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25)与神同在的人

经文:徒27-28

 

一、从该撒利亚到佳澳(27:1-8

1. 保罗和一些囚犯由百夫长犹流押送,坐船往罗马去。从该撒利亚到西顿,又贴着居比路岛往西到每拉,换乘一艘运麦子的大船。

2. 船经过革尼士时遇见强风,被迫向南贴着革里底岛行驶,来到此岛的一个港口,名叫佳澳 (Fair Havens, 义为美好的港)

 

二、海上风暴(27:9- 26

1. 那时禁食的日子已过(指每年十月初的赎罪日)。九月中到十一月中,地中海这区域不宜航行。保罗建议不如就在佳澳过冬,免得船和货物受损失。他虽不是船员,但他曾三次遇到船难(林后1125

2. 保罗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船长认为在佳澳过冬不方便,决定到岛的另一条件更好的港口非尼基。这样,船长就起锚往非尼基驶去。

3. 此时刮起弱的南风,船长以为得意(对往西北去的船,南风是顺风)。不多时,海上刮起从东北方向来的强风(v.14,友拉革罗,义为东北),船只顶不住强风,只得往西南方向的高大岛(Clauda)去,那里没有合适的港口,再去别的港口也不可能,船只好随风飘去。

4. 怕船搁浅,海员就将货物(麦子)抛在海里。第二天又将船上的器具抛弃了。众人说:“我们得救的盼望就都绝了。”(27: 20

5.保罗将神鼓励他的话告诉他们,“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该撒面前,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接着要发生的事,都是根据神的话。神不但要保守保罗,而且全船的人都要得救。

 

三、船搁浅,众人得救了(27:27- 44

1.狂风刮了十四天,船向西北方漂流了760公里,渐近陆地。此时海员把小船放到海里,企图自己逃生。保罗识破他们的企图,就对百夫长说,这些人若不留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兵丁就砍断小船的绳子,小船就飘走了。

2. 船上的人已经挨饿多日了,保罗劝他们吃饭,才有力气上岸。保罗拿着饼祝谢了神,於是他们都放下心,也就吃了。

3. 天亮了,饭也吃了,他们看到前面是一个海湾,可以上岸。於是拉起船帆往前走,但走不多远,船搁浅了。有游泳的,有抱着木板的,他们都上岸了。第44节说,“这样,众人都得了救,上了岸。”船上276人,一个也没有丧生,真是大奇迹。

4. 这岛叫米利大(Malta, 现名马耳他)。船搁浅,全船的人都得救的海湾,后来被命名为圣保罗湾(St. Paul Bay),今日仍沿用此名。

 

四、从马耳他(或米利大)到罗马(28:1-16

1. 马耳他三百多平方公里,现为欧盟一个成员国。从他们热情接待船员和保罗来看,他们是有教养的人。

2. 当时天气寒冷,众人拾柴烤火。保罗被毒蛇咬着,但保罗将蛇摔在火里,毫无损伤,人说他是神。神与他同在,使他转危为安。

3. 当地岛长的父亲患热病和痢疾,保罗为他按手和祷告,治好了他。

4. 保罗和船员在岛上三个月,到了二月中适宜行船,有一艘船要去罗马,他们就乘此船,数日后到了部丢利港,下船后还有200公里的陆路,才到罗马城。

5. 保罗来到的消息传到罗马城的信徒,他们就来到三馆(距罗马50公里)迎接保罗,有些信徒甚至再走10多公里,到亚比乌来接保罗。

6. 这样,保罗就来到罗马城,在罗马帝国的首都为主作见证。从该撒利亚到罗马城这段路程有3600公里,历时四个多月。

 

五、保罗在罗马作的见证(28:16-31)

1. 保罗要上诉该撒,所以蒙准住在一房子,并有一兵丁同住。

2.保罗请在罗马的犹太人领袖来他住处。两次向他们的申辩,要点是:

1)他没有干犯犹太人与祖先的规条(v. 17

2)在犹太的当局宣告他无罪,但犹太人不服,他只好上告该撒.

3)他被押送到罗马,是因为他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救主与拯救声辩。

4)先知所预言的不错,犹太人拒绝神的弥赛亚,福音要转向外邦人。

4. 保罗这次囚禁两年,v.31说:他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这是行传最后的话。福音要向前广传,直到基督的国降临。

 

六、结论:从这两章经文看,保罗是一个与神同在的人。

1. 保罗有神的同在,以致百夫长乐意听取他的意见。在面临船沉人亡的时刻,保罗虽不是船长,却提出重要的意见,众人因他得福。

2. 保罗曾经遇见过三次船难。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神为了我们今后的危险,预先给我们训练。

3. 神的旨意是我们的根据,但我们也要尽自己的一分责任。

4. 服事主有时会遇见风浪,无非是锻炼我们的信心,学习与神同在。难处不是叫我们失败,而是叫我们得拯救。虽然船破坏了,货物损失,但全船的人都得救了,保罗可以到罗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