细报告:她们借用一个旅店的骆驼场,每天分发面包给灾民,按照优先级—-先儿童、妇女,后男人的顺序—-发放。由于灾民不断增加,宣教站人手不够,有时很难控制住饥饿的人群,因而出现哄抢的场面。于是,他们一面有人控制场面,一面分发食物,一面还要有人传福音。她们的辛苦、劳累与艰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见一斑:

“……每天经过费力费神而又紧张的救济工作后,回到家中,前院已挤满了病人请求施药治病。小孩子们饿得半死,衣衫褴褛,满身红疹。男女感冒发烧,不停咳嗽;还有浑身长疮、流脓淌血水的病人,都因无家可归而沦为难民。三个月来,我们这小小的药房竟有1000个病人来访。我们多幺乐意给他们一点点小帮助,可是转眼间他们又倒毙田野,为野狗乌鸦所食。

5月14日我们六位同工组成了一个安葬委员会,处理埋葬饿殍问题。我向同工们发出严重警告,因为这些染病死亡的尸体,随时有被传染致命之可能。但他们却十分坦然,认为是义不容辞。……我们26天之内安葬了52人。这三个月内,我们每天接触到那么多衣衫褴褛、疾病缠身的灾民!安葬委员会众弟兄都忠诚地工作着……。

6月1日是开始收割庄稼的时候了,需要大量农工,但是可怜的灾民,连工具都没有。于是我们买了大批镰刀,送给灾民回去工作。农村的地主们来到我们的院子,在许多寻找工作的人群中,挑选没有吸食鸦片而身强力壮的人。我们花了三天时间代为检查身体,结果有341位男子和三位女子获选得到镰刀”。

当时没人想到这是贾兰珍的最后一篇工作报告了。常年的赈灾工作,以及为灾民医病疗伤,早已使贾兰珍体力透支,健康日损,加之不断地接触病患者,终致感染上伤寒。由于环境恶劣,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每况愈下。她在病中度过最后一个圣诞节,于1929年12月27日安然离世。

韩德生 David Gordon Anderson

韩德生

( Han Desheng , David Gordon Anderson ) 1908 ~ 1939

二十世纪上半叶,在华西方医疗宣教士,除了把基督救恩带给中国人外,他们还倾尽全力保护、救治了无数人的生命。他们经历了中国的军阀割据、国共之争,以及八年抗战。在政治上,他们严守中立。在内战和抗日期间,由于中国军队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许多受伤将士被送到西教士创办的教会医院里救治。许多宣教士因为过劳,或从伤病员身上感染伤寒或其它传染病,而献出自己的生命。韩德生医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韩德生于1908年8月29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府(今台州市),父母均为早期内地会医疗宣教士。父亲韩涌泉医生(Dr. John A. Anderson)于1889年11月乘船离开英国,12月14日抵达中国;母亲卢医生(Alexandrina Ross)则于1893年4月14日从英国抵华。1895年10月22日,二人在上海结婚,婚后同赴江苏省镇江从事医疗传道工作。1897年,他们转往浙江台州,参与建立福音站、男女医院,以及多处诊疗所,医病救人,广传福音,一直工作到1924年年底才退休。

韩氏夫妇共养育四个儿女,韩德生排行老么。年幼时,即在父母的带领下信主,进入内地会在山东烟台的芝罘学校读书。毕业后,韩德生回到英国去读大学;随后步父母之后尘而学医。1927年,他在凯锡克奋兴大会(Keswick Convention)上,更进一步明白神在他身上的旨意,遂将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主。

韩德生的未婚妻盖尔姑娘(Miss Marjorie E. L. Kerr),同样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中长大,年少时在母亲的带领下信主后,即立志到海外去传福音。年轻时入读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在学校基督徒团契中,她将自己交托给主,求主引导她的一生。在爱丁堡大学完成硕士学位后,她成为一名教师。1933年,她和韩德生在一次基督徒奋兴大会上,清楚明白主引导他们到中国去宣教。于是他们响应神的呼召,双双加入内地会,并于1934年初离开英国,于3月中旬到达上海。经过初步的中文学习后,韩德生被分派到山西省长治鸿恩医院(Wilmay Memorial Hospital)工作;盖尔姑娘则被派往长治以北的襄垣工作。1935年3月26日,即抵华一周年后,他们在天津市举行了婚礼。婚后同赴长治鸿恩医院从事医疗宣教工作。

鸿恩医院于1931年落成开业,是当年山西省东南部唯一的现代化医院,服务范围和对象包括周围七个县镇及偏远农村约二百万人口。韩德生到达时,该院有窦润生医生夫妇(Dr. & Mrs. Paul E. Adolph)和赖灵生医生夫妇(Dr. & Mrs. E. Warren Knight),及两位护士马光启姑娘(Miss Doris M. L. Madden)和翟松美姑娘(Miss Marguerite Dickie),还有三位宣教士杜岫云姑娘(Miss Gertrude Trudinger)和邓赖思夫妇(Mr. & Mrs. James A. Dunachie)等九位同工;再加上当地的贝医生(Dr. Beh)、护士、麻醉师、男、女传道和职员等约20人。大家分工合作,配搭事奉。窦润生医生夫妇任驻院医师,为病人实施治疗和手术。韩德生初到时,做窦医生的助手。邓赖思夫妇是医院的经理,负责各项杂务。赖灵生医生夫妇主管外勤,经常以流动医院方式,到附近城镇医病传道。特别在大型庙会之时,他们更是把流动医院带到百姓当中,一面医病,一面举行帐幕布道会。杜岫云姑娘负责各福音堂的妇女工作并几组妇女祈祷会。为使母亲们专心听道,翟松美姑娘从旁协助,照顾、教导孩童。每逢主日,则由窦师母负责儿童主日学。此外,他们还常常和中国同工一起到监狱里向男、女囚犯传福音,以福音教导他们改邪归正。

韩德生成家后,赖灵生一家迁往临汾医院。自此,韩德生协助窦医生主持院务工作,并接手主持流动医院,工作颇为繁重。1935年夏,英国的倪忠道女医生(Dr. […]

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

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

第二代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城北部天水桥畔耶稣堂弄天水堂旁的传教士住宅。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但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他会讲一口纯正的杭州话。

11岁时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在那里曾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受到“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的影响,而立志于传教,转入纽约协和神学院。1904年,他结婚后携妻子艾琳.罗德(Aline Rodd)回到杭州,成了第二代美南长老会传教士。

1908年,司徒雷登应邀前往南京,出任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0年,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辛亥革命时,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

曾经在美国做过教师的司徒雷登深知知识分子的转变才是中国发生转变的关键,于是他的目光投向了教育。1919年1月,司徒雷登被聘请为首任燕京大学校长,部分人认为他作为燕大的长期领导人为该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说:“如果允许我谈个人的想法,我最大的梦想是在燕大建立一所宗教学院。在这里,越来越多的既谙熟本国崇高的文化遗产,又受过西方最好的神学院教育的中国籍教师向本国人民讲授真正的基督教。这种基督教根植于他们自己的宗教体验之上,与20世纪的知识和谐一致,符合中华民族的精神,清除了所有按西方历史环境所做的无用的解释。

司徒雷登四处募捐,张学良将军曾为此大学捐款。为燕京大学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所宫殿式的美仑美奂的新校园,不惜出重金延请中外著名学者如吴雷川、许地山、顾颉刚、赵紫宸、钱穆、吴文藻等人来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司徒雷登提倡学术自由,要求燕大的学生既中国化,又国际化,司徒雷登还注意与学生、员工互动交流,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对待教职员工热情温暖,给许多学生和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日军关押在北京,直到1945年8月获释。这期间燕大也被迫迁往成都,借用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1945年,获释后的司徒雷登继任燕大校长(后为校务长),也担任美国在解放前最后一任驻华大使,直到离开中国。

在他过身以后,他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他的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直到2008年11月18日,在他去世46年后,其骨灰被低调安葬于中国杭州半山安贤园。

出生:(今杭州下城区耶稣堂弄) 燕京大学在香港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 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现在其建筑仍为燕京大学古迹。地址-燕园。 燕京神学院–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清河路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