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十月十八日 慈爱的心

十月十八日 慈爱的心
古罗马哲人塞尼卡说:一个人最需要的是一只肯去拉人一把的手。

仁慈总比聪明好。这不是说有了聪明就不仁慈,而是常常会有这种危险。

英国宗教小说家金斯利劝人不要一天到晚空做梦,要用行动去爱人。他又说:

从最靠近你身边的事做起,
即使枯燥又乏味;
跛脚的小狗过不了门栏,
你看见应该搀它一把。
世人羡慕聪明的人,但是爱戴仁慈的人。聪明人的聪明已在人的记忆中忘却,仁慈人的仁慈仍旧长铭心头。

我曾有荣幸上过一位最伟大的学者约翰·麦克法迪恩的课。他教过许多和我同年纪的人的希伯来文,让我们能窥见旧约的堂奥。但让我们记得这位老师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像基督般的仁慈。

我记得大学有次足球比赛,他也在观众里头。球队中有一个人受了伤,他是当地一座礼拜堂的助理牧师。这位受伤的年轻牧师当晚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站在门外的是麦先生。这天是礼拜六,麦先生对他说:“今天比赛中你被球打伤了。我来看看你,是不是明天可以代替你讲道。”

人生最难得的是慈爱的心肠。

《花香满径》十月十七日 记忆的功用

十月十七日 记忆的功用

不用记的事不要去记它:别花脑筋去记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凡是随时随地可以顺手找到的材料,不用去记它。

这正是为什么我反对记诵圣经各卷先后次序的理由。你要是想找那一卷书在圣经什么地方,只要看目录就行了。硬要把先后次序记诵在脑里,是给记忆增加完全不必要的负担。

与其花时间去背诵圣经各卷书的次序,不如把这些时间用在记诵圣经宝贵的话语上面。

人人都有一个能记住每一件事的本能。

我们一生所见所闻的大小事情,都会下意识地收藏在我们心灵里头某一些地方。

人人都有一个能忘记我们想忘记的事物的本能。

要是我们不想看一样东西,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无视那件东西。比方说,我们忘记赴一个约会,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参加,也可以是我们不敢去出席。

英国历史学家威尔斯认为有三大主要障碍影响一个人的记忆;第一是接收得不正确;第二是储存得不好;第三是要用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找。

要克服第一个障碍,也就是接收得不正确,可以在听的时候聚精会神。

要克服第二个障碍,也就是储存得不好,可以用我们前面说过的办法,也就是不把完全不用记忆的东西塞入脑袋。

要是能养成习惯;每天都记取一些美好的、有用的东西,应该是很好的事。熟能生巧这个原则一样适用在记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