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圣经翻译简史

类别

译本名称

开始翻译

出版年份

特色

主译者

翻译根据

参与机构/团体

景教

1. 景教经典

 

七世纪初

部分旧约及新约书卷

 

 

Nestorian(聂斯脱略派)

天主教

2. 孟高维诺译本

 

13世纪中

蒙古语诗篇及新约全书

John of Montecorvino

 

天主教

 

3. 巴设译本

1700

未出版

四福音及保罗书信

J. Basset(巴设)

拉丁文圣经

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

 

4. 贺清泰译本

18世纪末

18世纪末

旧约和大部分新约

Louis De Poirot(贺清泰)

拉丁文通行本

天主教耶稣会

 

5. 圣咏译义初稿, 新经全集

 

1946,1949

 

吴经熊

英文及法文译本

天主教

 

6. 思高译本

1945

1968

加上引言、注释和附义

G. M. Allegra(雷永明神父)

玛索`辣原文,Swete出版之七十贤士译本,拉丁文通行本圣经,叙利亚译本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

基督教文言译本

7.马礼逊译本 【神天圣书】

1807

1814(新约)

1823(旧约)

得中国学者帮助

译文比较优越,流通量广

第一本基督教汉译圣经

Robert Morison(马礼逊)William Milne(米怜)

大英博物院稿本

(天主教部分圣经译本)

伦敦差传会

大英圣经公会

 

8. 马士曼译本

不详

1816(新约)

1822(旧约)

在印度出版

在把Baptizo译作浸

Joshua Marshman(马士曼)

先由英文圣经汉译

再由希腊文新约圣经逐句收修

英国浸信会

 

9. 四人小组译本【新遗诏书】 【旧遗诏圣书】

1835

1837(新约)

1840(旧约)

曾一度被太平天国军队采用

K. F. A. Gutzlaff(郭实腊)W. H. Medhurst(麦都思)E. C. Bridgman(裨治文)J. R. Morrison(小马礼逊)

l 以马礼逊译本加以修订

伦敦差传会

 

10. 高德译本

 

1853(新约)

1868(旧约)

1843第一次联合差会会议通过由各差会会员成立‘委办译本委员会’以希腊文版本Textus Receptus为篮本,并采用中国成语、文体及度、量、钱币名称,翻译一本中文圣经。

美国浸信会成员不满委办会将Baptizo译作洗而不译作浸,退出了委办会,另请高德等人翻译

较委办译本及裨治文译本更贴近原文文法的格式

J. Goddard(高德)E. C. Lord(罗尔悌)W. Dean(和迪因)

Textus Receptus为篮本

美国浸信会

 

11. 裨治文译本

 

1859(新约)

1862(旧约)

委办会译完新约后,英、美译者因God这字该译为‘上帝’或‘神’起了争论而分裂

裨治文采用‘神’的译法,重译委办译本新约,并自行翻译旧约

文笔不及委办本,但较忠于原文,宁愿牺牲辞藻的华丽

E. C. Bridgman(裨治文) l Textus Receptus为篮本

Textus Receptus为篮本

美国圣经公会

 

12. 委办译本

 

1852(新约)

1854(旧约)

采用‘上帝’一词翻译旧约

W. H. Medhurst(麦都思)J. Stronach(施敦力)W. C. Milne(小米怜)J. Legge(理雅各)

Textus Receptus为篮本

英国圣经公会

基督教文理译本

13. 杨格非浅文理译本

 

1885(新约)

1905(旧约至雅歌)

采用浅文理文体翻译圣经,适合普罗大众使用

以意义相符,效果相等为翻译准则

Griffith John(杨格非)

Textus Receptus为篮本

 

 

14. 包约翰、白汉理浅文理译本

 

1889(新约)

l 不及杨格非浅文理译本流行

J. S. Burdon(包约翰)H. Blodget(白汉理)

 

 

 

15. 施约瑟浅文理译本

1888

1902(新旧约)

文笔雅洁,词句通顺

在华北流行甚广

S. I. J. Schereschewsky(施约瑟)

 

 

 

16. 浅文理和合译本

 

1904(新约)

一个力求统一的译本

J. S. Burdon(包约翰)R. H. Graves(纪好弼)J. Genahr(叶道胜)T. W. Davis(戴维思)J. C. Gibson(汲约翰)

 

 

 

17. 深文理和合译本

 

1906(新约)

l翻译期间发生庚子拳乱

J. Chalmers(湛约翰)J. Edkins(艾约瑟)J. Wherry(惠志道)E. Sheffield(谢卫楼)M. Schaub(沙伯)

参考当时已有的译本

 

 

18. 深、浅文理和合译本合并

 

1919(旧约)

因浅白的文体渐取代旧文体,故1907年马礼逊来华100周年纪念会上,决议合并深、浅文理小组,并完成旧约文理译本

 

 

 

基督教官话译本

19. 南京官话译本

1854

1857(新约)

第一本官话圣经

W. H. Medhurst(麦都思)J. Stronach(施敦力)

可能是由委办译本之新约译成官话而已

 

 

20. 北京官话译本

1858

1866(新约)

在华北流行甚广

J. S. Burdon(包约翰)J. Edkins(艾约瑟)S. I. J. Schereschewsky(施约瑟)H. Blodget(白汉理)W. A. P. Martin(丁韪良)

以南京官话译本为据重新翻译

美国圣经公会(神版)

英国圣经公会(上帝版及天主版)

 

21. 施约瑟旧约官话译本

 

1875(旧约)

译者是俄籍犹太人,精通希伯来文

于1878年与北京官话译本(新约)与这个旧约译本合并成圣经全书由英国圣经公会出版

S. I. J. Schereschewsky(施约瑟)

以北京官话译本(新约)同一体裁进行旧约的翻译

美国圣经公会

 

22. 杨格非官话译本

 

1889(新约)

适合南北各省人士阅读

Griffith John(杨格非)

以杨格非浅文理译本译过来

苏格兰圣经公会

英国圣经公会

 

23. 官话和合译本

1890

1907(新约)

1919(旧约)

出版二十年后,成为中国教会所采用的惟一译本

C. W. Mateer(狄考文)C. Goodrich(富善)F. W. Baller(鲍康宁)G. Owen(欧文)S. Lewis(鹿依士)

 

 

近代译本

24. 王宣忱译本

 

1933(新约)

译者曾协助狄考文翻译和合本之工作

他因恐一般人对和合本有误解之处,立志重译

王宣忱(王元德)

根据伦敦拉丁文原本和纽约的英文原本,并搜集各种译本作为参考

 

 

25. 国语新旧库译本

 

1939(新约)

从圣经原文翻译,强调忠于原文

采用‘浸礼’,‘召会’等译词

H. Ruck(陆亨理)郑寿麟

 

 

 

26. 朱宝惠译本

 

1929(新约)

1939(旧约)

 

朱宝惠Sydenstrilker(赛兆祥)

 

 

 

27. 萧铁笛译本

1959

1964(新约)

 

 

 

香港灵粮出版社

 

28. 吕振中译本

1940

1946(新约)

1970(旧约)

 

吕振中

初稿是根据英国牛津大学A. Souter (苏德尔)新约希腊文圣经

1949根据Nestle第十七版为篮本进行修订

新约由燕京大学出版(1946)

新约修订本由香港圣书公会出版

 

29. 圣经新译本

1972

1976(新约)

1992(旧约)

忠于原文及采用现代文体

 

1966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全书(Greek New Testament)为据

旧约用德国圣经公会1977出版希伯来文圣经进行翻译

美国乐可门基金会(Lockman Fundation)

 

30. 当代圣经

1972

1974(新约)

1979(旧约)

以“不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意思,务求表达得流畅易明”为几翻译原则

 

Living Bible为蓝本译成

国际新力出版社(Living Bible International)

 

31. 现代中文译本又名【合一译本】

1971

1975(新约)

1979(旧约)

天主教学者有份参与译文审阅工作

针对国语和合本难明的句语,以“意义相符,效果相等”为原则,表现现代语文的特色

口语化,避用音译

许牧世

Today English Version为蓝本

新约参照UBS第三版希腊原文

旧约参照基托尔氏的希伯来文圣经第三版

联合圣经公会

天主教(把上帝改为天主,圣灵改为圣神,耶和华改为上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