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十二月十九日 希望

十二月十九日 希望

教会应该是一个永不灰心的团体。

有了对基督的信心,世界就有了希望。

环顾今天的世界,不能不感到人类已陷入一种自杀的疯狂中,继续下去,世界会混乱到不可收拾。已故瑞典大主教索德布伦说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给这世界一个信仰基督的心灵。推动了这个心灵,只剩死的躯壳;若没有属基督的心灵,与野兽、魔鬼无异。”

主基督是解决人类困境的方法,教会的责任就是让世界采用这个救世良方。

有了对基督的信心,个人就有了希望。

美国布道家富司迪克的一篇讲道的题目叫做“谁说你一定得停在老路上?”常常一个人会为自己辩解说:“没有办法,天生我就是这个样子,改变不了。”这真是大错特错。

不错,人没有力量改变自己;可是连基督都不能改变他的话;基督信仰的力量便成了虚谎。

若要教会去改变民办和世上的男女,教会本身必须先得改变。

我们观察今天的教会越深,就越能感觉到那一股浓浓的失败的心态。教会里面有太多的人消极地接受现状。聚会的人数减少,年龄越来越大;一般人越来越觉得教会与他们毫不相干。许多已经看见了这情况的人,认为无能为力,只有让它继续下去。一个带着这种心态的教会,已经走在死亡的道路上。

上主没有给我们失败主义的心态,去消极接受现实,他给我们的是一种属天的追求完美原精神,靠着耶稣基督给的力量和生命,会奋战去取得改变。

《花香满径》十二月十八日 十字路口

十二月十八日 十字路口

教会正站在十字路口上,得做好几个重大的决定。

教会应该向后看还是向前看呢?

教会应该继续用十七世纪的英语说话,抑或用现代的语言向现代的男女说话呢?

教会是不是应该诚诚实实的面对现实,传播切合时代的信息呢?

我们应不应该继续说,因为一件事物用过了五百年,一个方法实行一千年,就一定好,而且伟大;抑或我们应该说,如果一件东西已经用过五百年或一千年,已不再合今天的需要呢?

我不是在答复这些问题,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教会打算向外看,还是向内看?

教会打算继续成为一个人数越来越多沾沾自喜的团体,抑或应把眼光注视到已经完全和教会失去联络的千千万万的人呢?

教会的注意力是不是应该只放在本身的活动上,抑或应该关注到社会上从来没有和教会接触过的人呢?

教会今天最大的问题是应该退而自保,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团体,抑或应该大胆走向那些认为教会无关紧要的人当中呢?

我不是在答复这些问题,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教会应该同意向世界作某种程度的认同,抑或应该坚持和世界分别出来呢?

比方说,在一个新的住宅区里面,教会能容许青年人在礼拜天的晚上做些什么呢?

为了和失落的一代建立一些人际的关系,教会可不可以容许一些现代消遣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却不是大多数的会友所能接受的呢?

教会正站在十字路口上,决定何去何从,应该正视目前面临我们的问题,不要躲避,不要只图保持现状来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