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网站首页 )

路加福音概要

徐兴言长老

第二十三章 耶稣钉十字架

耶稣先是在犹太人宗教议会前受审,这是第22章所记载的。到了这一章,耶稣在罗马人,外邦人前受审。当时以色列人被罗马人统治,只有罗马人才有权力判处人死刑。耶稣虽然无罪,罗马人长官彼拉多向犹太人妥协,将耶稣钉十字架。耶稣钉十字架是神救恩计划中一件伟大的事件。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成功神救赎的大工,凡相信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人,罪得赦免,与神和好,领受永生,成为神的儿女。这是何等奇妙的恩典啊!

一、本章分段

A 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1-25节)

B 耶稣钉十字架(26-49节)

C 耶稣埋葬(50-56节)

二、 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1-25节)。可分为三小段

a. 在彼拉多前受审(1-7节)

b. 在希律前受审(7-12节)

c. 再在彼拉多前受审(13-25节)

1. 在彼拉多前受审(1-7节)

(1) 早晨犹太人宗教领袖将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三条罪状。这三条都是政治性的,因为只有政治性的罪,才能致耶稣于死地。第一,诱惑国民;第二,禁止纳税给该撒;第三,说自己是基督,是王。

(2) 彼拉多很了解犹太人的领袖,他认为这是犹太人中间的事,祭司长和文士出于嫉妒耶稣。所以他不提前两条罪状,就直接来到第三条。他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3) 请注意,犹太人说的“王”(2节)和彼拉多问的“王”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王”。犹太人说的“王”,英文作a king,暗示一个有政治影响,领导群众的王,要与罗马皇帝对抗的王。但彼拉多问的“犹太人的王”,英文作“the king of Jews”,这是加上冠词,表示特定的“王”,指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基督),不是政治性的。

(4) 耶稣承认祂是弥赛亚。彼拉多对耶稣的承认没有惊奇,或许他想这人可能精神不正常,这也不算什么罪。他就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甚么罪来。

(5) 犹太人不肯放过耶稣,咬定耶稣到处传道,从加利利(祂的家乡)直到耶路撒冷。当彼拉多知道耶稣是加利利人,正好合他心意,加利利是属希律管的,就把耶稣交给希律,当时他正在耶路撒冷。

2. 在希律前受审(7-12节)

(1) 希律不是罗马人,也不是犹太人,他是外邦人,当时他是加利利地分封的王(路3:1)。他和彼拉多不一样,彼拉多不想过问耶稣的事,希律却对耶稣有兴趣,不是为了学习真理,而是想让耶稣给他行一件神迹。于是问耶稣很多话,第9节说,耶稣却一言不答,祂不为自己辩护。

(2) 耶稣的一言不答,恐怕伤了希律的自尊心,他就藐视,戏弄耶稣,把祂送回彼拉多那里去。

3. 再在彼拉多前受审(13-25节)

(1) 彼拉多再次申明耶稣无罪,但为了要讨好犹太人,打算要鞭打耶稣,然后释放祂。彼拉多不主持正义,既然耶稣无罪,为什么要鞭打祂呢?他这样做,一面安抚自己,一面安抚犹太人。或许犹太人看到耶稣被打得遍体鳞伤,或许动了怜悯的心,就不定耶稣死罪了。

(2) 按照惯例,逾越节期罗马巡抚可以释放一个囚犯给犹太人。当时有一个作乱杀人的叫巴拉巴,彼拉多要犹太人在巴拉巴和耶稣二人中间选一个释放的,他预料犹太人会选释放耶稣,将杀人犯钉十字架。不料众人却要释放巴拉巴,钉耶稣十字架。你看,人是非不分,败坏到一个怎样的地步了。

(3) 彼拉多第三次申明耶稣无罪,但犹太人逼彼拉多答应他们的要求。第23节说,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犹太人宁要一个作乱的杀人犯,而不要一位圣洁无罪的救主。

(4) 小结

a. 耶稣死不是因为犯罪作恶,只因祂是无罪的神的儿子

b. 耶稣在彼拉多和希律受审,表明弃绝和钉死耶稣的,不只是犹太人,而且外邦人也有分。路加写上在希律前受审(其他三卷福音书没提),就是要说明这一点。

三、 耶稣钉十字架(26-49节)

1. 去十字架的路上(26-32节)

(1) 这段经文,路加记载两件事。一是罗马兵丁勉强古利奈人西门背十字架(马太,马可也记载);一是耶稣对痛哭的妇人所说的话(只有路加福音有)。

(2) 古利奈是非洲北部的一个城。西门与耶稣素不相识,只是半路被抓住,叫他背耶稣的十字架跟随耶稣。或许他不是耶稣的门徒,但因着他替耶稣背十字架,却蒙了大恩。马可15:21说,他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在罗16:13,保罗问候罗马圣徒时,也说“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的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可见古利奈人西门一家都信了基督,被神使用。这是神给西门最好的报答,他与基督一同受苦,也必与祂同荣耀。

(3) 在去十架的路上,有好些妇女为耶稣痛哭,她们看到耶稣是无罪的,却受人的毒打和钉十字架,内心十分伤痛。耶稣对他们说,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这不仅是安慰的话,更是预言,因为将来有一天,有大的灾祸临到她们和耶路撒冷的百姓。这是指主后70年(即主耶稣钉十字架后40年),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成千上万的人被杀被虏,城焚烧,圣殿拆毁。

(4) 耶稣预言,那时有孩子的受累,灾难大到一个程度,人们会说大山倒在我们身上,小山遮盖我们吧!在启示录6:15-17也提到,在大灾难时,世人要大山把他们遮起来,躲避神的忿怒。所以人要现在悔改,免得当忿怒的日子来到,无处可逃。

(5) 第31节说,“这些事(指灾难)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这两棵树都指以色列,耶路撒冷。有汁水(青翠)的树指有基督同在的耶路撒冷,枯干的树指没有神的耶路撒冷。耶稣的意思是,今天罗马军队这么残酷的对待基督,将来他们也会这样残酷的对待不要神的耶路撒冷,将来的情况会更惨。

(6) 耶稣这些话,叫我们看到,主耶稣在极痛苦之中,没有想到自己,反而想到将来神的百姓要受到大灾祸,心里伤痛。

2. 耶稣钉十字架(33-43节)

(1) 钉十字架的地点(33节)-一个地方的地形很像人的头盖骨,故名髑髅地,又名各各他(太27:33,希伯来名)。有两个强盗,一左一右与祂同钉。

(2) 耶稣的十字架反映截然不同的两面:一是人的残忍,一是神的怜悯。

(3) 神的怜悯藉着耶稣基督显明。从两件事上(只有路加写下)

a. 主在十架上的祷告。耶稣祷告,“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他们”指一切弃绝祂,不信祂的人。他们不晓得祂是谁。主为他们向父求赦免,不要立即灭亡耶路撒冷。过了40年,福音传遍以色列全地和耶路撒冷,罗马人才攻占耶路撒冷。

b. 同钉的一个强盗悔改。他和另一个强盗起先都讥诮耶稣(太27:44),后来他悔改了。很可能他听到主求父赦免的祷告,心受感动,神的灵在他心中作工。他真心悔改。第一,承认自己有罪;第二,主耶稣无罪;第三,他责备另一个强盗;第四,他相信有来生,神的国;第五,他依靠主的恩典(求主记念他)。这是一个简单的信心,相信神的赦免和永生。耶稣接纳他,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4) 人的残忍表露无遗

a. 兵丁-分耶稣的衣服,戏弄祂,给祂醋喝。他们对基督的死给他们带来的物质好处(衣服)有兴趣,却对祂的痛苦漠不关心。

b. 百姓-围观,不同情,不伤痛。

c. 犹太人宗教领袖-第35节的“官府”,英文作rulers,指祭司长,文士等人,嘲笑耶稣,祂若是基督,可以救自己。这样,加增祂的痛苦。

d. 彼拉多-虽然他不在场,但是是他授权鞭打耶稣,钉耶稣十字架。他还在十字架以上,放一个牌子,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讽刺耶稣。

3. 神和人对耶稣钉十字架的反应(44-49节)

(1) 遍地黑暗。耶稣在十字架上有六个小时,从上午九时(可15:25,“巳初”即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44节,“申初”即下午三时)。第44节,“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罪人将神的儿子钉死,这是人类历史中最黑暗的时候,祂为世人的罪受审判。有诗歌云,“阿呀!遍地黑暗,神来审判祂!圣洁怒气焚烧如烈火;因祂替我担罪,公义将祂杀,祂受刑罚;乃是代替我!”

(2) 殿幔中裂。旧约圣殿的圣所与至圣所之间有一层幔子隔开。除了大祭司靠血可以一年一次进入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进入至圣所。现在当耶稣一断气,殿里幔子从上到下裂开为两半。这幔子就是基督的身体(来10:19,20),基督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叫我们可以来到神面前。人与神中间的阻隔除去了。

(3) 百夫长见证。百夫长是罗马军官,看到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义人的死,见证祂真是个义人。我们可以相信,他与以前不同了。

(4) 聚集观看的众人捶胸回去。前六个小时,他们可能参与讥诮耶稣。当耶稣断气,他们内心深受感动,十分伤痛,因为他们所除掉的是神的儿子,弥赛亚。再刚硬的人只要来到十字架前,看一看这位代替人死的耶稣,他的心都要被耶稣的大爱熔化。

(5) 跟随耶稣的人和妇女默默站着,注视福音中最关键的一幕;耶稣的死,他们是见证人,耶稣在地上一言一行都呈现在他们的心里。

四、 耶稣的埋葬(50-56节)

1. 耶稣是在逾越节(那一年是星期五)下午三时断气。第二天就是安息日(星期六),照律法规定,犯人的尸首不可以在安息日时留在十字架上(约19:31)。犹太人的日子是从日落到日落算一天,就是下午六时是一天的开始,到第二天的下午六时是一天的结束。因此耶稣死的时候距离安息日只有三个小时。在这三个小时内,耶稣的身体必须有人领去埋葬,否则就会和其他人的尸体被扔在大坑里。

2. 谁敢向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照殡葬的规矩,妥善地将耶稣安葬呢?门徒不能。感谢神,祂在关键时刻预备一个叫约瑟的人出来,将耶稣在安息日前安葬了。约翰福音20:39记载,还有尼哥底母与他一起作成此事。

3. 约瑟是谁?圣经别处都没提过,但四卷福音书都给他很高的评价。他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安葬在他为自己准备的新坟墓。

(1) 他是犹太亚利马太城的人,但住在耶路撒冷。

(2) 他是一个议士,即犹太人宗教议会成员之一,有显赫地位。所以才有机会见彼拉多。

(3) 为人善良公义,是有社会影响的人。虽然他是议会成员之一,但他没有随从他们杀害耶稣之事。很可能他没有出席那次定罪耶稣的会议,也可能没有投赞成票。

(4) 他素常盼望神的国,表明祂是敬畏神的人。

(5) 他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

4. 是什么原因促使约瑟公开自己门徒的身分?

(1) 他对基督的信心,以行动表示耶稣不是罪犯,是弥赛亚。

(2) 他以行动抗议议会所作的,他站在耶稣一边,不赞同议会的作法。

(3) 他爱耶稣,有勇气,排除一切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将耶稣安葬。

5. 从约瑟和尼哥底母,以及妇女们(55,56节)身上看到,信心就是信基督,与祂认同,与祂的死认同。信心也是不站在反对耶稣的人一边,正如信徒从罪中救出,不站在世界一边。

五、 背诵经文:(23:42,43)

(那个犯人)就说:“耶稣啊,袮得国降临的时候,求袮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