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九月二十六日 责怪他人

九月二十六日 责怪他人
我们做错了事,要把责任推卸给旁人,通常是很容易的。

我们犯了错误,总爱归咎他人。

我们做错了事,或是惹来了麻烦,常常归咎受旁人的影响。英国诗人彭斯年轻的时候去到工厂学织麻,和一个年纪大点的人交上朋友,以致误入歧途。事后他说:“他的‘友谊’伤害了我。”

这当然也是事实,可是我们也有权拒绝旁人的提议,不受旁人的引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错了朋友影响是大的。可是我们仍然可以拒绝听那引诱的声音,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犯了错误,总是归咎生活。

有时候我们认为要是生活能改善,就不会做某些错事。可是我们的本性若不改,即使环境换了,一样会在新的环境中做另外一些新的错事。

我们有时候会说:这是天性,改不了。可是基督徒告诉我们,只要把自己交托给耶稣基督,就能得到改变,就有新生。我们不能改变自己,但可以交托给主,得到改变。

我们几乎把自己的罪过归咎于天父。

彭斯有过如下的诗句:

祢知道我是祢造的,
有感情,且顽强狂烈。
情欲迷惑人的声音挑逗我,
因此常常铸成大错。
这好像是说:要是天父把他做成另一个样子,就不会犯他已经犯的错误。但这不是天父造得不好,而是他把自己糟蹋了。

一个人若不能承认自己的过失,说自己做错了,决得不到宽恕,也不会有改过自新的一天。

得到宽恕和自新的方法,是要懂得说:“主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十八13)

《花香满径》九月二十五日 革新(二)

九月二十五日 革新(二)
革命的态度。

革命可能是好事,事实上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事,所有的大国在他们的历史上都有过革命。

讲到革命,有一件事大家应该记住,这就是革命免不了要破坏,革命也必须是短暂的。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革命中。革命不能成为日常的规律。革命好比一个瀑破队。城里有个贫民,要把那里的情况改善,重新建设,就会把爆破队叫来。这就是革命。但是你不会让那个地方好像给重磅炸弹炸过以后荒凉下去,你会在废墟上建立起新的房屋来。

革命之后一定要继之以建设,它只是应急的手段,不应该成为常规。

我们所需要的革命家是有眼光能看见革命以后的远景的人。教会里面需要爆破的地方当然很多,一个革命者如果没有准备到末了成为一个建造者,他的革命是没有前途的。

温和的、渐进的态度。

抱这种态度的人总是愿意作适当的调整来迎接不断变迁的环境的挑战。

在大自然中,不能适应外在环境转变的生物终归消灭。要是一种生物完全适应了一套环境以致不能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也会遇到同样的命运。

生命的特质就是更新和生长。教会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生长的教会。上主的恩典够我们用,教会一定可以在祂的恩佑下应付任何新情况,只要教会有活跃的生命,有灵活的冲力去面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