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十二月九日 耶稣的怒气(一)

十二月九日 耶稣的怒气(一)

暴怒是不好的,要说明什么是暴怒比说明怎样善用一个人的怒气要容易得多。怒气用得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事事物物要怎样用才最适当,有一个可靠的方法,这就是看耶稣怎样用它们。

让我们耶稣怎样发怒,以及哪些事物引起祂生气?

耶稣看见伪君子就生气。

伪君子三个字在希腊文里面与“演员”是同一个字。伪君子是一个装腔作势,扮神弄鬼的人,他的生活就是欺世盗名,他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套。伪君子是一个方行不符的人。

耶稣不喜欢外表上的敬虔,祂喜欢内心的良善。凡是在人面前一套,在人背后又是一套的人;凡是在主日假装虔诚,在别的日子彻头彻尾世俗的人;凡是口里讲爱、讲服务,在生活上却充满了仇恨和自私的人,都会让耶稣见了生气(太六2,5,16;七5;十五7;二十二18;二十三13—19)

耶稣对不负责任的事十分生气。

耶稣很少在话语中责骂人应该下地狱,可以在他讲的富人与拉撒路的比喻中,用了不少的话责骂那富人(路十六19—31)。这个有钱人做过些什么事呢?原来有人把讨饭的拉撒路放在他的门口,他既没有叫人把拉撒路搬开,也没有在经过的时候踢这个讨饭的一脚。他把拉撒路当成门口景观的一部分。他自己有钱,而拉撒路却穷得要讨饭,了却毫无感触。这种贫富的悬殊在他眼中看为当然,从来心里没有想到造成拉撒路今天的境况,他也有份。他对一个在痛苦中的同胞,居然一点责任感也没有。

俗语说得好:财主进地狱,不是因为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而是因为没有做应做的事。

耶稣的怒气是针对人的自私而不负责任而发的。

《花香满径》十二月八日 观点与角度

十二月八日 观点与角度

一个在法国的讨论小组,主持人是一个牧师。在这个小组里不同信仰和背景的人有机会坐在一道交换意见。参加的人读完了耶稣和撒玛利亚的女人在井边的故事以后,牧师开始问每一个人读了这故事后所得的最深刻的印象。他先问那位基督徒:“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基督徒回答说:“我最惊奇的是耶稣为什么会向一个淫妇讨水喝?”

这个所谓基督徒是站在体面的观点说话的。

体不体面是他衡量事物的标准。这当然不是基督徒的标准。

你也许还记得邓肯牧师在圣餐礼中对一位女信徒所说的话。她不敢拿过圣餐杯。这位伟大的教牧对她说:“姊妹,请接过去。这是为罪人预备的,也是为你预备的。”

教会是罪人的家,主耶稣是罪人的朋友。

基督徒的真正的目标不是去找一些体面的人,我们首要的工作,也不是去建设新环境。重要的是先改造人,让他们成为新人。

一旦有了新的人,有了新的心,趔的良善,真正的圣洁,就会随之而来。然后这些新人才能去创造新的环境。基督教的目标不是那些属世的、俗套的对面子的讲求,也不是只单单注意环境物质的改善。我们的目标是人的重塑。

凡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计划都派不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