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聖經翻譯簡史

類別

譯本名稱

開始繙譯

出版年份

特色

主譯者

繙譯根據

參與機構/團體

景教

1. 景教經典

 

七世紀初

部分舊約及新約書卷

 

 

Nestorian(聶斯脫略派)

2. 孟高維諾譯本

 

13世紀中

蒙古語詩篇及新約全書

John of Montecorvino

 

天主教

 

3. 巴設譯本

1700

未出版

四福音及保羅書信

J. Basset(巴設)

拉丁文聖經

天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

 

4. 賀清泰譯本

18世紀末

18世紀末

舊約和大部分新約

Louis De Poirot(賀清泰)

拉丁文通行本

天主教耶穌會

 

5. 聖詠譯義初稿, 新經全集

 

1946,1949

 

吳經熊

英文及法文譯本

天主教

 

6. 思高譯本

1945

1968

加上引言、註釋和附義

G. M. Allegra(雷永明神父)

瑪索`辣原文,Swete出版之七十賢士譯本,拉丁文通行本聖經,敘利亞譯本

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

基督教文言譯本

7.馬禮遜譯本 【神天聖書】

1807

1814(新約)

1823(舊約)

得中國學者幫助

譯文比較優越,流通量廣

第一本基督教漢譯聖經

Robert Morison(馬禮遜)William Milne(米憐)

大英博物院稿本

(天主教部分聖經譯本)

倫敦差傳會

大英聖經公會

 

8. 馬士曼譯本

不詳

1816(新約)

1822(舊約)

在印度出版

在把Baptizo譯作浸

Joshua Marshman(馬士曼)

先由英文聖經漢譯

再由希臘文新約聖經逐句收修

英國浸信會

 

9. 四人小組譯本【新遺詔書】 【舊遺詔聖書】

1835

1837(新約)

1840(舊約)

曾一度被太平天國軍隊採用

K. F. A. Gutzlaff(郭實臘)W. H. Medhurst(麥都思)E. C. Bridgman(裨治文)J. R. Morrison(小馬禮遜)

l 以馬禮遜譯本加以修訂

倫敦差傳會

 

10. 高德譯本

 

1853(新約)

1868(舊約)

1843第一次聯合差會會議通過由各差會會員成立『委辦譯本委員會』以希臘文版本Textus Receptus為籃本,並採用中國成語、文體及度、量、錢幣名稱,翻譯一本中文聖經。

美國浸信會成員不滿委辦會將Baptizo譯作洗而不譯作浸,退出了委辦會,另請高德等人翻譯

較委辦譯本及裨治文譯本更貼近原文文法的格式

J. Goddard(高德)E. C. Lord(羅爾悌)W. Dean(和迪因)

Textus Receptus為籃本

美國浸信會

 

11. 裨治文譯本

 

1859(新約)

1862(舊約)

委辦會譯完新約後,英、美譯者因God這字該譯為『上帝』或『神』起了爭論而分裂

裨治文採用『神』的譯法,重譯委辦譯本新約,並自行翻譯舊約

文筆不及委辦本,但較忠於原文,寧願犧牲辭藻的華麗

E. C. Bridgman(裨治文) l Textus Receptus為籃本

Textus Receptus為籃本

美國聖經公會

 

12. 委辦譯本

 

1852(新約)

1854(舊約)

採用『上帝』一詞翻譯舊約

W. H. Medhurst(麥都思)J. Stronach(施敦力)W. C. Milne(小米憐)J. Legge(理雅各)

Textus Receptus為籃本

英國聖經公會

基督教文理譯本

13. 楊格非淺文理譯本

 

1885(新約)

1905(舊約至雅歌)

採用淺文理文體翻譯聖經,適合普羅大眾使用

以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為翻譯準則

Griffith John(楊格非)

Textus Receptus為籃本

 

 

14. 包約翰、白漢理淺文理譯本

 

1889(新約)

l 不及楊格非淺文理譯本流行

J. S. Burdon(包約翰)H. Blodget(白漢理)

 

 

 

15. 施約瑟淺文理譯本

1888

1902(新舊約)

文筆雅潔,詞句通順

在華北流行甚廣

S. I. J. Schereschewsky(施約瑟)

 

 

 

16. 淺文理和合譯本

 

1904(新約)

一個力求統一的譯本

J. S. Burdon(包約翰)R. H. Graves(紀好弼)J. Genahr(葉道勝)T. W. Davis(戴維思)J. C. Gibson(汲約翰)

 

 

 

17. 深文理和合譯本

 

1906(新約)

l翻譯期間發生庚子拳亂

J. Chalmers(湛約翰)J. Edkins(艾約瑟)J. Wherry(惠志道)E. Sheffield(謝衛樓)M. Schaub(沙伯)

參考當時已有的譯本

 

 

18. 深、淺文理和合譯本合併

 

1919(舊約)

因淺白的文體漸取代舊文體,1907年馬禮遜來華100週年紀念會上,決議合併深、淺文理小組,並完成舊約文理譯本

 

 

 

19. 南京官話譯本

1854

1857(新約)

第一本官話聖經

W. H. Medhurst(麥都思)J. Stronach(施敦力)

可能是由委辦譯本之新約譯成官話而已

 

 

20. 北京官話譯本

1858

1866(新約)

在華北流行甚廣

J. S. Burdon(包約翰)J. Edkins(艾約瑟)S. I. J. Schereschewsky(施約瑟)H. Blodget(白漢理)W. A. P. Martin(丁韙良)

以南京官話譯本為據重新翻譯

美國聖經公會(神版)

英國聖經公會(上帝版及天主版)

 

21. 施約瑟舊約官話譯本

 

1875(舊約)

譯者是俄籍猶太人,精通希伯來文

1878年與北京官話譯本(新約)與這個舊約譯本合併成聖經全書由英國聖經公會出版

S. I. J. Schereschewsky(施約瑟)

以北京官話譯本(新約)同一體裁進行舊約的翻譯

美國聖經公會

 

22. 楊格非官話譯本

 

1889(新約)

適合南北各省人士閱讀

Griffith John(楊格非)

以楊格非淺文理譯本譯過來

蘇格蘭聖經公會

英國聖經公會

 

23. 官話和合譯本

1890

1907(新約)

1919(舊約)

出版二十年後,成為中國教會所採用的惟一譯本

C. W. Mateer(狄考文)C. Goodrich(富善)F. W. Baller(鮑康寧)G. Owen(歐文)S. Lewis(鹿依士)

 

 

24. 王宣忱譯本

 

1933(新約)

譯者曾協助狄考文翻譯和合本之工作

他因恐一般人對和合本有誤解之處,立志重譯

王宣忱(王元德)

根據倫敦拉丁文原本和紐約的英文原本,並搜集各種譯本作為參考

 

 

25. 國語新舊庫譯本

 

1939(新約)

從聖經原文翻譯,強調忠於原文

採用『浸禮』,『召會』等譯詞

H. Ruck(陸亨理)鄭壽麟

 

 

 

26. 朱寶惠譯本

 

1929(新約)

1939(舊約)

 

朱寶惠Sydenstrilker(賽兆祥)

 

 

 

27. 蕭鐵笛譯本

1959

1964(新約)

 

 

 

香港靈糧出版社

 

28. 呂振中譯本

1940

1946(新約)

1970(舊約)

 

呂振中

初稿是根據英國牛津大學A. Souter (蘇德爾)新約希臘文聖經

1949根據Nestle第十七版為籃本進行修訂

新約由燕京大學出版(1946)

新約修訂本由香港聖書公會出版

 

29. 聖經新譯本

1972

1976(新約)

1992(舊約)

忠於原文及採用現代文體

 

1966出版的希臘文新約全書(Greek New Testament)為據

舊約用德國聖經公會1977出版希伯來文聖經進行翻譯

美國樂可門基金會(Lockman Fundation)

 

30. 當代聖經

1972

1974(新約)

1979(舊約)

以「不增加一點或減少一點意思,務求表達得流暢易明」為几翻譯原則

 

Living Bible為藍本譯成

國際新力出版社(Living Bible International)

 

31. 現代中文譯本又名【合一譯本】

1971

1975(新約)

1979(舊約)

天主教學者有份參與譯文審閱工作

針對國語和合本難明的句語,以「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為原則,表現現代語文的特色

口語化,避用音譯

許牧世

Today English Version為藍本

新約參照UBS第三版希臘原文

舊約參照基托爾氏的希伯來文聖經第三版

聯合聖經公會

天主教(把上帝改為天主,聖靈改為聖神,耶和華改為上主出版)