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六月二十日 眼光(一)

六月二十日 眼光(一)

英国报业巨擘诺思克利夫爵士天生目力过人。据说,他在汽车里可以看见马路旁橱窗里货品的标价。可是,他一生大半时间都用在读书、看报纸。

他一度有失明的危险。伦敦的一位眼科医生认为要开刀,才能挽救。诺思克利夫爵士不愿开刀。他再去请教一位德国眼科专家。检查结果,那位专家认为是视神经过度疲劳的结果,建议诺思克利夫爵士停止看近处的东西,要多看远处的东西。

这种“不看近处看远处”的意见的确含有人生至理。

我们的一举一动,应该着眼将来。

有些在眼前看来叫人讨厌的事,后来会发现当日不应该放弃不做。同样,做一件事,若能想到下一个月、下一年,甚至到老年会有什么结果,而不只看眼前,不少错误可以避免,不少引诱可以克服。

事事物物要能从长远看,才能显出它们的真正价值。

着眼将来,应该不仅仅想到自己,也要想到人家。

有人造一座乡村别墅,亲自设计花园。看园的是个老人。主人把在园中什么地方种苹果树,什么地方种胡桃树,都一一告诉了这位老园丁。事后,老人向他报告说:“你的确叫我把苹果树种在这儿,我种的却是胡桃树。我把苹果树种到那边去了,因为你我百年之后,胡桃树长大了,会把苹果树的阳光全遮掉。”

这位老园丁所看见的,是他和园主人已不在世上的未来岁月。

《花香满径》六月十九日 心地仁慈

六月十九日 心地仁慈

这世上的确有许许多多的事,我们不应该理会,只要不断地向前走。

不错,生活中有许多事困扰我们,必须加以正视,想办法去解决。可是我们不能等到把一切都想通了才行动;如果那样做,只有永无休止地等下去。我们应该凭着爱心、信心,勇敢地向前走,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只要知道基督走在人的前面,你是紧紧跟住祂,那就够了。若能这样做,新的亮光会不断的来。只要走在正途上,就能愈来愈行近光明。

人生有许多事,我们不一定有把握;也有一些事,我们绝无把握。可是,只要我们明白,做基督徒若能用同情心看待人家的问题,用勇敢来对付自己的问题,我们就能一步步的向前。

有些神学家看不起婆婆妈妈的宗教,可是一个人要是能把天父的慈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天国的实现不远了。

我在一本旧的剪贴簿上看见下面几句话:

一群哲人想知道基督用什么语言说话,
他们争论,搔首扒腮,得不到结果。
可怜的哲人。
基督说的不是希腊语。
也不是叙利亚话,而是每个人的心灵
都能懂的语言。
祂说的是一种世界语,就是爱。
一个基督徒可以没有神学知识,但是一定得心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