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一月十五日 乐观与悲观

一月十五日 乐观与悲观

“要是能有乐观的人打前锋,由悲观的人殿后,那是再理想也不过的事。”

这是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要是你打算做件大事,而能有这两种人同在你的工作人员里面,是绝对有益无损的。

认为天下无难事的人,有他一定的用处。

有一种人,遇到问题,会想出各式各样新奇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不切实际,但都值得你考虑一下。

也有一种人可以毫无准备,却毅然决然的去干。

还有一种人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做了再说。认为这次做得不好,可以吸取经验,终能有好的结果。

也有一种人,什么事都抢着干,不问后果。

在情况恶劣,险象环生时,这些人都不是毫无用处的。

另外有一种人刚好相反,十分怕事。

他不到凡事都准备妥当,完全可以控制,绝不妄动一步。

他必须把前面道路上每一个弯、每一个角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肯走第一步。他谨小慎微,不轻易许诺,深怕招来失败。

希腊人喜欢把人分成两种:一种人是要从后面赶才肯走,一种人需要用缰绳拉才能走。这两种人在耶稣的门徒里面都有。

耶稣的门徒里面有彼得,也有多马。这两个人在布道工作中,担当他们各自的角色。

好的领袖两种人都会用,而且相得益彰。

《花香满径》一月十四日 说出来

一月十四日 说出来

要是看见一个人走错了路,要是看见一个人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要是看见一个人自毁一生,同时也损害到别人,让他人心碎,要是看见这些你仍旧袖手旁、一言不发,你就大错特错。

你有责任说话。

应该说的时候就说。

应说的时候不说,等到太迟了才说,会使事态无法挽救,再说也没有用。事前的预防总是胜于事后的治疗。

一条危险的弯路,旁边有个深渊,最好的方法是在弯路旁边造个石栏;胜过叫一辆救护车等到深渊的底下,去收拾失事汽车里面的受伤者和尸体。

应在适当的时候说。

一句话在不应当说的时候说,会比不说还有害。因此说话要等到适当的时间。一个忠告、一句警语,最好是在私下里告诉当事人,不要在大庭广众中提出来,免得引起对方的愤恨。

说话的方法要适当。

不错,我们应该说真话;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用爱心来说真话(弗四15)。要是说的虽是真话,却刺伤人家的心;或者说的虽是真话,语气却是毫不留情的指责,或是一派教训的口吻;那么你所提的警告、或是责备和忠告,就得注定失败,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话说得越温和,收的效果越大。

圣经要我们关照我们的弟兄(创四9)。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应看到人将毁灭时袖手旁观,一句话也不说,让他人自毁一生、或者伤害旁人。在这种重要的时刻,不应该沉默;应该把话说出来。好的话语胜过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