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六月十二日 天下无易事(二)

六月十二日 天下无易事(二)

人的常情都是希望不花什么力气得到成功。本世纪初英国最出名的剧评家J·阿格特,当人家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他是研究了大约三十位伟大的剧作家的作品,知道什么才算伟大的戏剧以后,才敢做剧评家的。听的人不服,说要读完这么多书,人起码已四十岁了。阿氏回答说:“不到四十以后,一个人的话不会有分量。”

不经辛苦不能成伟大。做任何事,都得付出努力的代价。这是我们要学的功课。

在社会和经济的圈子里也是如此。

要建立一个安定的社会、一种稳定的制度,不能不有牺牲。

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大多数人所要求的都是尽量少付代价、少作牺牲的权利。薪水愈高愈好,工作时间愈短愈好。只要生活费用涨一点,要求加薪水、加工资的声音便接踵而来。今天人人所要求的权利,很奇怪的,与其说是要生活,不如说是要享受。可是事实上,生活也好,享受也好,若要安定,无论在那种文化里头,都不能完全没有牺牲。

把享受当作一种权利来争以,结果一定带来灾祸。

在宗教和信仰的领域里也是如此。

要过基督徒的生活,不全力以赴是办不到的。没有工作来实行的信心,根本不能算是信心。如果恩典是天父给世人最大的礼物,恩典也是天父要世人负起的最大的责任。英国神学教授丹尼说:“天国是给拚命想得到的人而有的。”我们现在也许可以懂得,不付代价的路只有一条,就是下坡路。

去到星际的道路是陡的。

《花香满径》六月十一日 天下无易事(一)

六月十一日 天下无易事(一)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觉,以为伟大的人物都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大事。我们动不动就讲灵感,好像有了灵感,什么事都不用花力气,便可以做成。可是事实证明刚刚相反。

有一件我早已忘记最近才记起来的事,使我有机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这件事就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邓尼逊教师以写诗技巧纯熟闻于世的大师,可是他们写诗都习惯查韵谱。

读他们的诗,韵脚整齐,自然如天籁,得心应手,好像毫不费力;谁知却翻查韵书、韵谱,苦思推敲才有的成果。

我们总以为一位抒情诗人触景生情,写诗时会像流水行云一般轻松。可是伟大的爱尔兰诗人济慈说到他某次生病,对调养期间照顾他的格里高利夫人的感谢:“我请她第天上午十一时要我回去工作,又规定每天写信的时间,如果我偷懒,她可以责备我;要不是她严格执行,而又悉心照料我,我那里能完成那么多工作。”要一位抒情诗人天天十一点钟回到书桌上,听来很可笑。可是,这位诗人的工作,就是这样完成的。

短篇小说圣手巴尔扎克说,他好像死在矿坑里的矿工,朝锄夕铲,只为自己宝贵的生命凿坟墓。写小说真是那样轻松吗?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说,他自己的作品是历尽艰辛、苦痛万分的力作,“不分晴雨,不问风霜,像工人卷起双袖,汗流满脸,不断锤炼,为了完成工作。”

普通人眼里似乎轻松、靠灵感完成的工作,谁知却是绞尽脑汁,千锤百炼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