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一月三日 时间(一)

一月三日 时间(一)

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差不多都感叹人生太短,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给他用。

英国著名传记作家麦凯尔,在他给英国小说家巴里爵士写的传记中说:每次他辞别巴里爵士的时候,这位爵士总会说:“欢迎再来,要快点,打个电话通知就行了。”然后他会接着说:“我不喜欢早早预约时间,说来就来,不用客气。”巴里爵士知道时间的不足。

诗人马尔维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在我的背后,我总听到
时间的马车如赶来。
在我面前却是无穷无尽、无边的沙漠。
诗人R·斯蒂文森也有这样的吟唱:

起床的鼓声在我耳畔响起,
那催人的声音还未完全忘记;
清晨已来临,
晨露仍留在田野,晶莹闪烁;
我现在稍事休息,数算钟声时不免心中战惊,
唯恐太快听到报时的晚炮声,
而我的工作尚完成。
诗人济慈总是担心尚未写出脑中丰富的文思,就已离世而去。

我们年纪渐大,而时日越来越短,有几件事应该记住:做事绝不可做到一半便放下,恐怕一放下便永远完成不了。

决定做一事,必须细心思考。想做的事太多,时间却太少,要拣真正有价值的事来做。

一天过完,若与人吵过嘴,有过任何嫌隙,千万别留下;恐怕与人的不和,永远无法弥补;与人的争吵,永远不能复和。

《花香满径》一月二日 生活的规律

一月二日 生活的规律

让我指给你三条生活规律。

第一条规律是:要幸福,不可让自我做中心。

我们快乐,要知道有人的内心正在十分痛苦;我们想笑,须知有人正在流泪。抱着新生的婴儿去礼拜堂接受祝福,是家庭的大喜事;可是有的家庭,看见人家的婴儿,却会想起痛苦的往日,也许是一个新婴的夭折: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因为失事、或者生病而突然丧失。

因此,我们很幸福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人人都是如此幸福;要想到并且记住他人的痛苦。

第二条规律是:在幸运之时,永远不要只顾自己。

古罗马人有句格言:“财富像盐水——越喝得多越渴。”这话说得真对。越是有钱,越不容易慷慨。

约翰·卫斯理生活的一条原则是:尽量省,尽量给。他在牛津的时候,一年赚三十镑。他用二十八镑生活,两镑赠给别人。他的收入增加到每年六十镑、九十镑、一百二十镑的时候,他仍旧用二十八镑来生活,其余的都给了别人。

越富足越不能自私,富足与自私绝不能携手同行。

第三条规律是:在善事上,不可自以为义。

基督徒要是逢人便夸自己善良,其害无穷。他哪知道,离开上帝最远的人正是自认为与众不同的人。善良的内涵是谦卑。真正良善的人是圣经比喻中的税吏,他从心底里说:”主啊,可怜我这个罪人。“这种人在上主面前,才是真正的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